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知道吗?内江城,嵌着一幅精美的“巨画”——

2020-08-26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盛夏的甜城,万物并茂。

漫步甜城大街小巷,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身边的景色吸引:笔直宽阔的道路,跃动着畅达快捷的发展节奏;枝繁叶茂的绿化,打造出宜居宜业的天然氧吧;运动健身的市民,舞动着身板舒展着筋骨。路宽了、城绿了、景美了、人乐了……一座绿色、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正在悄然崛起。

2017年以来,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总体部署,在市创卫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立足现实、长远规划、综合治理、逐步推进”的工作理念,认真履行创卫部门责任,创卫工作取得有效进展。

 

加速道路建设  建“四通八达”交通网

在玉峰路中桥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碌,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据项目现场负责人杨阳介绍,内江谢家河流域水环境整治工程(一期)两桥(银杏街大桥和玉峰路中桥)项目于2019年4月开工。两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谢家河片区路网结构,为周边市民提供更加方便、舒适、安全、快捷的出行条件,也为推动片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中的银杏街大桥

近年来,市住建局按照“打通‘主动脉’、畅通‘微血管’”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城区路网建设。

一方面依托黄荆坝大桥、石羊大道D段、沱江大桥加宽改造工程、汉渝大道南延线B段、东城路、玉屏街等一批主要干道建设,构建片区联系快速通道,打通片区大动脉;另一方面,贯通晨望路、五星路、北环线五段等一批城市“断头路”,畅通内部微循环。

2017年至今,累计建成主次干道35条,改造主次干道2条,打通断头路10条,整治背街小巷92个。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的四级路网体系基本形成,道路结构更趋优化,居民出行环境显著改善。

目前,新城“四横七纵”道路路网基本建成,旧城道路品质显著提升。截至2019年底,建成道路603.83公里,建成道路面积971.53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4.98平方米,外通内畅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加速园林绿地景观建设  绘制城市生态蓝图

近日,微风轻拂,太阳刚冒出头,家住春天江与城的韩先生带着5岁的女儿来到花萼湿地公园跑步。花萼湿地公园(南段)建成后,附近不少居民都喜欢结伴到这里锻炼、散步或嬉戏。

据了解,花萼湿地公园位于沱江东岸,南起新坝大桥,北止花园滩大桥,全长2.1公里,总占地面积约350亩。

2019年1月,千水湖公园正式开放!湖水在微风中泛起阵阵涟漪,造型别致的景观栈桥横跨水面,形式多样的健身游乐设施聚满人气,花团锦簇的园区引得游人驻足留影……记者行走在千水湖公园,宜人的风景随处可见,令人心旷神怡。

占地面积1500亩的塔山公园已然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沿着山脚一条青石板步道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山顶。环眺四周,连绵不断的青山映入眼帘,一幅“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山水生态画卷尽收眼底。

 

治理后的谢家河甜蜜花园段

绿植环绕、空气清新的谢家河湿地公园;鸟语花香、风景如画的松山公园;集运动和休闲于一体的内江运动休闲公园……对于内江市民来说,建成区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公园绿地,已从新鲜事变成了家常事。

 

改造后的人民公园

近年来,市住建局积极推进“城市变景区”,新建花萼湿地公园、甜蜜花园、塔山复合绿道(二期)等公园绿地6个;完成大洲广场、人民公园、松山公园等公园提升改造。实施“见缝插绿”,打造临江路财贸校、大千路邦泰国际社区等城市节点景观6处;整治主干道街头节点6个。建成区绿地面积由2017年736.35公顷提高到2019年1023.17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7.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77平方米。

整治11条黑臭水体  重现水清岸绿美景

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小青龙河休闲绿道游人如织,市民结伴散步、骑行。这是东兴区近年来大力实施小青龙河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带来的丰硕成果。

治理前,小青龙河黑臭水体段污染源以乡镇生活污水直排、规模化畜禽养殖以及河道底泥为主。

 

治理后的小青龙河

市住建局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实施流域协同,水陆共治。在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段的同时,加强上游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在清理河道内源污染的同时,推进岸线生态修复,打造内江串联城乡的最大的郊野带状公园。

目前,小青龙河已摘掉“黑帽”换新颜,识别段水体不黑不臭,透明度高于40厘米,一改往日“水面垃圾漂浮,水体浑浊发黑”的黑臭局面。

 

治理后的小青龙河陡坎瀑布段

近日,记者来到龙凼沟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现场,沿着青石板步道行走,层次分明的绿色植物,波光粼粼的沟渠流水,层级式的景观打造美不胜收。

 

治理后的龙凼沟

据当地居民介绍,以前的龙凼沟是“臭水沟”,完全不敢靠近。现在,这里草绿水清,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提升,成了当地居民的“后花园”。

东兴区黑沱河以前比较脏,尤其是夏季特别臭,治理后河水流通了,闻不到味道,空气也好了。东兴区椑木镇居民李田清表示,现在天气凉爽的时候,晚饭后他都会到河边散步,很惬意。

记者从市住建部门获悉,东兴区黑沱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于近期完成治污主体工程建设。至此,内江市11条黑臭水体治污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治理初见成效。

经检测,城区内11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公众满意度测评率均在90%以上,治理达到“初见成效”。市住建局按照系统治理理念,坚持“将11条黑臭水体打造为11个连接城乡的带状、环湖公园,为内江市民拓展绿色生态空间”的原则,不仅治理水域,还治理陆域,目前已完成黑臭水体沿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2644亩。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旧楼房添新风景

住宅小区,特别是老旧住宅小区一直是卫生城市创建的重点、难点、痛点。如何去破解这个难题?

市住建局按照“路平、院净、灯亮、水畅”的整治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居民主体、社会参与、部门联动、属地负责、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着眼长远”的原则,集中整治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和民生“顽疾”问题。

“路铺平了,排污沟疏通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谈及小区的环境变化,东兴区汉安大道222号居民张先生脸上乐开了花。张先生居住的东兴区客运站家属楼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缺乏管理,路面坑洼、排污沟堵塞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当记者来到该小区时,坑洼的路面、堵塞的排污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水泥路以及干净、通畅的排污沟。

这些变化得益于,市住建局分片包干了社区的16个老旧小区和西林大道336号-522号地段的环境卫生,通过协调、拨款等方式,完善了包干区域内的水沟、路面、路灯等基础设施。

东兴区麻柳坝社区在创卫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条沥青路,就是最直观的体现。”近日,记者在新江路一巷见到了一条崭新的沥青路及20余盏新路灯。

“以前,这里就是一条烂泥巴路,沿途也没有路灯,无论晴雨天,出行都很不方便,一到晚上,更是漆黑一片,附近居民基本上都不出门。”当地居民说。

市住建局还先后对东兴区客运站家属楼、公交公司家属楼、鑫盛苑等无物业小区破损路面、路灯进行维修更换,清掏堵塞管道,补植裸露花池植物。同时,安排局青年志愿队多次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并入户开展创卫宣传,配合社区做好日常巡查和卫生保洁工作。

2017年以来,在四区的积极配合下,市住建局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2个,完成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综合整治项目14个。有效完善部分无物服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本达到“路平、灯亮、水畅、无裸土”创卫要求。针对交通镇、椑木镇、白马镇等城中村、城乡接合部集中开展道路维修、管网疏通、路灯安装等工作,城市形象得到极大改善。

为全面解决无物业服务小区建筑物和配套设施破损老化、市政设施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市住建局组织召开内江市城区物业服务企业创国卫宣贯培训会,制定《关于内江市中心城区无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小区创国卫实施工作方案》。

自2017年起,房管部门对物业小区进行督导检查共500余次。协调物服企业在各楼栋电梯内滚动播放创卫宣传视频。下发《关于开展物服小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的通知》,遏制“牛皮癣”复发、垃圾清理不及时等环境卫生反弹。

城市的进步和成长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伴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创建工作,擦亮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品牌,还将孕育出更丰硕的共创、共建、共享幸福之果,大美甜城将成为名副其实、充满活力的国家卫生城市,将迸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