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域旅游】一路好风光 崆峒区全域皆景区

2020-08-27 17:2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崆峒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纪实

国家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成为甘肃旅游的一张名片;昔日的贫困村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诗和远方”……旅游业已位居崆峒区富民强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之首。

2016年11月,崆峒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崆峒区紧盯西部重要的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发展目标,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全域旅游政策保障,大力实施“+旅游”行动计划,构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相得益彰”的全域旅游发展“崆峒模式”,为甘肃乃至全国西部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正成为游客来了不想走,慢旅游的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

从贫困村到旅游景区

8月13日下午,崆峒区白庙乡贾洼虎山生态园梯田花海观赏区内游客络绎不绝,扶老携幼在这里避暑赏花、拍照游玩。“这里距离城市近,亲近大自然,孩子们很喜欢。”带着孩子一起旅游的平凉市民王娟梓说出了广大游客的心声。

贾洼虎山生态园位于白庙乡贾洼村虎山坡口,是一座集农家餐饮、休闲农业、养生体验、观光欣赏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占地1500亩,由平凉阳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8000万元,分三年建成“休闲采摘体验区、窑洞农家餐饮区、动物养殖观赏区、梯田花海欣赏区、生态农家养生区、垂钓休闲游乐区、户外拓展运动区、常青树种育苗区”8大板块。

“截至目前已建成休闲体验采摘区和动物养殖观赏区2大板块。”平凉阳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平说,今年重点抓好梯田花海观赏区和窑洞农家餐饮区两大板块建设。

“自8月7日梯田花海观赏区试营业以来,每天都接待4000多名游客。”王平说,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贾洼村已从昔日的贫困村成为市民蜂拥而至的网红打卡地。截至目前,虎山生态园共吸纳当地贫困劳动力30余人,示范引领全乡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除贾洼虎山生态园之外,位于贾洼村的白庙花海观赏园大力发展以名贵花卉培植观赏及高科技灯会灯展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现在每天接待游客1000人,为吸引游客还举办了乡村旅游节等多项活动。”平凉花海乡村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光兵说,经过两年的发展观赏园已形成了夏季赏花、冬季滑雪的发展格局。

乡村旅游的发展,让贾洼村部分土地和废弃的老庄基、旧窑洞以及荒芜的沟壑台地也产生了效益,村民以土地流转、出租出让、入股分红等形式流转给招商引资来的企业发展乡村旅游,景区还解决了贫困群众无处务工、务工无保障和收入不稳定等难题。

崆峒区白庙乡乡长杨武生说:“贾洼村去年已创建成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848元,村民从乡村旅游中获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28%。现在全村有120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建成3个旅游景点。”

结合城郊乡的实际和每个村的特点,白庙乡有9个村实现了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按照全域旅游的标准打造专业旅游村,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红红火火的乡村旅游只是崆峒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19年崆峒区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17.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51.38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崆峒区实现脱贫摘帽,通过旅游业脱贫人数占全区贫困人口的22.9%。依托良好的山、水、林、田生态资源及避暑气候,深厚的道源养生、田园农业资源,崆峒区将旅游从景区向城区延伸,从城区向乡村辐射,促进旅游从城乡二元隔离向全域城乡融合。

“旅游+”下的新融合

截至目前,崆峒区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2个,森林公园2个,乡村旅游景点15个,正在创建的4A级景区1个。

崆峒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罗建军坦言,没有吃、喝、游、玩的支撑,乡村旅游就没有发展后劲。结合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崆峒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旅游的业态,提升游客旅游的参与度和舒适度。

由平凉鑫新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平凉鑫新生态农庄综合示范园项目位于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海寨沟海家河流域,是以体育运动、高空游乐、温泉养生、康养住宿、旅游观光为特色的参与式、体验式景区。目前,这一项目已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辐射周边500多户农民直接受益,带动周边村社300多名群众务工,是崆峒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的重点项目。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为发挥旅游的产业优势,崆峒区创新双核驱动、多业互融模式。充分释放文化和生态两大优势效应,打造“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全域旅游品牌。通过创新“以业筑巢,以旅兴业”产业培育模式,崆峒区推出了平凉红牛、平凉金果等特色产业品牌。创新“网络营销,远程推广”旅游宣传模式,通过崆峒旅游等平台开展针对性营销宣传;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以半山村落为代表的新型农家乐聚集区,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创新“农旅并进、多业并举”的旅游扶贫富民方式,培育崆峒山景区和半山村落全国“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示范典型,荣获“2018年度魅力文旅扶贫城市”称号。

围绕融合发展、延伸链条,崆峒区实现了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打造崆峒道源、武术、养生、生态“四大”文化旅游名片,推出了景区依托型、城郊街区型、生态休闲型、游园采摘型、特色民居型5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建成了皇甫谧养生院、国医养生馆等十大康养基地,培育中医保健、养老疗养等十大养生产业,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

全域旅游体系初见成效

2016年11月,崆峒区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此为契机,崆峒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区的首位产业精心培育,提出“党政统筹、开发融合、共建共享”的创建思路,唱响“问道崆峒·养生平凉”全域旅游品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崆峒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赵小林说:“按照龙头景区带动、景城一体发展的模式,区上将创建工作与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工作融合推进,出台了资金、土地、人才等支持政策,全力保障创建工作和旅游业发展。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发改、农林、交通等部门制定了支持‘+旅游’的具体措施。每年设立20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整合资金20多亿元,用于旅游道路建设、观光农业培育、景区景点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涉旅事业建设。”

记者了解到,通过实施旅游道路通达、旅游服务优化、旅游供给保障三大工程,崆峒区建成了“六纵十二横”城乡路网、2处游客集散中心和29处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点),开通城乡客运线路和旅游专线53条,新增旅游标识550余处,改扩建旅游厕所148座,新增旅游车位6000多个,智慧旅游全域覆盖,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为规范行业管理,崆峒区建立了“1+3+N ”旅游综合治理机制,成立旅游发展中心和旅游餐饮、民宿等行业协会,组建了旅游法庭、旅游市场监管所和旅游警察大队。深入开展文明崆峒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旅游酒店、民宿和景区标准化管理。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建立旅游诚信“红黑榜”制度,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启动直升机应急救援服务,“七彩”旅游志愿者群体成为崆峒旅游的靓丽符号。

围绕“全景崆峒”建设,崆峒区持续实施“城区增绿添景、环城生态屏障、生态公园绿化、水系堤岸绿化、景观廊道建设”五大工程和“八沟一河”生态修复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7.3%,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100%。

为打造旅游品牌,崆峒区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世界养生大会、甘肃省首届大众滑雪公开赛等活动,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西北旅游营销大会等推介活动,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坚持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冰雪文化旅游节、国际武术节等活动,推出了养生、研学、体验等八大主题旅游线路,以此让“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旅游品牌更加响亮。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现正式向广大读者征稿

征稿方向:参照本平台以往发布稿件类型;

征稿形式: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h5等。

原标题:《【全域旅游】一路好风光 崆峒区全域皆景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