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是妇产科医生,却也没逃过产后抑郁

2020-08-30 10: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是一名妇产科医生,每天我都会和孕妇们谈话沟通,讲解她们目前的情况,为什么要住院治疗,为什么会得与怀孕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毛病。

每周,我们科室都会就住院的危重疑难患者进行病例讨论。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被讨论的人变成了我自己。

幸运伴随着考验

向我走来

我是一个幸运儿,在完全没有任何家族史的情况下,怀上了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也就是俗称的同卵双胞胎。

我开心地淘着双胞胎用品,沉浸在即将拥有一对一模一样的孩子的喜悦之中;而不可抑制地,双胎妊娠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冲进我的脑海: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增高、双胎输血综合征、早产、低体重儿……

作为妇产科医生,我有给自己做产检的便利。可是,墨菲定律诚不我欺。终于在欢喜又忐忑的等待中,每天监测的血压在刚满孕 30 周的早晨,到达了 140/90 mmHg。

我马上给自己开了尿常规的化验,尿蛋白达到了 4 +,立马又给自己开了 24 小时尿蛋白检测,24 小时尿蛋白 9 g!按照当时的诊断标准,我已经是个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了,而且还是比较凶险的早发型。

我成了实习生学习的「样板」

我直接住进了自己的科室,一边被抽血一边打电话通知家人。开始了被「捆绑」在硫酸镁静脉输液泵旁边的日子。

每次打硫酸镁,都要好几个小时,而且每一次都会面红耳赤,有时候甚至感觉到自己耳后的动脉在突突地跳。尽管如此,我的血压还是在慢慢地攀升,蛋白质从血液中不断地穿过肾脏的屏障,一边损害着肾脏,一边令我迅速地浮肿起来,由于浮肿,体重也在不断地增加。

我成为了实习同学们学习水肿程度的样板,每天都会有好奇的师弟师妹们小心翼翼地问我:「我可不可以在您腿上摁一下?」一开始是小腿,后来是膝盖,再到大腿,一摁一个坑,他们忍不住惊叹,而我哭笑不得。

是「忽悠」同事

还是自己?

住院的漫漫长夜,我常常数着胎动,无法成眠。发病后的一周,我做了 B 超检查,显示两个孩子都已经明显小于孕周,脐血管的 S/D 比值偏高,提示着胎儿在宫内的生存环境已经非常恶劣。

这时候,就需要做出抉择,怎样在保障母体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延长孕周。我明白,只要终止妊娠,我的病马上就会好起来,两个小小的孩子,将会离开我的庇护,被送进保温箱,与陌生的环境斗争。

可内心还有个声音在说:「能不能再多撑几天?哪怕多撑一天,孩子在外面也能多一点胜算……」孕 31 周,血压在药物治疗下维持在 150/95 mmHg 左右,看起来似乎还有再撑一撑的余地?

我在纠结中消耗着时间,同事们问我自觉症状如何,我甚至还会故作轻松地告诉他们很好啊,没有头晕、没有眼花、没有任何不适。但同事们可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看出了我的故作轻松,在孕 32 周的时候,主任们为我召开了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会。我拿着刚出炉的 B 超报告单,眼前一片灰暗,挣扎了整整一周,两个孩子一点都没有长大,更坏的是,B 超提示胎儿孕 28 周,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

主任跟我说:「我们讨论过了,生吧。」我流着泪,不再犹豫,直接签了名。

这时候,我水肿达到了 4 +,连腹壁都能掐出坑来了。

同事们在身边为我的手术准备忙碌,我的心跳越来越快,血压瞬间飚到了 180/120 mmHg。因为水肿的关系,麻醉的穿刺针整个儿没入才到达硬膜外,令麻醉师兄咋舌。

痛觉消失了,唯有皮肤被划开的感觉,然后是皮下组织、筋膜,每一步,都是那么熟悉地发生在我身上。

没戴眼镜,我的近视眼模模糊糊地看到两个红扑扑的小东西从我肚子里被托出来,直接被新生儿的同事带走。牵拉腹壁肌肉的疼、探查附件的反胃,我都记不太清了,满脑子就是两个低体重儿,她们的命运会如何?

产后体重轻了

但心理负担重了

回到病房,因为已经分娩的关系,我体内潴留的水分开始排出。十多个小时,就引流出了 5000 ml 的尿液,体重轻了 20 斤。

术后第二天我就下地走动了,拎着尿袋在走廊里晃荡。主任拉着我去给其他不肯起床活动的产妇示范:「你们看看这是我们自己的医生,她才第一天就下地走了,你们都起来起来!」

术后宫缩和排气之前的肠道蠕动是非常难受的,但更加难熬的是:别的产妇身边都有孩子,而我没有。每天耳边都充斥着别人家婴儿的啼哭声,令我的心情日益沉重。

术后第四天,我的血压已经完全正常,尿蛋白只剩下一个加号,我带着降压药提前回家了。

现在,我要对抗的是产后激素急速波动带来的情绪变化,母子不能同室的恐慌,还有一些舆论带来的挫败感。

比如「自己是一个妇产科医生,怎么会搞成这样?」、「你的两个孩子加起来还没有某某家一个重」之类。

我流过眼泪,也曾经找借口出门独自游车河,望着万家灯火,心绪茫然。作为生育早产儿的产妇,我在产后体会到了深深的孤寂,还伴随着对孩子的愧疚。

我害怕看到亲人发愁的表情,害怕接到医院的电话,甚至害怕听到孩童的哭声。

这些表现都警示着我,可能发生了产后抑郁。

正面产后抑郁

我治愈了自己

一边是深深地自责,一边想到我的孩子们需要一个乐观积极正能量的妈妈。我必须做出改变,不能再自怨自艾,躲东躲西。此后我开始积极寻找早产儿护理的资料,在家学习。

在整个过程中,我也经历过不理智的一周,没有正视自己病情的严重性,用「自觉症状还好」做借口。

过去,遇到情绪低落的患者,我会急得眉头紧锁,内心暗暗腹诽这女人怎么这么傻?你不在了,孩子能好吗?有了这次的经历,我再跟患者谈话时,会感同身受,站在她们的角度解释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的舆论环境,每当产妇因为产后抑郁发生不幸,对她的家人的指责是非常严苛的。诚然,这有利于我们认识产后抑郁,去重视它、去防患于未然。然而作为产妇,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问题,最终突破和治愈自己的,还是自己。

我很幸运地度过了那段孤寂又自责的时光,现在我的一对女儿也都长大了。做好最坏的准备,然后去勇敢迎接命运的洗礼,我和我的孩子们都过关了!

害怕患上产后抑郁症

该怎么做?

产后抑郁的妈妈,怎样才能防止情绪恶化,发展成产后抑郁症呢?

正面这种消极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沟通。适当的锻炼可预防产后抑郁,比如跑步、瑜伽等。

作为家人朋友,面对新妈妈的抑郁情绪,千万不要觉得是「矫情」。

一方面,要耐心倾听,积极沟通,及时了解新妈妈的想法,

另一方面,不管是家人还是产妇自己,都应该掌握识别产后抑郁症的知识。

写在最后:

如果你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希望你能打开心扉,大胆寻求支持;

如果你身边也有正在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你要做的,是重视,关心,倾听,帮助她一起,拨开迷雾找回自己。

孕产妇心理保健门诊

扫一扫,预约门诊

同时,我们也鼓励无论是孕前、孕中、产后出现心理困扰的妈妈,都可以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获得有效的干预。

来源:妇产时间

原标题:《我是妇产科医生,却也没逃过产后抑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