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些青浦支教老师,一年踏遍梁河三镇六乡

2020-09-03 20: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7月28日,青浦区党政代表团赴德宏州学习考察并慰问青浦区援滇干部人才。在梁河县遮岛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上海青浦支教教师工作室,一张地图深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墙上挂的是一张普通的梁河县域行政区位图,但是一张张显示工作室支教老师们支教足迹的照片层层叠叠的订在地图上,让地图变得不再普通。

支教梁河县遮岛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三位教师,为何会跑遍梁河县全县包括山区9个乡镇的主要学校?为何会成立这样的一个青浦支教教师工作室?

践行理念,一年踏遍梁河三镇六乡

“参与国家战略、传承青浦实验、丰富教育人生”,2019年8月17日出征之日起,全体支教老师怀着这样的信念,而如何落实要求,是摆在全体支教老师心间的一道难题。

支教梁河县的三位教师——顾慧玲、周白尘和魏涛分配到了新建的梁河县遮岛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所学校承载青浦区对当地教育的大力支持,2019年青浦区投入6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初中部教学大楼——青浦学苑。

新学校,新气象,梁河支教团队在援滇干部的支持下,率先成立支教教师工作室,走出了践行青浦对教育帮扶要求的第一步。

踏石留印,抓铁留痕。3名支教教师依托工作室践行“青浦实验”的理念,在全县范围招收学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年中,顾慧玲、周白尘、魏涛三位老师的支教足迹踏遍梁河三镇六乡。多次为梁河县小学初中英语、语文、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进行示范和指导,并深入参与梁河县2020课改行动的推进与指导工作,通过上示范课、指导教研活动、微型讲座、教育科研等形式落实引领任务,不仅整体提升了当地教师的专业能力,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定程度激发了当地教师的专业需求和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工作室活动表

下面一起听听三位支教老师的切身感受↓

徐泾二小顾慧玲:助推改变,不断进步

精气神的变化

公开课是教师快速成长的契机,在一次次送教下乡的活动中,最明显感受到的是老师们精气神的变化。

去年9月开学初,我第一次随着县教科中心教研员们一起去送教下乡,英语老师们一个个严肃、紧张、拘谨的上课状态还历历在目。很多老师表示多年从教语文、数学,由于学校新开设英语学科,才转科过来,加上学生基础又几乎为零,所以对英语教学相当没有信心。当我提出建议“改变用中文授课习惯,尝试用英文组织教学”时,老师们更伤脑筋了,纷纷表示要用英文教学太难。

开学一个月后,在遮岛小学,我给小学英语老师们上了示范展示课,并进行了专题交流。许多老师在看到现场演示的“全英文授课”后,表示非常震惊,同时也看到了实施英文授课的可能性,他们迫切想知道如何改进。我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最简便、有效的途径——参考并尝试运用《新课程标准》上的日常教学用语。

在之后的送教下乡活动中,改变悄然发生着——老师们都在非常努力尝试用英文授课,或许略显生疏,或许存在一些语病,这都不打紧,关键是这种勇于改变、勇于实践的行动力,难能可贵,值得点赞。

教学方法的丰富

这里的老师们最初在教学方法和形式方面普遍比较单一,词句教学分离,对话教学不是机械地跟读,就是直白地翻译,教学方法急需改进。在与他们面谈交流时,老师们反映了很多客观困难,如英语学科课时量不足、教学任务重、多班级、跨学科、跨年级、研究英语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我一方面鼓励老师们要沉下心来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给出了个性化的教学改进建议。

几次送教下乡,和老师们一次次促膝而谈,我不经意间发现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开始变得多样化,并且开始关注教学的细节,教态也随之变得落落大方了:河西乡薛红萍老师爱上了运用自制教具组织教学;大厂乡的张如幸老师、曩宋乡的余双欢老师在学生兴趣和信心建设方面开始各种谈心和尝试;遮岛镇的董双萍老师和孔开芳老师、勐养的赵小鱼老师、九保乡的许艳平老师、小厂乡的孟威兰老师等老师开始尝试单元整合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有老师告诉我,学生们以前怕学英语,现在感觉他们慢慢变得喜欢上英语课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疫情带来的积极改变

在梁河,全县英语教师不足百人。如果能同时指导,工作室的作用和效率就能大大提高。但是老师们课务繁重、脱不开身,梁河又地处山区、校点之间相去甚远,遇上雨水天,有些山路还有危险性,客观条件不允许实施集中培训。2019年9月,教科中心组织开展了一次小学英语教师全员培训。2019年10月,受教研员邀请,又进行了一次初中英语教师全员培训。之后,只能静待机会了,我一直默默做着准备工作。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第二个学期,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影响,各地学校都不能如期开学,但受到学生网课的启发,我觉得我们老师也可以“停课不停学”。我们及时推出了小学英语教学网络培训活动,利用老师们的业余时间,为全体梁河县小学英语学科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以及对英语教学有兴趣的老师开展多期培训。

老师们的参与度很高,培训群的人数远超预期,发展成了百人大群。群里不仅有英语老师,还有少数其他学科的老师,偶然间还发现还有个别德宏其他县市的老师,真高兴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网络培训以开学前一周一培训、开学后两周一培训的方式一次次实施着。从4月10日到7月19日先后完成9期,制作幻灯片近300张,撰写文稿近60000字,直播时长近10小时,培训梁河小学英语教师共654人次,培训总人数近700人次。老师们表示这些培训解答了他们很多教学困惑,纷纷留言“顾老师了解我们的底”“又学到新招了”“原来英语教学可以这样进行”“跟着顾老师,我们一起厉害!”等。也有老师表示最初确实是有抵触情绪的,觉得这个培训是个负担,但是学着学着,培训过程中不觉得劳累、枯燥,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发现这个培训变成了自己特别期待的事。

参加网络培训的梁河小学英语教师引起了其他学科老师“羡慕嫉妒”,觉得他们真是幸运又幸福。各校领导觉得我们上海青浦支教教师们真的是尽心尽力,非常感谢老师们无私的奉献。

我也在成长

一年支教,我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教育信念也更加坚定,尤其在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时,和老师们一样,勇气和信心变强了。一年中,我和梁河的英语老师们共同成长,也收获了难得的情谊。一年支教行,一生梁河情!

徐泾二小魏涛:思想在生根,行动在生长

支教边疆是一项神圣的使命,我责无旁贷。到达后不久,我和工作室的同事们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积极与当地学校的领导、教师们沟通联系,了解当地的教育情况,经过一年的努力,给当地信息技术课堂和小学数学老师带来了几点变化。

让新思想走入课堂

在数学教学方面,我和工作室的同事们深知,如果不能做到讲解透辟,思路明确清晰,那么在数学课堂上付出的努力将会是杯水车薪。因此,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合作就要更加深入,更加彻底。我与当地的数学教师们建立讨论组,互加好友,以方便彼此的联系。我们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实行同课异构,认真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利弊。在不同场合,我都会耐心细致地回答当地教师们提出的问题。

梁河教育课改形势一片大好,可在部分地区,老师们仍以传统思维和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流程痕迹比较明显,强调学生不断练习巩固,忽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久而久之,这样对学生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成效并不明显。为了尽最大可能去带动九年一贯制学校和遮岛小学,以及全县的数学教研工作,在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同时,我经常利用每周五这一天的时间,到各乡镇进行教研活动,并在适当时间开展几节公开课教学,组织当地教师跟我一起同课异构,让老师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课堂与新式课堂的不同,帮助他们意识到对学生引导的重要性,体会到学生在新式课堂超出以往的积极主动性。再借每学期两次的送教下乡活动的机会,我走访了三镇六乡的十一所中心校,去和当地老师们交流研讨。研讨结束后,当地的教师们也会围绕课件制作等具体问题提出疑问,我欣然讲解,给予指导。我也会代表工作室进行示范课的展示,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当地数学的教学。经过我和工作室成员的不懈努力,当地数学的教学方式得到很大的提升,课改的新式思想也如一场春雨一般洒在这片土地上。

艰苦磨练方出成果

经过了解,我得知当地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就导致了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上,无法做到深入浅出,很难科学有序地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来讲解,缺乏鲜明的演示,使上课的过程枯燥,学生也很难准确地理解。于是我便与当地计算机教师一起,通力合作,反复商讨如何出色地打造课改后的新课堂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任务量的庞大。此外,课改尚未形成规模,尤其在边疆地区仍缺少课改思想的渗透,也无参考资料可以借鉴,因而我常常加班至深夜,或牺牲个人周末时间来投入钻研。终于经过长达一学期的修改和无数次剪辑,最终成功拟写了初中信息技术全部四册教材总计64课时的导学案,并录制了每个任务对应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参考的累计时长约4小时左右的157段微课视频,这些资源将会被推广至全县,服务于全县的信息技术教学。孩子们根据视频的演示,在科学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计算机水平会得到很大提升。与之相辅的,经过仔细研讨,我和计算机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也需要像语数外学科一样,实行“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由于我是学习计算机专业出身,在与当地老师合作时,我们颇有惺惺相惜之感。终于在我们的努力下,实现了课堂上学生们小组合作、学生自我演示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的课堂从此不再沉闷,变得轻松愉快。

一年的时间里,我与工作室的同事们密切合作,配合得默契无间,在带动当地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同时我也收获了与当地教师间深厚的友情。

尚鸿小学周白尘:一路携手,共同成长

一年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这一年,我除了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日常教学工作之外,还依托着青浦支教教师工作室的平台,在梁河县进行了语文及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指导工作。

教研路上,成长着

2019年10月,梁河县小学语文围绕着部编版教材“1+X”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赛课活动,在本次县级赛课中,遮岛小学陈老师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课脱颖而出,被推选到州上代表梁河县进行赛课,但她对本课中“X”部分的教学设计仍没有足够的把握,我便在完成自身教学任务之余,主动帮她一同磨课、试教、研课,为“X”部分出谋划策。针对这一部分,我们设计后又反复修改、打磨,好几次都头脑风暴到夜幕降临……功夫不负有心人,本课最终获得了州级小学语文课堂展示二等奖。陈老师也通过这次赛课,对“1+X”的教学模式更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她将“1+X”变为自己常态化的拓展教学模式,相信长此以往,她所带的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通过这堂课,我也对“1+X”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11月,我运用了这一模式在遮岛小学、小厂中心小学、曩宋中心小学、九保中心小学这四所学校进行了《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的示范教学,选择《“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一文为“X”部分,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已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这一教学难点。走进乡镇,我的示范教学给了诸多听课教师在课堂中实行“1+X”教学模式的范例及信心。课后,我也在总结经验后,撰写了本课的教学课例与老师们一同分享、探究。

2020/08/07

科研路上,探寻着

2020年初,疫情挡住了大家的相聚,但却挡不住大家对教学的探索。4月,梁河县语文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课题研究活动,此时我收到了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求助,她们在初定了一个课题研究方向后,不知具体该如何开展下去。我以自己课题的开题报告为例,逐条分析给老师们,指导她们在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后,该如何设定研究目标及内容,建议她们在研究时落点要“实”、操作性要“高”。听完我的讲解后,老师们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想法,缩小了研究范围,将研究内容制订得更贴近实际情况。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她们又遇到了文档编辑的一些问题,我便耐心地规范她们的课题文档格式,告诉她们一些office软件的小技巧。4月15日,我与老师们一起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参加了梁河县小学语文课题的开题报告会,并顺利完成汇报。在本学期紧张的常规教学之中,根据课题的计划我们开展一堂课题研究课,但如何把它录制下来成为研究资料呢?这让老师们犯了难。我及时地指导她们借助多媒体进行录屏、录课以及交互式教学,解决了这些问题,也为她们日后积累课题资料提供了媒介。老师们不禁感叹道:“跟着周老师能学到太多东西了!”

课改路上,摸索着

2020年5月,终于迎来了开学的日子,恰逢梁河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有一天,我在睡前看到了遮岛小学课改班赵老师的朋友圈,晚上近十一点她才刚结束一天的工作,满身疲惫。第二天,我主动联系赵老师,她表示对课改感到压力巨大,十分焦虑,我宽慰她说:“别急,我来帮你。”于是,我在完成自己日常课务之余,也投身于课改之中,先抓紧时间研读有关小组合作的文献资料,摘出重点、有序整理后与赵老师分享交流,而后和赵老师相约去听她的课,给她出出主意。

5月16日第一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学起来很吃力,老师也很累,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还找不到学习方法,小组间分工有分歧、配合不熟练,这让整堂课的效率低下,失去了原本语文课该有的味道,这让我看着很着急。课后,我与赵老师做了短暂的交流,但又觉得光交流还不够,于是我亲自站上了讲台,实践了小组合作模式的课堂,将本课重难点——文言文的实词解释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突破,整节课课堂气氛都格外活跃,赵老师对我连连称赞:“原来小组合作还可以这样上啊!”这节同课异构,给了赵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她改变了以往小组合作就是整堂课都进行展演的想法,对小组合作模式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让她重整了信心,在课改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后来,我再去赵老师的课堂听课,她已经把小组合作当成课堂中常态化的一个环节,学生越来越喜欢这样的形式了,课堂的效率也变高了不少。

我多次走进河西乡、九保乡的中心小学,参与各校课改实验。河西的申老师勤奋又好学,我通过微信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还上了一节示范课,用小组合作模式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快乐的合作中解决问题。申老师说,头一次看到她们班所有的同学注意力都那么集中,眼神都是放着光的。我的课仿佛给申老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她借鉴我的教学模式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实践,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了。申老师从最初对课改的茫然,到最后对课改的坦然,以自己的课堂实践过程向大家证明了小组合作模式的可行性。一次听课活动后,谈及这学期参与课改的心路历程,申老师不禁流下了感慨万分的泪水。看着申老师这学期的变化,我也为她教学上的提升而感到高兴。

作为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我感到任务艰巨,但我迎难而上,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尽自己所能完成跨学科、跨年级的教研任务,为当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这一年,我与梁河县的老师们一起在学习中进步,在探索中学习,在勤奋中收获!

我的成就感

作为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我感到任务艰巨,但我迎难而上,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己,尽自己所能完成跨学科、跨年级的教研任务,为当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这一年,我与梁河县的老师们一起在学习中进步,在探索中学习,在勤奋中收获!

继往开来,追求卓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批又一批的青浦支教教师将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背景下前赴后继,为西南边陲的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年,发生太多感人的故事,不能一一详述。如今,接力棒已经传下去,支教故事还在继续演绎……

资料:青浦德宏教育缘

原标题:《这些青浦支教老师,一年踏遍梁河三镇六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