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小康路上有花香!两大央媒共同聚焦云南鲜花产业发展路

云南发布
2020-09-06 18: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提到云南

就不得不提到鲜花

云南拥有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

在中国

作为商品的鲜花

每10枝里就有7枝

从这里走出去

中国云南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 胡超 摄

云南鲜花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那些因素?

鲜花产业的发展为花农的生活

带来了什么改变?

9月6日

《光明日报》《工人日报》

都刊发文章

聚焦云南鲜花产业与“小康之路”

密不可分的关系

跟随小布

一起来看看

↓↓↓

云南,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尤其是在以“春城”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冬暖夏凉,四季湿润,占据着得天独厚的鲜花种植条件。来到云南,不论春夏秋冬,只要随处买上一束娇嫩的鲜花,和纯朴的花农或花商聊上两句,就能感受到云南这条饱含浓郁“花香”的幸福小康路。

种植鲜花,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

8月中旬,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迎来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几个时段之一。作为著名的花卉之乡,斗南花市的鲜花占据着全国大中城市70%的市场份额,被誉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在斗南花市有一个固定摊位的37岁花农刘秀芳,多年来都是常驻花商。家里种着6亩百合花的她,每天晚上给孩子准备好饭菜后,就骑着电动三轮车把新摘的百合花运到这里来卖,基本上全年无休。

斗南花卉市场 黄喆春 摄

“这里每天晚上8点半开市,许多昆明周边地区的花农都会把自己种植的鲜花送到这里卖,还有全国各地的花商来为自己的花店准备存货。”刘秀芳一边修剪百合花的花枝,一边向记者介绍,“在这里,只要花的品质好,一定不愁卖。”

据了解,因为气候、海拔以及纬度原因,云南鲜花的成熟时间虽短,但其开放度、枝条长度、叶面光泽等方面的产出标准却很高。因此,近年来种植鲜花成为云南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如今的云南,像刘秀芳这样的花农越来越多,鲜花也成为云南最亮丽的一张名片。数据显示,2019年云南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75.6万亩,同比增长2.5%;花卉总产值达751.4亿元,同比增长42.9%,增幅创十年之最。

改善交通,物流网络越来越发达

除了环境和气候优势外,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的不断补齐也是近年来云南鲜花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原因。

日前,云南省墨江至临沧公路控制性工程大中山隧道全线贯通,这标志着串联云南6个州市,辐射18个国家级、省级口岸的又一条“脱贫致富”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今年年底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中国铁建昆仑投资集团墨临公路项目指挥长任小平介绍,墨临公路通车后,不仅将结束临沧市没有国家高速路网的历史,而且更重要的就是让当地的花农可以像云南其他地区一样享受到交通对鲜花产业带来的巨大便利。

“花和其他的农产品不一样,储存时间特别短。长久以来,云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这不仅影响着百姓的出行,也对鲜花等需要快速、及时运输的农产品的销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云南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随着多条高速公路、高铁线路及飞机场的陆续建成,运输将逐渐不再成为制约云南鲜花产业发展的因素。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今年上半年斗南花市的人流量减少了许多,但鲜花的销量却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这主要得益于四通八达的快递物流网络,现在通过冷链运输鲜花,全国基本上都可以两天送达。”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执行总裁钱崇峻表示,除了运输时间变短、冷链技术提升外,如今物流的费用也相比前几年降低了不少,可以说,全国人民能买到便宜、新鲜的鲜花,本地花农能把鲜花卖到全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立了大功。

以“花”为媒,走上“农旅”融合致富路

有了规模更大的鲜花产业,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鲜花旅游”这一具有云南特色的旅游模式也进入了越来越多游客的视野。与此同时,在“赏花经济”的带动下,各色鲜花也成为云南各地旅游发展的“穿针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位于苍山西坡腹地的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光明村,近年来已成为赏花游的“网红”热门地。2000米的海拔、清远空灵的风景、无边的薰衣草和三色堇,使光明村俨然成了游客眼中的“云上村庄”。而仅仅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云南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庄之一,全村264户村民中有100多户曾是贫困户。

大理漾濞县光明村 陈飞 摄

“光明村之所以能变成现在这样的美丽面貌,是村民们共同发展‘鲜花旅游’的结果,我们将薰衣草、三色堇、绣球花等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景点。”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杨雪明表示,随着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客栈、农家乐、客运、餐饮、管理等各行各业都“破茧而出”,昔日贫穷的小山村逐渐成为旅游“明星村”。

以旅游为主线,光明村充分发挥旅游“引领三产、拉动二产、助推一产”的带动效应。除了旅游产业外,如今在“赏花经济”的推动下,核桃种植也成为光明村产业经济的新增长极。昔日的贫困村,正在走一条“农旅”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新道路。

每晚8时,昆明斗南花市夜市开市,场景如同观潮——四面八方的花客从花市四个大门分时段涌入,原本空旷的花市大厅短短几分钟就已人山人海。虽处于黑夜,但亮如白昼。

花市不远处,是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白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市经纪人坐在拍卖大厅拍卖台前,一边拿着拍卖器,一边紧盯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这里成交的各种鲜花价格,将影响全国各地乃至亚洲花市。

这两个场景生动地诠释了这样一句话:中国鲜花在云南,云南鲜花在斗南。而昆明斗南花市从一个小村庄“蝶变”成亚洲最大花卉市场,铺就了“花田—花乡—花都”致富路。

“斗南小村”到“斗南花市”

“1984年从广东引进斗南的剑兰种植引发了‘蝴蝶效应’,使这里逐渐发展出年产值数百亿元的庞大产业,并造就了今天的‘亚洲花都’。”作为“斗南小村”到“斗南花市”的见证者,斗南第一代花农、现任昆明市呈贡金才园艺场总经理华明升如此回忆。

1987年,昆明有4户人家开始在白塔路边的大树下摆摊卖花。一只小桶半桶水,插着稀稀拉拉的红色玉簪花,这就是斗南花市的雏形。

“当时工人每月工资还不到100元,大白菜5分钱1公斤,而一枝花卖3角钱,我觉得这事情能行。”华明升选择了最好种的剑兰试手,但没敢把1.5亩自留地全投进去,只种了1分地。

3个多月的时间里,支棚子、施肥、浇水、杀虫……他剪下第一批花后,用稻草简单捆好,骑着自行车送到了白塔路,卖了165元。

“感觉种花跟蔬菜比也没多难,可利润高了三四倍。”华明升尝到了甜头,思路也打开了,开始找专业机构帮忙。

1989年,华明升专门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求助,不仅引进了康乃馨、勿忘我、满天星、玫瑰等花卉品种,还和专家交上了朋友。“研究所当时正在推广温带花卉种植,而我这里有地有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花卉专家把华明升的田当成试验田,还经常来田间地头指导。

华明升至今还记得,当他种出云南第一盆康乃馨时,“一到市场就卖完,后来花贩子就到我田边等着收了。”

就这样,华明升走上了专业种花致富之路。这是斗南花市乃至云南鲜花产业带动致富的一个缩影。斗南村家家户户开始种花,花卉品种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收益也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住上新房开上车,村子里修了新路……

“风向标”和“晴雨表”

从“马路市场”到“亚洲第一”,斗南村的变化翻天覆地。而在这一过程中,鲜花产业也逐渐与国际接轨。

2002年12月20日凌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简称花拍中心)正式在斗南落成“开槌”,这是斗南花市转型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昆明花拍中心总经理高荣梅介绍,该中心集中了对手交易、电子拍卖交易、电子统一结算交易、B2B等4种交易模式,使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对接上国际市场通行的定价、质量标准体系等一系列规则。

如今,昆明花拍中心已成为国内最大、亚洲第二大的交易中心。高荣梅全套引入了荷兰花卉拍卖的“倒竞价”高效率机制,而拍卖设备也正在国产化。“我们要更好地实现居民美好生活。拍卖中心的建立,可以让鲜花定价更加公开透明,交易数据反馈给市场,可以确保供需两端的平衡。”

高荣梅感慨地说,开创这个拍卖中心,最困难的不是人力物力投入,而是理念的灌输。刚开始,花农们理解不了拍卖的概念。2001年到2008年,他们一直在做地推工作——一家一户谈,帮助花农接受一个概念:公开竞价,价格公开公平公正,还可以实现标准化发展。

花拍中心的经历就是斗南不断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缩影。如今,斗南花卉市场的花卉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及交易人次位居全国第一,占据全国大中城市70%的市场份额。这里已成为中国花卉“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

鲜花路上的小康追梦人

背靠斗南花市,一家家农户,田边一个个村庄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

站在一个鲜花大棚里,昆明晋宁宝峰街道党工委书记杞耀彬说,花卉产业为村民致富提供了保障。之前村民种植蔬菜,2009年开始种花,如今该街道三分之二的居民在从事花卉产业,每年有2亿元的产值。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损失,他们进行了线上直播,网络销售鲜花,涌现出一批网红。当地村民张建翠被称为“宝峰民调歌后”,她利用自己在抖音快手上的影响力,助力当地鲜花销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们这里土壤好,自然条件好,产业集群配套好,种植多肉有优势。”宝峰街道韩家营村支书韩运华自豪地介绍,多肉种植带动了村里800多人就业,产值1900多万元。现在,大约一半的村民家里有车。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让村落充满活力。90后村民吕云熊返乡种花,如今已成为拍卖中心片区经理。他和父母种植的15亩玫瑰花,每年毛收入30万元。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回来和父母一起种花奔小康,农忙时每天早上6时起来采花,10时包装,然后发货。日子忙碌而充实,生活越来越美好。”吕云熊说。

师范院校毕业的年轻女孩毕茜茜,将家里的菜地全部转为鲜花种植,通过短视频直播在全国进行销售。“我最大的梦想是给乡村捐一所小学,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毕茜茜露出自信的微笑。

苍山洱海,彩云之南,在鲜花铺就的致富路上,一位位追梦人的笑脸已成为最靓丽的元素。

撰文:訾谦 张雯 车辉 黄榆 吴凡

来源:光明日报 工人日报

编辑:武铭方 徐琲童

推 荐 阅 读

● 好消息!停不下来……

● 正在公示!云南省最美家庭候选名单来了

● 云南省发布省管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27人拟任新职

原标题:《小康路上有花香!两大央媒共同聚焦云南鲜花产业发展路》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