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滇池、洱海、抚仙湖越来越美了

2020-09-07 20: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云南省大力践行“两山”理念,历经长期治理探索,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昆明市、玉溪市、大理州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发展路径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昔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正在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所取代,滇池、抚仙湖、洱海及周边地区变得越来越美,还催生了许许多多饱含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生态产品,让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源源不断带来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给水域周边的居民带来了“金山银山”。

环境治理 又见美丽滇池

正值周末,滇池边的捞鱼河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人们漫步亲水栈道,静看流水潺潺,欣赏多样植物,聆听林间鸟鸣。63岁的昆明市民陈清也约了一帮老朋友来到这里散步,她满怀喜悦地说:“那个记忆中美丽的滇池又回来了!现在水清了,景也美了,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或朋友来这里游玩。”

“20年前,我们都不愿意到滇池边来散步,因为水是黑绿色的,一走近就会闻到一股臭味。”陈清这样告诉记者,当年滇池的严重污染一度成为昆明人心中的痛处。

为了让高原美湖重返人间,对滇池进行抢救性治理被列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工程。从“九五”以来,滇池治理连续被四个五年计划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消减存量污染”,收到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近年来,昆明市进一步转变滇池治理理念,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一河一策”水质提升方案,滇池离它本来的面目越来越近。

经过持续多年的艰苦努力,滇池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湖体水质企稳向好。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水生植物种类达到280种,鱼类达到23种,鸟类达到138种,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及白眉鸭在滇池出现。2019年,滇池整体水质为Ⅳ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9.5,营养状态由原来的重度富营养转为轻度富营养。滇池正逐渐重现昔日“九夏芙蓉,三春杨柳”的景致。

云南省水利厅厅长刘刚介绍,为跳出“就湖抓湖”的格局,近年来,云南省创新思路,提出彻底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模式;转变“救火式治理”的工作方式,解决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转变“不给钱就不治理”的被动状态,健全完善投入机制,最终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施治的彻底转变。

近年来,当地还不断修订完善《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建立完善“四级河长五级治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道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地方主体责任履行、控源截污体系完善和监测系统建立、河道水质提升。

生态廊道 给洱海透透气

洱海扬波,绿柳拂风,沿着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段生态廊道骑行,一边是青瓦白墙的民居,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也是大理的“母亲湖”。早年间的人进湖退,已令洱海没有更多的喘息空间,为了给洱海提供一个缓冲区,大理州委、州政府决定实施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实现湖进人退。“洱海生态廊道并不是一条简单的‘廊道’,它是大理的‘城市绿心’。作为洱海区域性的生态监测廊道,具有将城乡生态环境中多样生态基质、斑块连接在一起,促进各生态系统间物质交流,平衡全区域生态结构的功能。”大理州委书记陈坚介绍。

在生态廊道村庄段,湖进人退、拆房子给洱海腾地方。而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将清退近240公顷的农用地,用于修复生态。洱滨村1.2公里的示范段,草木葱茏、野趣横生,但原址两年前还是紧挨着洱海的村落民房。在下末村更明显,一条7米宽的生态廊道像是冲破村庄的物理隔离带: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一边是自然古朴的白族村落。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说:“以前房子盖到水边,没有物理隔离,村庄对洱海污染不可避免,这条廊道是人湖界限,也是给洱海‘透透气’。”

在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门口,生态廊道施工已完成。记者看到,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成了大青树、滇朴、芦苇、菖蒲、狗牙根组成的“雨水花园”,花园里浅表溪流设计,会像“大海绵”吸收村庄流来的雨水。李德昌的邻居何利成,2013年开了“聆海佳园”客栈,因生态廊道建设,客栈拆除近200平方米,客房少了两间。他道出了实情:干部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做工作,政策补偿也到位。像他这样的1806户搬迁农户即将搬入特色小镇。他说:“洱海干净,开客栈才能心思安定,阵痛过后,好日子要来了。”建成的生态廊道在给洱海“母亲湖”透透气的同时,也成为市民透透气的好去处。骑行、散步、拍照,城水相依的生态廊道成为新晋“网红”。

今年底,大理市计划完成全线总长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主体工程建设。生态廊道的建成,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大理一方青山绿水。

湿地保护 渔村变身“打卡地”

大露台、音乐餐吧、无边游泳池……走进位于抚仙湖畔的澄江市右所镇小湾村,一栋栋特色民宿依山坐落,蓝白相间的外墙,地中海风格的内部装修,已成为不少游客到澄江必须“打卡”的“网红”民宿之地。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Ⅰ类水质淡水湖泊,多年来,抚仙湖流域推行“河长制”,湖区实施“四退三还”项目,湖滨湿地规模化生态恢复工程总面积达1.35万亩,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和国家湿地公园试点,经过5年的建设,开展了抚仙湖环湖棚改暨生态移民搬迁、土地休耕轮作、畜禽养殖退出等项目。“现在Ⅴ类水质的臭水经过湿地,将被净化为可饮用的Ⅲ类水。”抚仙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德芬表示。

“抚仙湖到昆明市区约40分钟车程,交通非常方便。”据小湾村-抚仙湖方寸间·卢梭民宿工作人员介绍,“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这里度假的游客以西南省区居多。”

右所镇组织委员高冬良说:“小湾村原来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由于种植蔬菜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随着雨水流入抚仙湖,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2017年4月,玉溪、澄江市县两级筹划启动了小湾特色民宿示范村项目,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因小湾村地势和环境资源与欧洲圣托里尼相似,环境资源更加优越,经过考察,昆明M60创意园决定在小湾村打造一个圣托里尼式的高端民宿群。小湾特色民俗示范村项目规划面积315.56亩,一次改造85幢房屋,其中社会资本投资23栋,外来经营22栋,村民自主经营40栋。村民可以通过贷款或将原有的房子以租用的形式统一交给企业打造。”

村民鲁秀芬和家里人商量后,最终以租用的形式由村里交给企业打造,做成了摩洛哥风格的民宿。遇上旅游旺季,鲁秀芬还能到民宿帮忙,增加额外收入。“以前,我们家种玉米、种烤烟,一年到头收入也就不到1万元。”鲁秀芬说,“现在,出租的房子,每平方米可以收取租金180元,一套房子年收入至少可以达到6万元。大儿子加入村里基建队,小儿子在外地做起了蔬菜生意,如今除了出租的房产,家里还添置了四辆生活和生产用车。”

如今的小湾村村民年人均收入5万多元,是澄江市最富裕的村庄之一。随着在建项目的竣工,不久的将来,昔日不为人所知的小渔村将成为东方的“圣托里尼”。

原标题:“湖进人退”拓展绿色发展空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文 姚媛 刘梓宪

原标题:《滇池、洱海、抚仙湖越来越美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