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外卖,困住了人,但拓展了城市边界

2020-09-11 16: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真叫卢俊团队 真叫卢俊

凌晨4点,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

大多数居民还正做着美梦,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刚刚开始进行工作的“交接”:送完夜宵的他们准备回家睡觉,另一群人则已早早起床,穿戴好工作服,准备送出今天的第一单

在中国,外卖用户的规模已达3.6亿,日均订单量超过了千万,当你饿了,你就只需打开手机下单,外卖小哥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美食送到你身边,整个过程无需做饭洗碗收拾厨房,你动动手指,就会有人替你服务好一切

同时,随着外卖行业的不断发展,在悄然不经意间,外卖似乎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并影响着城市格局的发展

我们看待外卖行业,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站在“是否困在系统”里这一单一的维度

中国古代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来自西方的马斯洛直接将吃这个需求放在了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底层。

毫不夸张的说,吃是来自动物最根本的生存需求,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才需要日出而作,在吃欲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才会不断发展进步

不管是汽车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或是其他我们能想象到的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一定的波动性

但有一个行业除外,那便是餐饮业,因为不管怎么样,人总得吃东西,可以说,餐饮业是个永不衰败的行业

而外卖行业,其实是餐饮业衍生出的附属产品

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实满足了现代人的两种需求:越来越忙了,越来越懒了

根据艾瑞数据报告,25-35岁的职场人士已经构成了外卖主力军,整体占比超过了60%,大部分人经常会加班加点,来不及吃饭了怎么办,就动动手指点个外卖吧

中国式外卖,其实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外卖平台的价值,在于通过不断降低双方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差得到的,概况成四个字:

撮 合 交 易

因此,对于外卖平台而言,如何最快速的赢得或是抢占市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通过优化算法不断提高外卖送达的效率

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餐送达,谁就能赢得这场最终的胜利

所以为什么要把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因为在这场激烈的互联网争夺战中,你每单比别人慢几分钟,面对外卖平台的就是被淘汰出局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对于餐饮行业而言,平台效应已经逐步凸显,美团外卖、饿了么经过多轮大战的厮杀,已经成功突围,形成了双寡头的局面

从占比看,美团和饿了么已经成为了外卖市场的绝对主宰者,特别是美团,市场整体的占比高达67.3%

美团通过背后“外卖超级大脑”,让订单与骑手可以智能匹配,运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等大数据的不断优化,确保运力系统始终处于最优状态,这就是美团的O2O实时物流配送智能调度系统

一旦大平台通过资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体验感较好,对于商家和客户的吸引力就会形成虹吸,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诱发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平台购买,从而形成正循环

强者愈强独占天下,弱者就只能被淘汰出局,黯然离场

不过,平台只是空壳和骨架,需要血肉的填充,这样生命体才能运转起来

根据trustdate的外卖行业研究报告,目前中国整体的外卖活跃商家达到了312万,商家月新增量持续多月保持在7万以上的水平,商家为什么愿意融入外卖平台呢

答案可能很多人都猜到了,就是可以极大拓展市场边界,带来想象不到的人流

在这一次的罗辑思维跨年年会上,罗胖举了个例子,说是有个夜市烧烤摊的摊主叫汪国玉,开了一家餐厅叫南城香,专在夜市卖烧烤

在2014年的时候,很普通,只有几家店,做做小本生意,但2015年美团崛起的时候,外卖大战开打,南城香把握住了这个趋势,狠抓产品、配送、运营,直到今年,南城香每天光外卖流水就有2.5万单,一年的流水近6个亿

站在外卖平台崛起的这个超级大风口上,无数的餐饮店都正在飞起来

另外一股不得不说的流动力量,就是来去匆匆的外卖小哥,在他们的穿梭下,客户——平台——商家这条商业链才能完成正常的运转

当前骑手的月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8000元之间(包括兼职),远远超过了全国城镇私营单位的平均收入3800元,还有部分骑手收入在8000元以上,通过“外卖超级大脑”的帮助和自己的勤奋,有些外卖人员的收入甚至能突破2万元/月

不过,让我们意外的是,在骑手中有近20%的人拥有大学本科或专科学历,其中95后的占比也已超过了20%

我认识一个来自河南的骑手,30岁左右,给我送过好几次餐,一来二回就熟了,家里有个娃5岁了,就他一个人在上海打拼,没日没夜起早贪黑的干

我问他累吗,他说有钱赚就不会感觉到累,每个月扣除掉基本的生活费后都会寄回老家,来上海4年多了,寄回家的钱老家盖了洋房,家里人也吃穿不愁,在老家的话只能进工厂打工,一个月只能赚3000左右

他说他在大城市也不会什么,通过送外卖,基本上1个月可以赚1-1.5万,干的多就赚的多。很公平,就是有个不好,他想了想说,很多时候得不到尊重

相比于困在系统里的现实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外卖骑手得不到尊重

很多时候在超高温的环境下跑了几公里送了一杯饮料,都得不到对方一句“谢谢”,这样也就算了,哪怕是因为突降暴雨,因此外卖稍微有点延迟,部分客户也会毫不犹豫的给出差评,这意味着外卖员整个上午都白做了

当然,外卖还将多种业态的商业与社区进行了泛连接

除了餐饮,外卖的配送服务还囊括了商超、医药、鲜花等类目,24小时随叫随到,因此在骑手配送可触达的3公里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社区经济圈

比如阿里健康携手某外卖平台开通了“7 X 24小时,最快24分钟送达”送药服务,医药类订单总体增幅超500%,骑手夜间送药量猛增

某外卖平台为星巴克打造的专属配送团队,让全国近30个大中城市的消费者都可在30分钟内享受到高品质的送达服务~~

在以前,不管是什么业态的商业和社区经济,最终都需要一个实体店来进行承载,而实体店所能触碰到的范围,是有限的

同时,对于客户而言,由于现实距离的存在,并不能与实体店进行实时的有效链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店铺开不下去的原因

但外卖的出现,给商业和社区经济带来的极大的赋能,一下子就把实体店面对的客户群体扩大了几个数量级别

同时可以进行实时在线链接,只要客户下单,就会有人取单并进行配送,相当于激活了整个实体的商业形态和社区经济,成倍式的拓展了实体店的对外影响力

如果你仔细看下面这张外卖骑手的运行轨迹图,你会发现,这其实也恰好能代表城市的资源集中度,外卖小哥送单越活跃,也就意味着越多的人数,而这往往就是商业资源或是居住小区的聚集地

从这个层面看,外卖骑手的运行热力图,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城市房价的分层结构

从城市商业形态的变迁看,2009年上海非中央商务区甲级写字楼仅有40万方的存量。到了2017年,非中央商务区甲级写字楼的体量已达500万方

越来越多的高档写字楼远离了市中心,对于穿梭在写字楼的办公人员来说,前期困扰的就餐问题已经不是问题,只要附近5公里范围内有区域性或社区型餐饮即可满足需求

在悄然间,外卖行业也正在重塑着我们城市商业空间的布局,拓展着城市发展的边界

除了看到外卖商业上的价值,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目前外卖配送服务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除了不近人情的算法系统外,还有部分餐饮企业只追求利润而轻视食品安全,诸多因素导致送餐超时、卫生安全状况差、餐品不完整等问题时有发生

每一个行业其实都有自己的问题,就看相关部门如何妥善去解决,行业如何自律

中国式外卖,当然还有一个个问题需要我们去共同面对解决,但对于城市边界的拓展而言,也未尝不是一种机遇

以上为正文,来自R先生

原标题:《外卖,困住了人,但拓展了城市边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