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湖南津市 :突破常规的“线型扶贫”效应

2020-09-11 2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湖南省津市市大力推进跨界横线扶贫、对标竖线扶贫、深耕基线扶贫的“线型扶贫”探索,多元化提升了扶贫惠民成色,走出了一条民政扶贫的新路子。

联通横线,跨界扶贫,做大外溢效应

津市市按照开放扶贫“一盘棋”的定位,突破传统固有的民政边界,采取外派市、镇、村扶贫成员的举措,使民政扶贫“内在效应”转化成为“外溢效应”。

统筹扶残。积极探索培训、就业、康复“三位一体”统筹扶残形式,共培训残疾人140多人次、输送残疾人就业210多人、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80多人。通过免费开展康复计划,使2000多贫困残疾人得到救治。此外,还对26名贫困残疾大学生提供资助。

融合助学。全市56个部门单位、企业捐资助学款304万元,结对帮扶贫困学子800余人。联合外企为95名优秀贫困学生提供每人1000元资助。市慈善总会累计救助贫困大学生400名,发放救助资金120.9万元。

棚改住保。按照棚户区改造+商住房、廉租房、公租房的“1+3”模式,先后融资7亿元,改造棚户区16个8400户45万平方米;争取上级政策资金近4亿元,新建保障性住房4487套22万平方米。共新建廉租房、公租房3539套17万多平方米,惠及近4000户城市黑瓦屋家庭。

对标竖线,越层扶贫,做实下沉效应

对标民政点村扶贫竖线,创新民政干部“帮联助”扶贫工作法,采取局班子成员帮村、股室联组、干部助户的扶贫形式,使民政扶贫的“系统效应”转化成为“下沉效应”。

宜游则游的“关山明月”模式。引进湖南农之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1个亿,开发集生态、健康、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关山明月生态园”,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提供200多个本土就业岗位,年人均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宜农则农的“大美关桥”模式。以新洲镇关桥村为扶贫示范点,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成年产量5000吨的鲜菇食用菌工厂生产线。引进湖南明泰食用菌有限公司1000万元,建成占地100亩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为农户提供“建棚、制种、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帮助78个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

宜工则工的“群企荟萃”模式。先后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帮助点村100多贫困户脱贫。以旺森养殖公司为龙头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小型养猪场38个。津佳兔业公司带动25个贫困户成为养兔户,户均年增收达到1.6万元。绿岛蓝湾生态农业发展公司吸纳19户贫困户为合作社成员,去年累计分红共26万元。

夯实基线,破格扶贫,做新社会效应

开辟民政+社区、民政+养老、民政+企业等扶贫基线,破格帮扶贫困对象,实现角色上的“三个转换”,使民政扶贫的“兜底效应”转化成为“社会效应”。

进城乡社区当“社工”。通过对贫困对象实施就业援助,会同有关部门开设各类就业培训班18期,开辟了超市、网店、门店、家政、环卫、安保、绿化、物业、快递、物流等社区就业渠道,先后帮助500多名农村贫困人员进城工作。

进公益机构当“员工”。立足民政养老、殡葬产业发展,通过做大机构养老新平台,多途径融资1.5亿元,建成13家民办养老机构、推进了7个乡镇敬老院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拓展殡改新领域,先后开展市殡仪馆搬迁改建和公益性公墓新建等工作。此外,通过公益产业发展,累计新增就业岗位280个,其中安置贫困人口就业130名。

进工业企业当“职工”。以食品类、生物医药类、化工类、纺织类、机械制造类等80多家企业为就业基地,通过召开“扶贫日现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为贫困农民进厂当工人搭建绿色通道。目前已有1200多名扶贫对象进厂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作者:张明焕

原标题:《湖南津市 :突破常规的“线型扶贫”效应》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