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平潭老街将迎来改造啦!

平潭发布
2020-09-11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10日

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公布

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成果

将以保护和展示平潭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题

形成集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居住休闲

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2018年8月,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被省政府认定为。2019年5月,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委托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该规划经专家评审、规划公示,实验区管委会、省住建厅多次研究,并于2020年8月20日获省政府批复。

《我们的村落》特辑:老街记忆

一、特色与价值

南北街历代都是平潭行政机关所在地、经济中心、名人聚居地等。南北街是平潭特色文化思想的发源地,是全岛的文化中心。其特色价值可具体概括为:

(1)平潭城市的发源地

(2)闽台缘文化突出承载地

(3)平潭海防文化的发祥地

(4)海岛多元文化的融合地

二、规划定位

以保护和展示平潭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题,形成集文化创意、旅游服务、居住休闲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三、保护区划

(1)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四至为:金峰南路以西,北至城北小学,东至万顺路以东,南至福胜路,总用地面积为32.40公顷。具体范围以“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2)核心保护范围:西至金峰南路(北段),北至校前街,东至万顺路,南至合掌街,面积为12.35公顷(185.25亩)。具体范围以“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3)建设控制地带:核心保护范围之外,西至金峰南路以西,北至城北小学,东至万顺路以东,南至福胜路,面积为20.05公顷。具体范围以“保护区划图”所划定的范围为准。

四、保护框架

人工环境和自然物质形态要素

总体格局

“十境八街”街区整体空间格局

建筑要素

文保单位

省级文保单位

1处:辕门五福庙

县级文保单位

1处:高诚学故居

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11处:夏致街井、潭城镇南街传统街区、岚城影院、五福庄11号商铺、南街四眼井、右营詹功显宅第、辕门刘尧宸故居、城北后围庙、城南天主堂、城北福音堂、观音堂

历史建筑

34处

历史环境要素

古井

北街55号特色民居内等

古树

高诚学故居北侧等

古石阶

平潭医药公司南侧街巷高差变化处等

石铺地

城北福音堂南入口街道石铺地等

围墙

北街55号特色民居北侧古民居残墙等

驳岸

夏致街渡船头福兴首境西侧

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要素

民风习俗

民间习俗:生产、生活

岁时节俗:节令

人生礼仪:婚、生、寿

传统商业文化活动

传统商业、老字号

民俗艺术

传统戏剧:闽剧

传统舞蹈:藤牌操

传统医药:平潭台湾国术损伤整复、米糊药、平潭米糊药

贝雕、岚台传统灯笼

民间信仰

宗祠、妈祖等

历史人物

历代人物:詹功显(水师)、江继芸、陈应运、刘尧宸、蔡炳等

医界人物:李学立、苏雅各(平潭基督教医院首任院长)

重要历史事件

据《平潭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福建巡抚许孚远奏筑海坛山城(今平潭县城)西侧海滨南北炮台两座,并劝民垦荒,建筑营舍,驻军防守。

明末有福清人经营海口至平潭潭城和苏澳两港客运,有渡船两艘,一名“里美渡”,一名“南门渡”。

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清兵进攻福建,南明隆武政权灭亡。水军都督周鹤芝率部由舟山移驻海坛继续抗清,并在候均区(今县城)设总镇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军设在福清镇东卫的水师海坛镇移驻海坛岛,建设衙署。该镇下辖左、中、右3营。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坛镇水师与台湾镇、澎湖协开始实行戍兵换班制度,每3年一换,历时211年。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城隍庙于今县城江仔口村东,因地临海港,后地基下陷崩塌。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移建于县丞署南面(现江仔口村)。

嘉庆三年(1798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平潭设福州府平潭海防分府(简称海防厅),至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4日,平潭海防厅改为平潭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闽海关设分关于海坛渡船埠头,管理进出船舶。

民国19年春,县长刘一昆组织土木技工在县城码头南边修建市场,面积1500平方米,销售鱼产品、肉类、蔬菜等,民国24年,长李为公委派县土木技士高兆宠(长乐人)设计改建南街,把陈旧商店改建为一式二层砖墙楼房。原计划城区中心街道全部改建,后因抗日战争影响,只改建桥仔头至十字街一段,总长100米,改建店屋41间。

五、功能结构

规划形成“一轴一心五片三节点”的功能结构:

“一轴”指的是从北街到南街这一核心闽台缘文化轴线。

“一心”指的是省级文保单位五福庙这一核心,围绕这个核心可集中展示南北街闽台缘历史内涵与文化底蕴。

“五片”指的是“北街风情体验区”、“古码头艺术创意区”、“辕门文化创意区”、“中央复合活力区”与“大路顶传统体验区”,五个片区以区位划分,承载混合的居住、文化休闲功能。

“三节点”指的是“北街文化节点”、“辕门文化节点”与“大路顶文化节点”,节点以区位划分,围绕三个节点重点配套展示、旅游服务提升设施。

六、主要规划图纸

新闻多一点

平潭开展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调查

进一步挖掘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平潭城镇发展的开端,见证了平潭城市的繁盛兴衰,是平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近日获悉,受实验区旅游文化服务中心委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将对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调查工作,进一步挖掘本街区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平潭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平潭中部潭城境内,西至龙磹路,北至红山西路,东至潭城路,南至福胜路,由“门街”“南街”“北街”“土地街”“合掌街”等部分组成。

据《平潭县志》记载,古时该区域主要由“平潭古街”和“海脚平潭港”两部分组成。明末清初,因明水军都督周鹤芝退守平潭在此建立第三水警署而逐渐发展起来,此地曾经是港内有名盐场,周边码头遍布,杂货店鳞次栉比,商贸十分繁荣。后来随着围垦造田运动的开展,潭城港水域逐渐缩至只余一条水道,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因此大幅衰落。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平潭城市特色的重要底色。为进一步保护历史建筑,挖掘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价值,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拟开展平潭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调查计划。

据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副院长侯榕贵介绍,本次主要调查对象以街区内48处登记在册的古建筑为主,通过实地走访街区老住户、邀请平潭地方文史专家座谈、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老照片等,补充历次调研未发掘出的历史建筑、相关历史人物、历史重要事件等。

“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和中国百年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当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此次对街区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和系统地调查,深入分析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要素、政治要素以及文化要素,进一步挖掘本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文化价值,使其成为平潭乃至海岛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侯榕贵说。

精彩推荐

来源:平潭综合实验区融媒体中心、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官网

文字:陈小欢

图片:资料图

原标题:《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平潭老街将迎来改造啦!》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