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处安放焦虑的中国妈妈,开始死磕心理学著作了

2020-09-15 09: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周西翔 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宋永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现如今,家长圈里似乎刮起了一股学习心理学的热潮。打开朋友圈一刷,有不少家长会转发一条条推文和讲座信息,诸如:“转发就能0元学习,专家教你10个沟通技巧赢得孩子的心”、“专家教你做智慧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专家教你判断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图/unsplash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在从前信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即便想要了解心理学知识,或许也无从找寻——书店里关于心理学的书少之又少,大多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理论。而今,随着媒体的宣传和网络的发展,家长也确实越来越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一旦发现孩子有些许异常行为,就希望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寻找原因。

而为了能确认问题并解决问题,部分家长报名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班,期待了解专业知识、自己当“大夫”,于是对照着一条条诊断标准,发现患“多动症”、“抑郁症”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也有不少家长蹭起了网课,转发朋友圈就能0元学,或者付1元团购,期待从专家的讲解中既能提升自己,也能拯救孩子。

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习心理学书籍有时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自己的焦虑感。

1、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各种心理学观点层出不穷、众说纷纭、泥沙俱下,让家长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自己分辨能力不足,具体操作时出现选择困难。“不读不焦虑,一读更迷糊”,是很多读了心理学书籍或报了各种辅导课程的家长产生的心态。

图/unsplash

2、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是钉子

家长看着书中的内容,容易将自己的孩子对号入座,越看越觉得自己孩子“有病”。上课不举手,觉得可能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外出不愿意叫人,觉得孩子孤僻、社交恐惧;多关注些自己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有反社会人格的嫌疑。

心理疾病普遍都有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如果只是偶发的,有原因的,具有情景性的个别偏差行为,不能作为判断依据。举个例子,每个人都会一段失落的时候,然而正常人都会自我调节,很快走出来。如果仅因为他最近很丧就自认为抑郁,显然不合适。因为孩子怯生就往人格里套,就更是无稽之谈。

3、反复无常、阴晴不定

还有的家长平时喜欢唠叨,爱指责孩子,习惯诉诸行动却不说出口,希望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等。学了一些心理咨询技术后,一段时间忍住不吼孩子,但时间一长总会原形毕露,给孩子留下反复无常、阴睛不定的印象。

图/unsplash

以上现象反映了家长在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过程中盲目跟从,没有自己的判断,或者对心理的的许多概念不愿花费功夫认真了解,只能一知半解、生搬硬套、粗浅模仿,从而导致自己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没有实质性的提升。

如果家长们实在想要学习育儿知识,不妨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自己的期待了解一下

作为家长,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我相信,总得来说,一定是期望孩子“好”。但究竟什么是为了孩子好?家长口中的为了孩子好,对孩子来说就一定是好的吗? 

我认识一位六岁女孩的妈妈,在聊天的时候,妈妈总是反复说自己的女儿胆小、内向,从不主动。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因此被妈妈定下了标签,在以后的生活中,妈妈视野越来越狭窄,眼睛总能发现孩子内向的指标。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内向至此,但如果不断鼓励孩子“别怕,勇敢点……”,在一次次的鼓励中,孩子的标签会再次被强化,或许真的就成了那个胆小、没勇气的人,在妈妈一次次地强化中,孩子自己也相信了。

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或许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孩子本身内向、焦虑,或者脾气暴躁,而更多是源于家长自身的焦虑。家长焦虑孩子会成为内向的人,于是将这种情绪传染给了孩子,导致孩子出现行为上的不适,进而责怪孩子,将孩子的撒谎、攻击等行为全部看成是道德品行上的问题。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先认识自己的期待,觉察自己的行为,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成为一个情绪稳定和人格健全的人,然后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期待。这样,才有可能开始改变孩子的行为。

2、儿童发展心理学了解一下

图/unsplash

有不少家长觉得自己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籍,也照着部分方法做了,但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因此万分困惑。这时,我们不妨放下手中的部分“畅销书”、“鸡汤文”,告别“原生家庭”、“潜意识”等概念的“压迫”,找一本“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书籍,来感受一下。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于揭示各个儿童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虽然有的家长看了很多书,看似知道了不少方法,然而我们所了解的仅仅是方法的堆砌,却并不知晓为何要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从何而来。而发展心理学确实是我们了解孩子的一门科学,其中提到的基础性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

而在了解了不同年龄孩子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真相之后,我们或许也能放下心中部分的焦虑,放弃那些拔苗助长的念头,而是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

3、社会文化倾向了解一下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

这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中世纪贵族的教育理念就和现在有着显著不同,孩子们没有自己的房间,睡觉睡在宽敞的大厅里,时时刻刻活在众人的目光之下,总是得注意别人的观感与意见。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就会觉得:个人的价值是由他的家族以及他人对他的看法而定。

因此,中世纪的贵族们普遍重视荣誉感,如果被人嘲讽或是侮辱,就需要提出决斗来捍卫自己和家族尊严,也极其重视荣誉感,为了家族利益可以做出个人牺牲、接受各种政治联姻,因为这样才是最优解,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家族的血统可以传递下去。

现在的教育环境则完全不同: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用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在自己的房间内,有最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在墙上贴自己喜欢的明星海报,在房间里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图/unsplash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可以解释教育观念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让流水线上多人协作的岗位越来越少;个性、创意的价值越来越大。城市化生活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稀疏,社会的整体风向也慢慢变得支持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不受他人的看法影响。根据社会文化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或许能让孩子更加顺应潮流。

世界上或许不存在完美的教育,但我相信只有从“心”出发,才能以心换心,开启一段走“心”的旅程;只有用新的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用智慧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才能开始积极的改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