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运城日报》刊发丨决战丰收时刻 决胜全面小康——盐湖区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纪略

2020-09-16 21: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决战丰收时刻 决胜全面小康

盐湖区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纪略

三路里镇3万亩双季槐成为富民新产业

凯盛肥业为贫困村捐赠化肥

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训

贫困户在王马村杂粮加工基地包装产品

建设中的帝爱吃食品生产车间

帮扶企业为贫困村捐赠产业帮扶资金

入户诊疗送健康

日间照料中心其乐融融

清洁能源进山村

郭家岔村环境得到改善

王马村旧貌换新颜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近年来,盐湖区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省委、市委相关部署,多措并举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名群众掉队。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区进一步强化“交总账”“军令状”意识,坚持战疫战贫两手抓、两手硬,紧盯重点人群,聚焦难点任务,倾心倾力,合力攻坚,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完胜。

硕果飘香季,奋战在盐湖区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用实干绘就的丰收图景美不胜收,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企业扶贫等多项举措促成的崭新气象让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底色愈发鲜亮。

在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盐湖区,探寻助脱贫、迎小康的“盐湖路径”。

强 基

改善基础设施,打通发展命脉

初秋,置身中条山下的席张乡王马村,只见一排排具有晋南特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高标准巷道宽阔整洁,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党群服务中心更是为这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增色不少。然而,你很难想象这个村曾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

王马村老村依山而建,背靠山体为土质结构,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全体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2014年,该村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村。2015年,盐湖区按照“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结合王马村老村的实际情况,开出破题“药方”——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工程。

盐湖区委、区政府邀请清华大学设计院对新村布局和村民住宅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乡镇主导、村民自建、资金直接拨付到户的形式,实施整村搬迁建设。在建设过程中,盐湖区扶贫办还投入60万元扶贫资金,对新村二期工程在建的水电、道路、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

2017年年底,王马村依靠易地搬迁、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带动顺利脱贫摘帽。2019年,全村102户村民也分5批实现了易地搬迁,住进了新房子,开始了新生活。在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一座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于今年落成,中心卫生所、日间照料中心、退役军人服务站等一应俱全,方便了村民办事、看病和开展文化活动。

王马村实现了从穷山沟到美丽乡村的华丽转身,这在盐湖区并不是个例。去年以来,盐湖区聚焦脱贫成果巩固提升,投入扶贫资金1000万余元,全面完善13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推动实施了上王乡牛庄道路硬化、席张乡西胡村排水系统改造等项目,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盐湖区还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逐户排查鉴定,将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的纳入年度危房改造计划,于今年6月底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问题清零任务;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0处,建立305个村饮水安全工程台账,推动实现安全饮水问题清零。

固 本

兜牢民生底线,激发内生动力

位于稷王山南麓陵坡台地的上王乡牛庄村是红色革命老区,如今依靠发展红色旅游彻底变了样,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而在2016年以前,该村村民的生活条件还较为艰苦,部分贫困人员的健康状况也是一言难尽。特别是由于该村距城区较远,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村民生病了不愿去医院治疗,能扛则扛,扛不下了才考虑去医院。

盐湖区畜牧中心驻村帮扶工作队到村后,立即向贫困户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并及时将盐湖区县域医疗改革的最新模式和方法运用到健康扶贫中。此外,扶贫队员还联系相关专业医院医生到村里为村民免费排查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为妇女免费体检等,切实为村民的健康提供了一份保障。

牛庄群众收到的健康“大礼包”得益于该区持续推进双签约、一站式、三保险、三救助等健康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应享尽享。针对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的慢性病落实不到位问题,由盐湖区医保局牵头整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简化慢性病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患者随时可以办理慢性病卡;减少办理所需环节,降低了办理门槛。目前,该区办理慢性病卡1411人。

盐湖区还把保险扶贫机制作为防治返贫、致贫的重要举措,为已脱贫群众购买了“一保通”综合保险,最大限度防止返贫。主要购买的险种包括返贫基本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住房和财产保险和农业产业综合保险。为了抓好保险扶贫工作,盐湖区要求所有乡镇分管副职、扶贫专干、13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紧密联系“两摸排”工作,做好保险政策宣传,确保贫困群众和边缘人口出现险情能够及时享受保险政策。

去年以来,该区全力构建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力加强产业扶贫带贫益贫能力,兜牢民生底线。

盐湖区一是构建脱贫攻坚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针对全区56户返贫风险边缘户、136户返贫风险监测户,该区扶贫办和各有关乡镇加强返贫预警监测,按照有劳动力、无劳动力和突发变故3种情况,落实落细帮扶措施,确保全部解除返贫致贫风险。二是对未脱贫人口进行重点监测。对剩余的70户181名未脱贫人口逐户逐人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其中达到低保、五保条件的53户116人实现了兜底保障,为有劳动力的61户62人安排了公益岗位,通过“社会保障+转移就业”实现脱贫。

兴 业

发展富民产业,为幸福“加码”

同样在2017年实现脱贫的上郭乡郭家岔村位于盐湖区最北部,地处峨嵋岭旱塬台地,土地沟壑纵横、崎岖不平,常年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属于典型的“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村子。多年来,该村缺乏主导产业,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少有的经济林也是五花八门,难成规模。

驻村第一书记王凯到任后,通过充分调研,确立了“保粮食、稳林果、拓蔬菜”的产业发展思路。2016年,王凯动员该村在外创业人员马立鹏回村流转土地80亩,成立了绿而鲜果蔬种植有限公司,带动村民发展果蔬种植,着力打造有机旱塬蔬菜种植基地。2017年秋季,该村开始试种植旱地有机白菜和茴子白。经过试种,茴子白亩产达到2500多公斤,每公斤批发价在1.4元左右,每亩纯收入达2500元。2018年春季,80亩地全部种植辣椒、茄子等蔬菜,上市后效益可观。其间,王凯多次组织村民到陕西杨陵、河南灵宝等地参观学习,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此外,他和村委会主任马力波还自掏腰包,引进购买甜柿、中油8号油桃、映霜红毛桃等苗木8000余株,免费发放给村民栽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村将2000余公斤的爱心蔬菜送到了盐湖区疫情防控一线,全体村民以实际行动诠释“致富不忘报党恩”的朴实情怀。

在盐湖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王凯和驻村工作队五年如一日的倾心帮扶下,郭家岔村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三番。如今,再走进郭家岔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层治理民主和谐,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新气象,郭家岔村的嬗变是盐湖区坚持“抓产业促增收”夯实脱贫基础的典型,但并不是个例。

近年来,盐湖区持续推进北部峨嵋岭特色经济、中部涑水河高产高效优质、南部中条山生态观光“三个万亩农业带”建设,在南北两山,重点发展早生双季槐、皂角、花椒等产业,并通过双季槐烘干烤制、皂角萃取加工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先后投资625万元,实施优质水果、设施蔬菜、油用牡丹等22个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务工1000余人,关联贫困人口1376户3958人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结合地域优势、产业布局和脱贫需求,发展林果种植、畜禽养殖、花卉苗木、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扶持贫困家庭发展到户扶贫产业项目。与此同时,各涉农单位协同共进,梳理每个产业带动的贫困群众,签订带动协议,做好服务带动,实现了产业带动全覆盖。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金秋时节,高亢的脱贫攻坚誓言依旧回荡在盐湖大地希望的田野上。决战丰收时刻,决胜全面小康,盐湖区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不断提升脱贫成色的矫健步伐依旧豪迈!

下载“七彩盐湖”APP

更多内容

等你发现

来源丨运城日报

编辑丨吕磊 刘艺萱

责编丨原小梅

审核丨焦肖飞

监制丨卫江鹏 张文芳

△ “感人瞬间”微视频丨《时代楷模 杜富国》

原标题:《《运城日报》刊发丨决战丰收时刻 决胜全面小康——盐湖区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纪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