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验交流丨创新“邻里+”治理架构 南通市崇川区提升“绣花功”治理水平

2020-09-17 1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19年崇川区以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动力,推进“邻里自理”向基层治理单元更为科学化、治理内容更为精细化、治理主体更为多元化的“邻里+”跃升,做好精智治理的“绣花功”,着力打造区域治理共建共享共治共同体,取得了初步成效。

“邻里+”在组织架构上注重“末梢畅通”

“邻里+”重构和优化了基层治理体制,社区层面,实现“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组织架构的全覆盖;邻里层面,组建“邻里和谐促进会”,选举理事长、理事。通过基层治理末梢重构,进一步缩小基层治理单位。邻里既是“实体化”的居民小组,也是赋予边界的网格空间。

“邻里+”在运行机制上注重“柔性自治”

“邻里+”不是延伸行政手臂,而是在网格化基础上,更加强调自治性的区域单元,是社区治理单元谱系和线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邻里+”最重要的内涵是培育居民自治,通过加强联系,引导居民多元参与和广泛协商。所以,“邻里+”更是一种有温度的柔性治理。

“邻里+”在服务供给上注重“精度对接”

不同的邻里要面对千差万别的问题、要侧重不同的服务需求。“邻里+”通过推进资源下沉邻里、信息化支撑邻里、服务载体建到邻里、服务人员下到邻里,激发基层自我服务潜能,着力推行“一邻里一特色”服务项目,有效满足邻里居民的多元需求。

坚持体系标准,规范建设

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社区邻里基层治理“四位一体”作用与实效的实施意见》、《社区邻里基层治理体系“四位一体”建设操作手册》,梳理《崇川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事项目录》《社区群众评议工作实施办法》《“邻里+”城市基层治理的崇川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和操作性文件。让邻里治理有制可参、有规可依、有样可学。

坚持厘清职责,赋权邻里

完善邻里“三单一册”职责,即邻里任务清单、邻里事项清单、公共设施部件清单和邻里岗位手册。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即邻里事务准入制度、邻里走访联系制度、邻里协商评议制度。梳理出纳入邻里的服务事项12大项42小项,将邻里服务延伸至每个点位。2019年,邻里(网格)社干为居民代理代办各类服务事项7.6万余件。

坚持职任担当,科学考评

把考评权下放邻里群众,实现邻里评机关、部门;群众评干部、论长短。一方面通过全要素邻里通手机,清晰记录邻里社干服务走访居民、企业、辖区单位的痕迹,自动生成干部工作实绩;另一方面,通过邻里评议会,定期组织群众对部门、对基层干部进行打分。

“邻里+党建”

让核心更有力、架构更完善

坚持党建引领邻里治理,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四有”邻里党组织建设意见》,构建社区党委→邻里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邻里党组织架构。目前,崇川已建立174个社区大党委,732个(网格)邻里党支部,1345个楼道党小组,2091个党员中心户,成为邻里治理的核心。

“邻里+信息”

让渠道更畅通、流转更高效

建立专兼职邻里信息员队伍,专职信息员实行轨迹化管理,兼职信息员实行巡防式联动。信息员队伍的建立进一步贯通信息流转渠道,通过定期发布社区邻里动态信息,动员居民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参与协商议事,实现信息在邻里掌握、问题在邻里解决、矛盾在邻里化解的目标。

“邻里+自治”

让参与更广泛、形式更多样

推动开展邻里“议事式协商”“一事一联盟”“有事好商量”群众评议三大自治活动。“邻里+自治”实施一年多来,全区邻里围绕矛盾纠纷、治安秩序、公共安全、公共事务等议题,形成评议2900条,议事决议6600多项,公约4100多个,处理问题13000余件。

“邻里+服务”

让供给更丰富、服务更精准

延伸公共服务,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清单,配备基本服务团队,采取“共性+个性”的方式提供“3+X”服务项目;加强社会服务,每年各级财政安排近千万资金,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丰富邻里服务供给;倡导志愿服务,编辑公布邻里服务资源录,搭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平台。在崇川邻里,常年活跃着2100多支服务队伍,每年完成各类服务项目6000多个,培育出“小老人”帮“老老人”、巾帼挽霞等影响力较大的服务品牌。

“邻里+社工”

让队伍更专业、精力更专注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邻里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按照7+N模式配备社工,建立公正择优的录用机制、待遇自然增长机制以及有序交流、上升和淘汰机制,2020年抗疫期间,有40名社工受到晋档晋级的奖励。鼓励社工参加全国社工师职业资格考试,2020年全区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50%以上。

“邻里+价值”

让认同更同向、归属更强烈

倡导积极向上的邻里文化,引导形成各具特色、共同认可的邻里口号、邻里公约,着力发挥好其凝聚、引导、约束、激励功能。每年组织邻里文化活动10000余场,参与人次300余万。“邻里文化大串门”“520邻里志愿服务日”等邻里文化品牌深入人心,搜集整理邻里故事、邻里人物小传引导邻里居民崇德向善,“相邻、相亲、相照应,互信、互助、不互扰”的邻里精神深入人心。

“对手”变“帮手”

“柔”性治理,矛盾转化

“邻里+”建设,把基层治理的重心下沉邻里,力量下移邻里,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治理参与主体,形成政府与群众协调同向效应。如完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与听证、评估决策机制,由群众推选义务监督员参与拆迁和安置工作全过程,因拆迁安置问题引发的上访年年下降,2019年分别下降60%和30%,全年赴京越级上访下降57%。

“被动”变“主动”

“众”在参与,合力增强

“邻里+”建设,建立了邻里自理机制,调动了广大居民群众多元主体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由党委政府“要我做”的被动应付,逐步变成各类社会主体“我要做”的主动参与。如久拖数年未决的钟楼18号大院实现群众自主折迁,有效化解E宝等多起金融群访案件。

“看法”变“办法”

“异”义归同,效能提升

创设表达交流的平台,引导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汇集不同看法,寻求“最大公约数”。例如在矛盾集中、意见不一的小区整治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通过群众议事,形成化解方案。近3来,崇川搬迁小商品市场9处,实施167个老小区改造,取缔马路市场21处、流动摊点8400多个,拆除违章建筑6.78万㎡,没有引发社会不稳定事件,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崇川,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坚实基础。

原标题:《经验交流丨创新“邻里+”治理架构 南通市崇川区提升“绣花功”治理水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