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6亿元,这名嘉定援滇干部是如何做到的?

2020-09-17 17: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下田地、做调研、进企业、看项目、入农户、查贫情、抓协调、想办法……每天,牟定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良华的生活节奏都异常忙碌。他是由上海嘉定派往楚雄牟定挂职的援滇干部,自从2018年8月踏上为期三年的援滇之路时,他就时刻践行“入滇就是奉献、起步就是冲刺、参战就是决战”的铮铮誓言,用心用力用情帮扶,为牟定的扶贫事业默默奉献着。

用心谋划实施产业帮扶模式

从上海来到滇中贫困山区牟定县挂职,王良华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他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滴水融入、不做一滴油漂浮。

来到牟定后仅仅两个月内,王良华就跑遍了全县7个乡镇、89个村(社区)的山山水水,通过调研,找准了当时的产业情况是牟定扶贫的最大短板。

找到了短板,就要想办法解决。结合牟定县情和自然条件,王良华把“中央要求、牟定所需、上海所能”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提出了“布点补短、连线为链、成片造园”的三步曲帮扶模式,稳步推进产业扶贫,为牟定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扎实基础。

新桥镇云龙村是牟定县一个深度贫困村,曾经该村塔盘山村民小组71户群众过着靠天吃饭的生活,王良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很快协调项目资金,为该村架通了水电,开挖了机耕路,流转土地800亩种植软籽石榴,“望山愁,望水愁,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困局得以破解,群众不但有了增收产业,而且还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也打响了牟定产业帮扶的“第一枪”。

“产品有出路,这才是关键。”王良华说。在他的牵线搭桥下,新桥镇建成122个标准化食用菌种植大棚和2条菌包生产线,与上海农科院开展技术合作,成立“谭琦专家工作站”,由当地企业承包种植白参和金耳等高端食用菌,协调上海企业在线下设立专柜、在线上设立专栏,邀请上海领导和知名人士直播带货,帮助食用菌飞入上海餐桌,实现产值番翻。

通过他的协调帮助,牟定先后建起了食用菌、“二师兄”(生猪)和“三华李”等3条产业链,打造了6000多亩的沪滇协作现代产业园,建成一个“帮扶助农”电商平台,并积极倡导“消费就是扶贫、下单就是参战”的理念,帮助夏黑葡萄、牟定腐乳、彝家香火腿等多个产品直播带货,一举打通了全县光伏香菇、软籽石榴、绿壳鸡蛋、优质腐乳、云南红梨和生态果蔬等销售渠道,当地农特产品实现销售1.6亿余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和产业发展。

用力抓实项目争取效益最大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这是脱贫目标要求,也是上海帮扶追求的效果。

在扶贫工作中,王良华时刻把他乡当故乡,把群众饮水难、出行难、发展难等急需短板问题,化作成一个个帮扶项目来推进落实。

在每个上海帮扶实施的项目建设现场,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他。实施前,他深入一线调研踏勘,反复论证评估;实施中,他多方协调、督促落实,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实施后,他定期跟踪问效,组织开展效能“回头看”,确保项目带贫效果好。

“我个人能力有限,沪滇资金也有限,但我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每每与人交流沪滇协作项目建设,王良华总会说,“我们一定发挥好上海帮扶示范引领作用,撬动社会资源,凝聚起磅礴力量,争取让牟定贫困群众早日过上好日子。”

“穷不穷,饭后也是脸红红、生活过得乐融融;差不差,出门也是机械化、看病上学不用怕;土不土,晚上也是左脚舞、身上常穿花衣服;贫不贫,大家也是拼着命,脱贫肯定打得赢……”翻开王良华的工作日志,里边记录的,都是他每天的工作轨迹和扶贫感言。两年多来,他视牟定为家,把当地贫困群众当家人,和牟定干部群众打成一片。

扶贫工作十分繁忙,王良华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关心备战高考的儿子,就连带领牟定扶贫干部到上海培训学习时,他都没有在上海多待一天,期间还不停地为牟定争取项目资金奔忙着。

精准扶贫干在实处,沪滇协作走在前列。在他的协调推动下,牟定县共实施上海帮扶项目105个,建成36个贫困村光伏扶贫电站,发展近2万亩蔬菜、李子、中药材和软籽石榴等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产业,帮助“彝家火腿”产品成功到香港数码资产交易中心挂牌上市,1.1万余名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和8400余名群众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153名贫困学生得到爱心人士结对帮扶......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惠及了民生。

用情助推干群转观念增动能

“贫穷是牟定暂时的底色,并不是牟定固有的本色。靠别人帮扶只能一阵子,靠自己才是一辈子。”在王良华看来,牟定要脱贫,根本还是要靠广大干部群众。

如何转变牟定干部群众的观念?王良华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和“自己引领”三条路径,努力帮助牟定干部群众转观念、提素质、增动能。在他得协调推动下,全县先后选派了143名干部人才到上海学习培训、挂职锻炼或跟岗进修等,133名贫困学生到上海职业学院学习深造;与嘉定区房管局建立互派干部挂职机制,双方每月安排5名干部进行挂职锻炼、互学互鉴;专门邀请上海专家教授到牟定,为450多名基层干部,举办能力素质提升班;邀请30多名医疗专家和20多名骨干教师,上门为460多名老师和320多名医卫人员示范带教,开展面对面指导;邀请上海和江苏“三农”专家,为全县干部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实地指导开展“三变五合”改革试点,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言传不如身教,王良华还通过专题授课、会议发言、座谈交流、调研指导等方式,不断教育、引导当地的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让“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干成想办法”等观念在牟定生根、开花结果。

援滇两年多来,王良华手机通讯录中云南地区联系人的号码最多,“楚雄不小康、我们不返乡”的手机屏保文字,彰显了他倾力帮扶的真心真情。无论是产业培植、民生短板补齐,还是人才交流、劳务协作和健康教育扶贫等,每一项帮扶项目里,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因为他的努力,“沪滇”两字,也在牟定县广袤的大地上,镌刻下一个个情深意长的鲜活印记。

撰稿:牟定县委宣传部 代琼芬

图片来源:牟定县委宣传部

原标题:《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6亿元,这名嘉定援滇干部是如何做到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