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安大学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助商南》温情发布!

2020-09-17 23: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片是一部以“长安大学助力脱贫攻坚”为题材的纪录片,用影像的方式讲述长大人扶贫故事,记录商南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借以此片,致敬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斗的人们!

晨光微曦,层峦叠翠的陕西省商南县生机盎然,青山镇花园村村民郑申海正在他的香菇棚里忙碌着。本是村里贫困户的他在长安大学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通过申请小额贷款种起了香菇。

“我们一家三口以前住在山沟里,水电不通,交通也不方便,哪里都去不了,也没办法务工。现在政策好了,给我们分散安置住在村里,交通信息都方便了,平时没有农活的时候我还出去务工。现在的生活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吃喝不愁。”郑申海告诉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记者们,这几天他在帮外出的邻居盖房子,自己的农活先放放。凭借有力的扶贫政策和勤劳的双手,很多像郑申海一样的贫困户都已经成功脱贫。

商南县是地处陕西山区的深度贫困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不适宜农耕等都在限制这里的发展。

脱贫攻坚以来,长安大学作为定点帮扶单位,致力于研究商南县发展短板和实际需求,发挥学校的特色优势,在党建、交通、产业、文化、科技、教育、民生等方面开展帮扶,几年来,商南县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有心意!爱心小屋汇聚暖心服务

在商南县赵川镇文化坪村,有一个“爱心小屋”,自从建成起,它就成为了村里留守老人和儿童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外地的家人见面、聊天。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和十五都是文化坪村的爱心通话日,这一天,留守老人谭传席特意穿上干净的衣服,来到小屋,与在上海打工的儿子视频。“跟儿子已经8个多月没见面了,我和老伴每天在家里都很想娃,在这能看见了,特别高兴。”

留守老人谭传席与在外务工的儿子视频

像谭传席这样的留守老人,文化坪村一共有102位,为他们送来这份温暖的,是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党委。文化坪村是公路学院党委的定点帮扶对象。通过调研,他们发现,村子的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村里的老人和儿童与亲人的沟通成为了很大的障碍,于是就为村里捐赠了一套大屏视频设备,建起了这个爱心小屋,解决了亲情沟通的大问题。

2019年以来,长安大学党委实施了党建扶贫工程,将长安大学23个分党委、党总支与商南县10个镇(办)党委、22个村党支部结对,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扶贫帮困、树立文明乡风、强化支部联动、推动产业发展等举措,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自力更生造血功能。

截至目前,先后600余人次赴商南县开展扶贫帮扶工作,帮扶和带动贫困户80余户,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00余万元。

有奔头!千亩瓜蒌描绘丰收画卷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这在赵川镇店坊河村得到了印证。在长安大学重点扶持建设的店坊河村千亩瓜蒌基地中,瓜蒌长势喜人,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藤蔓上硕果累累,丰收的喜悦扑面而来。

千亩瓜蒌基地

“当地政府通过流转1000亩土地,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5+带贫模式,建起了这千亩瓜蒌基地,目前捆绑了260户贫困户,一方面土地的流转租金为贫困户增收,一方面为贫困户提供务工收入,另一方面给产业链上的贫困户分红利,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赵川镇党委书记严第胜告诉实践队记者。

“长安大学为瓜蒌基地项目投入帮扶资金40万元,这是真金白银的注入,主要用于喷灌、滴灌等浇灌设施建设方面,解决了瓜蒌基地水利设施的问题;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产业思维,增强了我们搞产业的信心。”谈到长安大学的帮扶,严第胜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赵川镇党委书记严第胜接受采访

现在千亩瓜蒌基地已经成为店坊河村最大的产业基地,村民们迎着日头,在田里劳作,有动力、有奔头,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学校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途径,结合商南县脱贫攻坚帮扶需求,立足当地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发展,先后投入资金580万元,支持发展了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高端白茶基地扶贫项目、赵川镇店坊河村瓜蒌种植扶贫项目、赵川镇松树垭村五味子基地扶贫项目、十里坪镇宽坪村高山谷物深加工扶贫项目等产业项目,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信心!条条大路联通幸福生活

要致富,先修路。2019年以来,商南县把22个深度贫困村通路放在交通扶贫的第一位,修路33条,总长126.8公里。

长安大学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学科优势,全力助推商南县的乡村道路建设,去年,商南县成功获批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

商南县“四好农村路”

“所谓‘四好农村路’,指的是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最后落脚点的还是能帮老百姓增收、致富,我们修的路要能助力大山里的农产品走出去。”长安大学选派的挂职干部黄飞告诉实践队记者。2018年12月,长安大学教师黄飞被选派到商南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分管交通脱贫、高校扶贫等工作。在商南挂职期间,黄飞充分借助学校在公路交通方面的专业优势,全力助推商南县的乡村道路建设,深入偏远山沟和产业项目基地,几乎每天都在奔波于各村镇之间。

“长安大学为‘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提供了很多技术咨询和资源支持,公路设计院充分发挥科教优势,为乡村道路建设提供设计咨询;学校还在商南县交通局设立了专家工作站,对商南县的交通人才,甚至交通养护工人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谈及学校的帮扶,黄飞满是欣慰。

除此,长安大学援建的公路灾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为商南县金丝峡镇乡道207乔家坡滑坡预警发挥巨大作用,公路学院李家春教授科研团队提供重要技术支持。“这项技术在保障偏远地区农村公路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李家春告诉我们,系统应用之后不久,就成功预警了一起滑坡事件。

路通了,交通信息发达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余世华早年在外务工,患上了尘肺病,妻儿在外地打工读书,他独自一人生活在赵川镇淤泥湾村的一间宽敞的平房里,房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冰箱、电视等电器,仓库里的粮食够吃到年底。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是他不能想象的,由于缺乏外出务工劳作的能力,长安大学向余世华提供入户帮扶,解决了温饱问题,也让家人回乡的路不再艰辛。

黄飞与帮扶贫困户余世华

有未来!教育战线贡献青春力量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是解决贫困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接受均衡优质的教育,使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也是长安大学一直以来所努力的方向。

在有着“天然氧吧”之称的秦岭山脉之中,活跃着一群充满理想与热情的年轻人——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从三尺讲台到田垄深处,从课程学习到家庭帮扶,从情感关爱到理想激励,成员们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同时不忘扶志扶贫,全面呵护孩子们的成长,让多彩青春在巍巍秦岭深处绽放出温暖而绚丽的光芒。

在商南县鹿城中学8年级11班的周雅丽心里,历史老师董亚男是一切美好的代名词。一年的相处,是周雅丽最难忘的时光。谈起对老师的思念,周雅丽眼眶一下子红了。“你走之前我们一起合影的时候,我特别想跟你说一句话:老师我爱你。”害羞沉默的周雅丽对着视频向董老师表达藏了3个月的话。

周雅丽与支教老师视频

董亚男是长安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支教老师。2019年赴鹿城中学支教一年,和这里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董亚男负责4个班200多个学生的历史和地理课程,除了教授知识,更是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除此,董亚男还帮扶一位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虽然患病,但他对学习的渴望、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深深感染了我,学业的指导、生活的帮扶,让我深刻意识到扶贫支教的意义。”

2013年至今,长安大学在商南县已经选派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共59人开展支教活动,累计完成超过40000课时教学任务,教学时长达到30000个小时,共覆盖近万名山区学子,是脱贫攻坚队伍中的一支充满爱的生力军。支教团教师通过创新协同备课体系、深化课堂德育工作、探索教育激励办法扎实开展育人工作,支教团成员倾心教育,踏实肯干,受到当地师生的肯定和欢迎。

在绿水青山的层层环抱中,商南人民正满怀喜悦和希望地奔走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上。

看着自己棚里即将破土而出的香菇种,郑申海感到既踏实又幸福。对于明天,他有着美好的畅想:“人要往高处走、往好处奔,脱了贫,我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奔小康,不能亏了党的好政策和长安大学的大力支持。希望将来我们中国再没有一个贫困户,户户都发达起来,每人都过上小康的生活。”

作者手记

5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走访10多个村镇,近20次推心置腹的采访交流,一个个难忘的镜头,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多次忍不住的落泪。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今的现状又令人倍感欣慰。实践队一行9人深入大山里曾经最贫困的地方,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画面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中国脱贫攻坚战的认知。

脱贫攻坚已到收官之年,未来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上,一定还会有你我的身影,共同发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我们的扶贫政策是真正做到了落细落实,真正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状况出发开展帮扶工作。”今年刚到花园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来自长安大学的刘文凯这样感叹。

“这是一场我们14亿中国人共同参与的战役,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干了一件让全世界刮目相看的事情,尽这份责任,我觉得很值。”黄飞在接受采访时动容地说。

这里是中国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缩影,也是中国国情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见证。

在这里,笔者看到了很多人放弃优越的环境、远离家人,坚守基层,为脱贫攻坚努力奋战,而中国还有无数这样的人,正在负重前行。

队员感悟

陈凡

我们记录下走访的每户居民,感动于他们受访时的真诚;我们记录下城乡街道、基建设施的变化,欢喜于农村条件的改善。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到了人的个体之上,就成了一座山。

朱郁丛

对于我来说,这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提供了一次发挥专业特长、积累拍摄经验的机会,更是让我再一次深入认识中国乡镇脱贫攻坚的情况,认识党员在脱贫工作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费天铎

作为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航拍飞手,借助天空之眼的视角,记录下了现如今举国上下共同脱贫攻坚背景下商南县脱贫致富的全新面貌。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魏笑嫣

生命之渺小,宇宙之渺茫;相比之下轻如鸿毛的人生,当被赋予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也可以坚韧的抵御万事万物的阻挠。身为中国一份子,身为长大一份子,我由衷的自豪骄傲,之后,我也会用这样精神的力量,继续放热发光。

胡梦蝶

带着细心、诚心、耐心走访困难户,听到了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精准扶贫的道路漫长且艰辛,脱贫的重点在于彻底而非满足一时所需。

郭士轩

此次实践重新改变了对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看法,同时也领悟了知识对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了国家花了大力气在扶贫事业上。

陈玮

在商洛生活的二十年,我是脱贫攻坚战役的亲历者,见证者。从茅庐土房到广厦千万间,从此再也不用为了防漏水家里准备几十个盆;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的土路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贯通南北;从背井离乡出门务工,到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脱贫攻坚的战役我们胜利了吗?我觉得是!这是农村从0到1,沧海桑田的剧变。

曹景明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近期热文回顾:

党委宣传部 讯澜工作社

文字:黄天怡、冯秋香

图片:陈 凡、朱郁丛、费天铎、陈 玮、郭士轩

视频:朱郁丛、费天铎

原标题:《长安大学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助商南》温情发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