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励志鸡汤叫不醒热衷“摸鱼”的年轻人

杨鑫宇/中国青年报 
2020-09-18 07:51
舆论场 >
字号

中国青年报9月18日报道,最近,有人发现:如今这届年轻人,似乎对“奋斗”越来越没兴趣。打开社交媒体,在搜索框里输入“奋斗”二字,不难看到年轻网友花样百出的吐槽,仿佛那些格外卖力工作的人,要么是想讨好老板的小人,要么是全无心眼的傻子,只有“摸鱼”(在工作中偷懒)才是工作的正道。

面对这种风气,我们当然可以义正辞严地给出一百句反驳,怒斥这种“不思进取”的观念;我们也不难找出一大把年轻人“奋斗成功”的例子,用事实证明这一代年轻人没有“垮掉”。但是,我们有必要面对一个事实——“奋斗”这个概念对这一代年轻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有些年轻人缺少“奋斗欲”?

从宏观视角出发,任何一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成员的个体奋斗。因此,年轻人“奋斗欲”下降的现象难免让人忧心。此时,单纯的说教与愤怒无济于事,不如静下心来,认真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只有找到那些热衷“摸鱼”的年轻人对“奋斗”感到失望甚至反感的原因,消除其背后的社会症结,我们才能重新唤起他们的奋斗热情。

对普通人而言,在工作中选择奋斗的理由,不外乎高低两重——低层次的理由,自然是升职加薪,走向事业巅峰,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高层次的理由,则是借助奋斗追求理想,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年轻人而言,远大的理想不可或缺,但他们首先要面对、接受和改变的是现实。

当一些公司的年轻人在网上吐槽、抱怨“奋斗”的时候,总有成功的前辈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年轻人:不要小瞧奋斗,只要坚持到底,自然能够见到曙光。这并非“站着说话不腰疼”——恰恰相反,在自己的青春岁月,他们可能是奋斗得最卖力,加起班来劲头最足的一批人,不然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可为什么,上一代人的“经验之谈”往往对一些年轻人不起作用?回望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除了个人奋斗之外,对那些赶上了第一波IT浪潮、中国入世红利、房地产狂飙等“时代浪潮”的人而言,机遇确实给他们带来超额的回报。“风口”过去之后,今天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照搬前辈的成长路径,而需要崭新的发展空间。

当一些年轻人以“互联网民工”“金融民工”自嘲,在KPI考核的巨大压力下,被迫“996”之时,恐怕很难感受到奋斗的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在设计、科研、文化等不以“升职加薪”为唯一目标的行业里,也有不少年轻人发现:在产业日趋“红海化”的环境里,他们的努力越来越难转化成令人骄傲、振奋的成果。此外,在一些行业,过去一度受到广泛抨击的“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等现象,也在某些单位仍然存在。这些现象,都是横亘在年轻人“奋斗之路”上的阻碍。

奋斗之所以被视作美德,其原因在于这种精神与行为,既能让个人得到更大发展,也能对社会作出贡献,是个体与集体的“双赢”。如果年轻人觉得,他们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期许的未来之时,他们自然会觉得奋斗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浇熄心中想要奋斗的热情。

社会鼓励年轻人奋斗,也要消除他们奋斗路上的障碍,为他们的成长创造环境。各产业、各领域的用人单位还应认真思考:如何让年轻人看到更多事业发展的空间与希望,而不是只能为了眼前的工资与生计浑浑噩噩地“打工”。与此同时,让“优胜劣汰”“能者多得”的观念贯彻下去,防止社会在流动性衰减的过程中损失活力,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暮气沉沉。

从这个角度上看,与其指责年轻人懒得奋斗、不愿奋斗,不如从机制体制上破除影响制约他们奋斗的因素,让他们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期待。任何人都有进取之心,只要帮年轻人找到奋斗的方向,让他们看到奋斗的回报和价值,他们自然会重新发现奋斗的意义,踏上属于自己的崭新征途。(原题为《励志鸡汤叫不醒热衷“摸鱼”的年轻人》)

    责任编辑:王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