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痛”到“通”,龙川山区走出一条不平凡的救“心”之路

2020-09-24 14: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日前,中国胸痛中心总部关于2020年度第一批次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全部完成并公布结果,经过层层严格核查,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成为河源地区首家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这标志着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对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已经达到国家级标准。

为何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能在如此短时间完成三级跳,打造出一支胸痛救治的“国家队”?弱鸟先飞,久久为功。这得益于龙川县人民医院近年来坚持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健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

规范建设国家胸痛中心,合力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什么是“胸痛”,胸痛通俗说就是胸口痛。作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造成急性胸痛的原因很复杂,其中有将近10%胸痛发作为高危或致死性胸痛,而对心肌梗死导致的胸痛病人来说,发病后的120分钟被视为“黄金救治时间”,急性胸痛患者若不能识别并及时治疗,错过了黄金时间就意味着致死或致残。在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创建之前,这曾是横在龙川百姓生命健康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2020年9月12日,龙川县车田镇的钟先生刚经历了与死神赛跑的惊魂1.5小时,上午11:24胸痛发作,11:46到达镇卫生院就诊,11:49完成心电图检查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立即被激活,紧急药物治疗后,病人11:56被当地卫生院转送出,于12:34到达龙川县人民医院并直接送入胸痛中心导管室进行紧急介入手术,12:51成功开通心脏被堵塞的血管。从病人发病到血管开通仅耗时1小时27分钟,从病人到达上级医院到血管开通仅耗时17分钟。

“病人及时就诊的意识、乡镇卫生院早期识别能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立、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团队的救治技术提升,这正是我们胸痛中心创建一年多来所有努力的最好体现,也正是这些关键节点才成功帮助病人逃离了死神的魔爪。而在2年前,这还仅仅是一个梦想。”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行政总监叶金海感慨地说道。

春耕夏耘,时节如流。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9年3月正式启动创建,吴伟江院长亲自“挂帅”,担任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抽调精英骨干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章立制,团队利用短短的半年时间,从无到有,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的理念,完成了核心科室建设与升级、标识指引及时钟统一方案、仪器设备添置、系统性培训、数据填报与质控等核心建设工作。让胸痛及时就诊、及时救治的理念深入到基层网络医院及民众心里。

众志成城,滴水石穿。2019年12月23日医院胸痛中心代表河源市所有的医疗机构率先顺利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PCI版)认证,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2020年9月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2020年度第一批次的第二批认证,成为河源市首家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填补了河源市医疗卫生事业在这一领域上的空白。

打通“心电”最后一公里,绘制“胸痛”蓝图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作为一家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医院,不管投入有多大,只要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就是我们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的初心与使命。”医院胸痛中心委员会主任委员吴伟江院长掷地有声地承诺。

胸痛患者因没有第一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而未被及时识别是胸痛病人救治的“信息孤岛”,这是胸痛中心建设过程中一个巨大“痛”点,为能及时筛查出更多的心梗患者而不被耽误,龙川县人民医院追加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建设了区域心电网及龙川县远程心电诊断中心,为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均免费投放了网络心电图机,通过远程实时监控来筛查出高危胸痛病人并指导乡镇卫生院规范诊治及转诊病人,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全新心电诊疗模式,绘就了一张胸痛的救治导航蓝图,保证了急性心梗等病人的时间节点有效管理。

与此同时为方便网络医院与胸痛中心沟通,医院还建立网络医院微信总交流群及各网络医院独立微信交流群,方便医院急诊科、心内科介入专家团队对网络医院及时提供指导,同时设立胸痛中心24小时服务专用电话及绿色介入通道,确保网络医院转运救护车双绕行到达介入中心,提高救治效率。目前为止,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达800多万元。

 筑起“救心高速路”,打造龙川胸痛救治模式

真正的变化,是从2015年开始的。几年前,龙川县人民医院处在生存与发展的十字路口,管理理念落后、设备陈旧、人才引进困难,群众对医院信任度不高,龙川县域心血管、脑血管、创伤危急重症及肿瘤等大部分病人流向梅州、广州及惠州等地就医,造成患者长途的舟车劳顿和经济负担加重,很多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错失救治良机,医院综合竞争能力不断下滑。

龙川县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需求为导向,2016年医院对急救中心(急诊科)进行升级改造,对标三甲医院重点建设重症医学科(ICU),强力打造医院重病救治“南天门”“北天门”,快速提升院前急救及院内危急重症综合救治能力,重点发展 “三大中心”学科建设(即医学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心脑血管介入中心), 2018年进一步加快专业分科和新科室建设步伐,组建脑系疾病诊疗中心、心血管内科,提升医院“救命、救心、救脑”的综合救治能力,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两大中心建设,大力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救治网络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经过三年强基固本,一个崭新的胸痛救治模式孕育而生。龙川县人民医院改变“单兵作战”局面,协同医共体医院,组建基层网络医院协同救治网络,产生规模效应,构建县域远程心电诊断网络,绘制“心电”蓝图,为胸痛患者搭起了“救治绿色通道+信息技术”的“救心高速路”,形成以院前急救、心内科、急诊科、心脑介入中心为基础,同时整合影像中心、检验中心、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力量协同作战,优化救治流程,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抢救生命一线,大大降低了心梗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成为坚强的生命守护神。

截至目前,龙川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已成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临时起搏术、主动脉球囊起搏术、IVUS、FFR等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自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已成功将4000余例胸痛病人纳入管理,成功救治了近100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其中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600余例),成功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约1500余台,其中PCI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500余台;成功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29岁,年龄最大的94岁,血管开通时间最快为17分钟。县域内95%以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已经能在家门口得到救治。这些骄人数字的背后是胸痛中心团队不懈奋斗的成果,他们24小时待命,实现胸痛患者最优化治疗,为胸痛患者搭起了 “救心高速路”。

胸痛中心多学科协作抢救模式技术不断延伸,全面带动提升了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急性肺栓塞、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脑系疾病救治水平,2018年至2019年县域内住院率超过了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目标。

通讯员:刘勇华

编辑:孙晓蕙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