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九月桂香飘余庆 桂花街上寻光明 ——上海奉贤光明使者贵州余庆行纪实

2020-09-25 16: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奉贤区融媒体中心 上海奉贤

关心奉贤大小事,关注“上海奉贤”一手掌握!

余庆县位于黔中腹地,遵义东南端,地处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地州市结合部。县域面积1622平方公里,辖8镇1乡1街道办事处,71个村(居、社区),总人口30.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6万人,常用耕地面积28.74万亩,是典型的西部山区农业县。因交通不便、医疗条件有限,县内一些白内障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导致失明。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打赢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号召,以及奉贤区委、区政府对实施“千百十”精准扶贫圆梦行动的有关要求,区卫健委多次赶赴遵义,认真听取务川县、凤冈县、余庆县医疗需求和百姓诉求,从2014年起先后四次到务川县、凤冈县开展以眼科诊疗为主的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和义诊活动。

9月19日,奉贤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周晓春率医疗专家团一行再次来到贵州省余庆县,当地贫困患者开展为期一周的2020“上海奉贤·光明使者”健康扶贫义诊活动。而上海开伦集团也为此次的光明之行,提供了资金保障。据了解,本次医疗团不仅出动了奉贤区中心医院、奉城医院、中医医院的眼科专家、主管护师,还邀请了沪上乃至全国知名的眼科专家。他们带着仁心仁术,为偏远山区的贫困群众送去温暖,带来光明。

从“白”到“黑” 微光渐亮重燃生活希望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九月,漫步在余庆县白泥镇的街头,萦绕在鼻尖的满是桂花清香。而在位于桂花路上的县人民医院里,这份充满秋韵的桂香也连同子女们对老人的牵挂,送往了李九连的病房。

今年84岁的李九连是余庆县白泥镇民同村的村民,由于子女都在外打工,家里只剩下她与老伴互相依偎,打理着宅前屋后的一亩三分地。但在前几年,李九连的双眼视力越来越差,左眼全盲,右眼仅有微弱的光感。

“最开始以为自己是瞎了,不想让小孩在外面担心,就对他们说身体没什么大问题,就是眼睛变差了。”而李九连口中的“眼睛变差”,却是接近两年时间的全盲。在那段最艰苦的日子里,她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同样年过八旬的老伴照顾。

“我们也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白内障是种病,可以去医院看好,后来医生来村里义诊才晓得。”李九连的老伴说道。于是,在两个月前,老人的左眼由奉贤派往余庆的援黔医生刘刚进行手术。当听说上海的光明行专家团要来到余庆时,李九连也是早早地来到等候在医院门诊,期盼双眼都能重见光明。

“我之前开刀的左眼看得很清楚了,说明医生水平很好,我对专家们都放心的。”李九连告诉记者,就在刚才,她还给自己的女儿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要做白内障手术了,电话那头,女儿也宽慰老人要相信专家的技术,不要紧张。“今年中秋,她说要带娃一起回来,我也可以亲眼看看孙子现在长什么样了。”

而对于在贵阳打工的杨胜军来说,他这次回来看病、手术可谓是一波三折。今年51岁的杨胜军在贵阳市白云区的一个小水站做送水工。每天天刚亮,他就要载着一桶桶饮用水,穿梭于各个小区间。日子虽然清苦但杨胜军一直坚持着,因为这是他养家糊口唯一的收入。

然而,就在去年下半年开始,他感到自己的右眼视力越来越差,单元楼的门牌号凑近才能看清,这给杨胜军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2月底去检查,医生和我说,得做白内障手术,费用大概在五六千,我就犹豫了。”杨胜军告诉记者,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他目前经营水站的一个月收入也就在两三千左右,减去生活开销,其实所剩不多。杨胜军感叹道:“当时以为这个病可以拖一拖,等我手头稍微宽裕点了再去开刀,没想到会碰上疫情,更没想到视力会退化得这么快。

短短半年时间,杨胜军的右眼就从模糊、看不清的状态变为了什么都看不到,这让他大受打击,同时,他的眼球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一颗嵌在眼窝里的“玻璃弹珠”,这让杨胜军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而村委会的一通电话,又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们打电话告诉我,说9月底余庆人民医院有个义诊,可以免费给白内障患者做手术。”但因为工作太忙,直到义诊开始前一晚,他还没想起,好在家人及时提醒。

除了时间差点错过,杨胜军还因为冲凉水澡不小心着了凉出现感冒症状,初诊时医生告诉他能不能手术还不能定,他的情绪一度十分低落。好在第二天经专家周媛仔细检查,确定这次着凉不影响手术后,杨胜军才得以顺利进行白内障手术。“真的很感谢上海的医生,对我的情况很照顾,这次免费手术也给了我生活上很大的帮助。”在揭开眼贴的一刻,这位“有泪不轻弹”的中年男人,也忍不住哽咽起来。

复明一个病人,帮助一个贫困家庭。对于年轻,尚有劳动力的患者来说,这样的手术更是让他们的家庭在脱贫路上迈进一步。39岁的陈兵是此次收治的白内障患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家中实实在在的顶梁柱。陈兵家三代人都患上了白内障,除了白内障,他还患有其他眼疾,治疗起来比其他人更加复杂。术后,陈兵一次又一次向专家咨询后续治疗方法,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心情很激动,真的很感谢上海专家这么远来为我们做手术。”

白色的眼珠不见了,浑浊的晶体清晰了,往日熟悉的街景、容貌又再次映入眼眸……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发生在医院眼科病房内的每个角落,有老老少少拥坐一团,分享术后的欣喜雀跃,也有人独自就诊,通过电话告诉家人视力恢复情况,还有许多老人操着一口当地方言,不停地向医生们诉说自己的感激,虽然众人只能听懂零星,但幸福的氛围洋溢在整个病区……

从“一”到“五” 使命难忘遵守光明初心

9月18日晚上7点半,在历经了将近8小时的漫长路程后,光明行医疗团抵达余庆。简单的晚餐后,医务人员并没有直接回去休息,而是来到医院查看门诊、手术室、仪器设备、病房流程安置等准备情况,直到所有准备工作安排就绪,才放心前往住处。

“我们每位医务人员都怀着非常高的责任心,只有把一切都安排好、检查好,我们才能拍着胸脯向病人保证手术成功。”本次光明行医疗团团长贾万程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5次带队来到遵义,为这里的贫困老百姓进行白内障手术了,“我第一次参加上海的慈善光明行,应该是08年去新疆清河县,所以有了一些经验。然后2014年,区里组织去遵义的光明行,我就马上报名并主动要求担任团长。”

5次光明行,5次团长,贾万程就像是众人的“家长”,组织分配每个医生的任务、关心了解每个病人的情况。同时,他也挑着主刀的重担。从早上8点进病房,到晚上6点出去,中间休息仅仅只有喝水吃饭的时间,贾万程与手术室的其他医生们要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保持绝对专注。经常做完最后一台手术后,大家都开始不约而同地揉肩捶腰,而主刀医生的手也因为抽筋,还保持着弯曲姿势。

谈及每次光明行的变化时,贾万程对遵义近年来的医疗发展感到惊叹:“2014年去务川的时候,他们的医疗条件很苦,每样设备都是我们带过去,一直慢慢到现在,我感觉医疗环境、医疗条件提升了不少,甚至从之前他们没有眼科医生,到现在我们把奉贤优秀的眼科医生送过来,他们也跟着学习,有了独立科室、独立病房。”与此同时,余庆县人民医院对本次上海奉贤光明行,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他们把最好的手术室腾出来,把最有经验的护士长派过来,把增加在楼道的病床躺椅通宵安置好,把先期排摸出的符合规定的白内障患者一一通知到……

而同样已经第五次参与光明行的医生,还有奉城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周媛。主要负责门诊的她,每天都要面对上百个病人,除了白内障患者,还有许多患有其他眼科疾病的病人,都需要由她负责诊断。

今年9岁的小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不情不愿地来到眼科检查室的门口,肉嘟嘟的小脸上写满了委屈。原来,小鹏患有先天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父母也带着他去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此时已经是午休时间,但周媛仍热心地为孩子进行了基础检查,考虑到余庆的医疗水平有限后,她立即帮忙联系了贵阳的眼科斜视专家,将小鹏的情况详尽告知。在高压紧张的工作环境下,周媛用爽朗向上的性格,影响着团队中的医务人员和前来就诊的病人,激励着大家拥抱希望。

青年医生张春建和徐海军也是第三次参加光明行医疗团,两个人在住院病区相互配合,默契非凡。术后第一天,有些老人水肿还未消去,视力恢复并不明显,总是担心自己的刀没有开好,一趟趟往医生办公室跑,对着视力测试表一个人比划。徐海军看到后,总是亲切地招呼老人来检查眼部情况。而张春建也是用临时学到的贵州话说着“一天会比一天好”,来安稳老人,让他们不要担心。

此外,柳林、金海鹰两位市级医院的专家教授,裴响华、张桂芳、周芸芸医生……他们同样忙碌于病房前、手术后,也正是这么多年来,每次活动中每个医务人员的努力才最终化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海奉贤光明行。

同时,区卫健委副主任徐巨梁表示,在后援黔时代,“造血”比“输血”更严重。因此,除了义诊与白内障手术,医疗团还开展了术后病人检查、教学查房、手术带教、健康宣讲、科普讲座等工作。“此外,奉贤区也接收凤岗、务川、余庆三地医院的医生前来进修,内容包括医疗技术、公共卫生、医药管理等科目培训,帮助对口贫困地区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提升当地医疗卫生整体水平。”

9月24日,医疗团在余庆的大型眼科义诊和白内障手术,圆满超额完成预定计划,共义诊人数达600余人,手术示教、教学查房、业务培训200多人次,106位患者一分钱不花重获了光明,这份大爱将永远播种在余庆人民心中。

“积善之家,必由余庆。”在横跨了2000多公里,生活习惯不同、地方语言不通的奉贤和余庆之间,正是“贤”与“善”架起了人们之间信任理解的山海桥梁,而在这片贫瘠的红土地上,终有一天,也能开出富饶的繁花。

融媒体中心记者:陆婷婷

照片:杨正银 杨天生

原标题:《九月桂香飘余庆 桂花街上寻光明 ——上海奉贤光明使者贵州余庆行纪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