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地海北】荒漠变绿洲 共筑生态梦

海北新媒
2020-09-25 21: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克土社位于青海湖东北岸的沙漠区,这片平均海拔在3400米的湖滨沙地,年平均降水量为250mm左右,蒸发量却高达1500mm左右。由于历代过度放牧和气候演变等因素,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居住在这里的牧民们就一直饱受着漫天黄沙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仁青 海晏县三角城镇海峰村克土社 社长:以前都是大沙漠,刮风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什么植被都没有。

“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40年前,克土社牧民生活的地区是有名的风沙之地,而对于靠纯牧业生活的克土社牧民们来说,这种风沙天气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牲畜的生存也受到了威胁。

仁青:原先在外面买草买饲料,提高了养育牛羊的成本,但是效益不是很好。

草场沙化严重、风沙大、生存环境恶劣,群众收入不高,生态环境的破坏让当地的居民陷入了一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人民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决定全面开展克土沙区防沙治沙工作。

石德荣 海晏县林业站 工程师:一是对青海湖的保护。二是对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果不治理的话,西面就是青海湖了,作为西北最大的生态屏障青海湖来说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再一个是对我们当地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如果不治理的话沙子就可能把海晏掩没了。

为了环境治理的需要,为了生态环保的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生活,克土社牧民让出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始了克土沙区的治理工作。

石德荣:从80年代开始治理,说你们去治理吧,你们治理好了就是对我们后辈的后辈,祖祖辈辈的支持。于是,当地的牧民就把这块儿赖以生存的地让我们来治理,用自己生活的口粮来换取生态环境。

为有效控制土地沙漠化的趋势,海晏县的防沙治沙工作始终坚持“换人不换目标,换届不换蓝图”的工作总基调。截至目前,海晏县治沙工作已经换了四代人,但这四代人的初心始终不变。

石德荣:你想这块6万亩的沙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将近治理了4万亩,这4万亩用了40年的时间,我们花了4代人才治理成这样的。

石德荣,是海晏县林业站的工程师,也是海晏县的第四代治沙人。虽然没有见过克土沙区最原始的样子,但听老一代治沙人说起克土沙区时,石德荣依然能感觉到那时环境的艰苦程度。

石德荣:现在这条公路就是环湖东路,环湖东路上面那条是原先的老青藏铁路线。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一夜之间路就会被风沙吹掩盖了。第二天,组织大量的牧民、牧社工作人员进行清扫工作。防沙治沙的工作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已经刻不容缓了。

石德荣:我是2002年参加工作。我参加工作,不到一个月还是一、两星期我忘了,我就背着行李到了这里,住到这里来参加防沙治沙工作。

截至到2002年,海晏县克土治沙工作已经持续进行了20年的时间,而当时年仅23岁的石德荣也从前辈的手中接过接力棒,参与到了克土沙区防沙治沙的工作当中。

没有怨言那是假的,但是看着前人的努力,看到荒漠从一点点绿意变为大片的绿洲,石德荣感觉到了自己这份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石德荣:就是对某一种工作你有了感情,有了情感就会依依不舍,它就像你自己的孩子一样,你看这棵树慢慢一天天长大了,郁郁葱葱的,就像我的孩子一样,从小培养成才了,我觉得这也是对我的鼓励,对我的支持,对我工作的肯定。

在荒漠里种树并不容易,要想种活一棵树更是难上加难。虽然经过40年的努力,克土沙区的树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这成为了像石德荣一样许许多多第四代治沙人需要去攻克的难关。

石德荣:我们就把乌柳做成秸秆以后深栽进土里,然后就是一米的乌柳往下种80公分往上留20公分,然后我们又把樟子松,还有青海云杉,一点点种植到10亩、20亩、30亩、50亩……我们在种樟子松的时候,浇水是最重要的,我们思考怎么浇水的问题,最后就是拉着水车每天在那儿浇水。

据了解,海晏县林业站的几代治沙人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创新固沙方式,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如“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先进实用技术。同时,借鉴其他地方的治沙新方法,创新“沙障+植苗”的治沙模式,并逐渐在高寒旱沙区走出了一条固沙造林的新路子。

石德荣:你看第一个是景观效应,人一眼望过去冬天它有常绿性的乔木,夏天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它的抵御自然灾害也就是病虫害的能力,比如说灌木不行,就有乔木守护着这片沙地,比如说乔木不行,就有灌木守护这片沙地,这些都是相互的。

石晓宏 海晏县林业站 副站长:通过治理模式的改变,沙区的植物包括野生动物等增多了。生物多样性得到了不断提高,像我们这片沙区现在有将近200多头普氏原羚在这边安家了,再一个像季节性的候鸟,赤麻鸭、斑头雁等。通过治理我们这个沙区增加了几个湖泊湿地,像这些候鸟每年到那个季节就会到这里。

石德荣:我觉得这份工作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给后代还一片蓝天,还一片碧水。

仁青:这个就是成果,我们现在来到这里,在这片土地上踩都舍不得踩。

治沙还林,是人类与自然的抗争,更是人心和岁月的较量。经过40年的治理,海晏县的沙漠化土地总面积从最初的148.6万亩缩减到了现在的99.3万亩,沙漠化土地年均治理减少1.3万亩。造林封育区的沙蒿、西藏沙棘、金银露梅等天然植被逐步恢复,人工营造的沙棘、乌柳、樟子松等植物生长良好,保障了沙区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确保了青藏铁路和315国道的畅通运行。海晏县沙区外围锁边林格局已形成规模,通过四十年的奋斗,克土百姓共筑了一场生态梦,荒漠终变绿洲,有效遏制了沙漠的扩大和蔓延,确保了青海湖核心区域的生态安全。

来源/百姓1时间

原标题:《【高地海北】荒漠变绿洲 共筑生态梦》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