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胡光友:广推广销紫云红芯红薯助农增收

安顺发布
2020-09-25 10: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卸货、分拣、装箱······近日,记者在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干水井村的紫云文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分拣车间里看到,几位村民正忙着处理刚收来的红芯红薯。

“今年产量挺大,我们按大小、形状等不同标准来分拣红薯,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品控,让商品在需求繁杂的市场里更具适应性。”紫云文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光友说,尽管开展分拣工作成本投入较大,但分拣后的产品更受市场青睐,对销量有不小的提高。

胡光友在铺设种植红芯薯的地膜(左)

说起紫云红芯红薯和胡光友,一个是紫云自治县独有的“地标产品”,一个则是因为长期以来对紫云红芯红薯大力推广,获得了2018年度“发现地标之美”全国地标工作十大人物荣誉奖。

2011年,胡光友联合5户白石岩乡农户组建了文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400多亩红芯红薯,开始规模化种植。当时,尽管紫云红芯红薯已是地标产品,可仍面临着名气低、无品牌、销路窄等问题。

“最开始拿到贵阳,因为没名气,所以进不了商超,拉不到合作,联系了很多点,都被婉拒了。”胡光友说,面临当时“销售难”这一困境,他决定先打开市场,把品牌立起来,以此来拓宽销路。

紫云文烁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分拣车间里,几位村民正忙着处理刚收来的红芯红薯

于是,胡光友在贵阳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租摊点,摆卖红芯红薯,同时联系了各大商超亲自来了解销售情况,看到红芯红薯确实卖得火热,各大商超终于同意了和胡光友签订合作,自此,红芯红薯终于走进了更大的市场。

几年下来,胡光友一步一步地将紫云红芯红薯带到了省外,走遍了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签订了不少订单。

2014年,胡光友销往省外的红芯红薯从1万余斤增加到10余万斤;2016年,胡光友不仅把自己种植的20余万斤红芯红薯卖完了,还帮助周边村子的农户把种植的红芯红薯也都销售了出去。

销售市场打开,农户们种植红芯红薯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接着,随着紫云红芯红薯品牌的走红,紫云县委、县政府把红芯红薯作为“一县一业”的重要农特产品来发展, 提出了红芯红薯“红起来”三年行动计划。

销售市场打开,农户们种植红芯红薯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在白石岩乡幸福园村、干水井村,五峰街道办中心村等红芯红薯种植核心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改种红芯红薯,不少村合作社也大规模地参与进来。

“2017年,仅白石岩乡及周边的村寨,红芯红薯的产量就达到100多万斤,然而当时我手里的渠道相对还是较少,消化不了,最终造成了一些浪费和亏损。”胡光友说,由于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仍是想借助一些传统渠道和老客户来消化产品,结果吃了不小的亏。

于是,胡光友渐渐缩减了自己的种植面积,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红芯红薯的销路问题上。

紫云红芯红薯

“销售还是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元化、立体化发展。”胡光友说,经过反思,他决定结合互联网,进一步扩宽销路。

接下来的一年,胡光友就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开设了店铺网点,同时还与一些零售平台签订了合作。对于原先的传统销售渠道,胡光友进一步扩大范围,寻找合适的经销商,在广州、上海等地继续开发新客户,拓宽渠道,加大消化能力。

如今,又是一年红芯红薯的收获季节,面临着比当初更加庞大的产量,胡光友内心显得平静许多。

“我现在手里的渠道加起来已经能够消化100多万斤的产量,而且我主要是从散户手里收,以高出市场价8毛钱左右的价格向他们进行收购,为这些自发参与种植的农户减少销售压力,保障他们的种植积极性。”胡光友说,为紫云红芯红薯做好推广,拓宽销路,是他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今后将会不断钻研改进,让紫云红芯红薯不仅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 张江隆

原标题:《胡光友:广推广销紫云红芯红薯助农增收》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