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运城日报》刊发丨供销人众手浇开酥梨花 ——盐湖区王过村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酥梨产业回顾

2020-09-29 19: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盐湖区北端和临猗县境交会处,是著名的鸣条岗西段。该岗在盐湖区穿泓芝驿、上郭等乡镇,全长六七十里。鸣条岗的地形地貌是北高南低一面坡,非常向阳,日照充足。这里的土地虽为丘陵地带,但相对比较肥沃。以盛产酥梨而著称的王过村就位于这一地带。该村共有土地3000余亩,大部分分布在鸣条岗丘陵地带。1973年,在当时的运城县供销联社的策划下,在其下属单位果品公司和泓芝驿供销社不惜代价的大力帮扶下,从安徽省砀山县移植栽种金盖酥梨树600余亩1.1万余株。果品公司把王过酥梨园作为典型,下大功夫,花大力气,长期扶植,经过六七年艰苦努力,硬是让砀山梨在王过村种植成功。在王过梨园经验的影响下,鸣条岗及其周边各村大量种植酥梨树的大幕拉开了。截至目前,盐湖区和临猗县已种植酥梨树十万多亩。

踏遍山丘 绘制宏图

20世纪60年代初,原运城县政府把多种经营办公室设置在县供销联社,县供销联社相应设多种经营股,股长由陈一平担任,县供销联社副主任赵水旺具体分管,全权领导和负责全县的多种经营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供销工作总方针,县供销联社在搞好商品经营的同时,大力建设商品生产基地。赵、陈两位领导多次带领果品公司生产组的几位果树技术员在全县范围实地考察,历时半年,行程数千里,几乎踏遍全县范围内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荒沟、野岭。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陈一平执笔制定了全县发展干鲜果树的宏伟蓝图,即三路里、上王两个公社各大队发展优质苹果;东郭、西姚、常平、解州、席张沿中条山5个公社各大队发展优质核桃;上郭、泓芝驿两个公社各大队发展优质梨;北相公社各大队发展相枣;陶村公社各大队发展优质桃和葡萄。

蓝图绘制好之后,经赵、陈二位领导研究,首先从鸣条岗发展优质梨着手开展工作。但究竟发展何种优质梨,决定让我和苗培英外出到全国各优质梨区先行考察。我二人先到河北省的邢台、衡水、赵县考察了河北鸭梨和雪花梨,接着到山东省莱阳县考察了莱阳慈梨,最后到安徽省砀山县考察了砀山金盖酥梨。我们每到一地,都要和当地梨农进行交谈,了解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量以及梨的产量、质量,尤其是梨的适应性,还有病虫害发生情况等。我们考察回来后立即向二位领导进行了全面汇报,并让他们品尝了从砀山县带回来的酥梨样品。他们品尝后,立即拍板定夺,就发展砀山酥梨。

不惜代价 全力帮扶

1973年,原运城县政府在其第二招待所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我到泓芝驿公社会场动员鸣条岗沿线各大队栽植酥梨树。我首先讲述了全县发展干鲜果树的宏伟蓝图,接着讲了砀山酥梨的特点,即个头大、味道好、含糖量高、产量高、适应性强。我讲完后,王过大队党支部书记王志信敏锐地意识到,发展酥梨前途无量。于是他当机立断说,王过村栽植一万株。张岳大队党支部书记霍向荣报栽两万株。后来,上王公社子谏大队也报栽两万株。以上共计五万株。

果品公司副经理张亚之知道全县决定发展酥梨五万株后,立即派技术员郭永征赴安徽省砀山县去调运梨苗。郭到砀山后,先到出售梨苗的大队确定价格,再立即赶到火车站,站长说没车皮,让他去南京。幸好郭去砀山之前就已经了解到,车站有明确规定,凡是有生命的货物,车站都要立即发运。因此,郭未去南京,而是让出售梨苗的大队立即起苗,当天就把梨苗全部送到火车站。

为保证梨苗的栽植质量,陈一平和我商量后,由我和苗培英以及果品公司以高薪从辽宁省聘请果树技术员刘振昌,分别到王过、子谏、张岳3个村指导栽梨树。

梨苗运到运城火车站后,张亚之就立即召集了五六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准备装车给王过村送梨苗。司机王银海正在吃饭,接到通知后,立即放下碗筷,拉上五六个小伙子到火车站装梨苗。仅个把小时,梨苗就被送到王过村的地头。

果品公司为王过村发展酥梨产业,可以说是不惜代价,全力以赴,不仅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资金方面也付出许多。我和苗培英外出考察一个多月,花销六七千元;郭永征去砀山调梨苗开支一千多元;我驻王过村指导栽植梨树一个多月;苗培英在王过蹲点六七年,我们的工资、出外补助、下乡补贴等共一万七八千元,都由果品公司全部报销,未让王过村支付过一元钱。

长期蹲点 指导栽植

我刚到王过村后,就有干部和社员反映,村干部决定栽一万棵梨树的消息一经传开,社员们就议论纷纷。反对的人,其理由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有人认为,从千里之外的安徽省调到王过村的梨苗可能栽不活。二、王过村从来没有一个人栽过成片梨树,对于管理梨树,全村人都是门外汉。三、梨树长大后,产量高了,有卖不出去的风险。为此,党支部及时召开了全体社员大会。参会人员非常多,学校的大教室、走道、窗户上都挤满了人。会议由原泓芝驿公社党委副书记主持,由我主讲。我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县里制定的全县发展干鲜果树宏伟蓝图明确规定,在鸣条岗一线各大队发展优质梨,王过村的土地在鸣条岗范围之内,栽植酥梨树势在必行。二是王过村的土地属于北高南低一面坡,非常向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最适宜发展梨树,栽植酥梨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是砀山酥梨是高档梨,个头大、皮薄、含糖量高,吃起来既酥又脆还非常甜,味道极佳,市场一定差不了。四是栽植和管理技术由果品公司生产组一包到底,包教包会。五是将来王过村无论产多少梨,果品公司都全部包销。

这次动员会非常成功,不少人对发展酥梨有了信心,所有社员一致表示,坚决支持栽植酥梨。当时的酥梨园共分三个区,全村三个生产队各栽一区。挖树坑是栽植酥梨树最基础性的工作,树坑的大小对以后梨树能否正常生长关系极大。因此,我当时就要求树坑的深度和宽度都必须达到一米。挖坑前,先由各队队长拉绳,丈量每个树坑的距离。由于社员发动充分,全村男女老少都来挖树坑,从十三四岁的小男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根一米长的木棍,边挖边量,许多人手上都起了血泡。最后验收时,所有树坑全部合格。栽树的具体规划是:株距4米,行距6米。每四行主栽酥梨树,加一行授粉黄梨树。东西各一条八米宽的车行道,北边还有一条自西向东八米宽的横行道,把全园的车行道贯通,以便将来汽车运梨。

五万株梨苗从砀山出发,只装了一个车皮,列车每到一个大站,都要重新调整编组。因此,梨苗在路途中走了十八九天,严重脱水,甚至还发生了皱皮现象。如按照通常的栽植办法,泡上几个小时水就种到地里,势必造成梨苗大量死亡。这样的话,我作为指导栽植梨树的技术员,既无法向领导交代,更无颜面对王过村的父老乡亲。为抢救梨苗,给梨苗补足水分,我就让各生产队利用原有的大粪坑,把梨苗放进去浇水,直到水把所有梨苗的根部全部淹没,泡足24小时后才开始栽植。结果,梨苗成活率达97%以上。

鸣条岗沿线共有两个乡镇数十个大队,要建设鸣条岗酥梨带,动员这几十个大队把五六万亩地都栽上酥梨树谈何容易?为了尽快完成鸣条岗酥梨带建设,我作为果品公司生产组组长,和张亚之商量后决定,认为只有抓好一个典型,才能带动大家。为此,我和张亚之决定把王过酥梨园作为果品公司的典型,并让管理梨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苗培英同志专门在王过酥梨园蹲点,并专门交代他单位其他任何事都不用他管。

苗培英到王过后,首先建议村干部成立一支管理酥梨树的专业队。党支部书记王志信和大队长王生娃立即从全村青年人中筛选了20多个初、高中毕业生组成王过酥梨园专业队。专业队一成立,苗培英立即制定了严格的梨园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措施,使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专业队成立的第二天,苗培英就举办了一期全体专业队员培训班,全面系统讲述酥梨管理的知识,使大家对酥梨树管理技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此后,每到梨树管理的重要季节,他都要举办短期培训班。冬季修剪是梨树管理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技术,此时也是一年中最冷、风最多的三九寒天,苗培英把专业队的同志集中到酥梨树下,挑选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树,先讲理论,再亲自操作修剪,然后让专业队队员自己去剪,并给他们进行讲评。经过多天的试剪,队员基本学会修剪。在后来的异花授粉、疏花疏果等重要环节里,苗培英都是先讲理论,然后手把手教大家具体操作。防治病虫害也是梨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苗培英亲自教大家配药,并把梨园什么时候可能发生什么病害、虫害,怎样防治等知识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方便大家操作运用。

苗培英进驻王过梨园后不久,就建议村干部再扩大酥梨种植面积1000亩。

为进一步提高酥梨的质量,他们采取当时最先进的方法,给酥梨套塑料袋、纸袋及塑纸双层袋;为将来有梨筐可用,他们还在梨树下间种紫穗槐和桑树条;为解决内膛的酥梨因光照不足而质量不高的问题,苗培英就在树底下铺设了塑料薄膜,梨的光照条件得以改善,质量大为提高。

王过酥梨园从开始准备到生产管理过程中,泓芝驿供销社的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尤其在后勤保障方面,大家做得更是出色。早在开挖树坑阶段,他们就派专人到王过村了解需要哪些物资。他们先后派人赴辽宁省和山东省购回剪枝剪、手锯、高枝剪、喷雾器、梨树专用肥,并采购回大量有关梨树管理的书。他们还聘请了梨树管理技术员赵玉林到王过梨园指导生产。后来,在王过经验的影响下,泓芝驿各大队大量发展酥梨,都是在泓芝驿供销社的扶植下完成的。

王过经验 喜结硕果

苗培英在王过梨园蹲点,一蹲就是六七年。在他的苦心培养下,专业队的全体人员都熟练掌握了酥梨树管理的各种技术,王过梨园生产的梨,产量大、质量高,经检测,其含糖量等指标甚至超过了砀山县当地产的酥梨。

1978年后半年,运城地区召开了多种经营会,参会代表专赴王过村参观酥梨产业。1979年,山西省召开了全省林业会议,与会代表从太原直达王过梨园参加学习。

在王过经验的影响辐射下,盐湖区的上郭乡、泓芝驿镇各村以及北相镇部分村、临猗县三管镇的许多村也都大量栽植了酥梨。截至目前,盐湖区和临猗县已栽植酥梨树十多万亩,泓芝驿镇各村就栽植近四万亩,仅酥梨的收入就占全镇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

下载“七彩盐湖”APP

更多内容

等你发现

来源丨运城日报

编辑丨吕磊 刘艺萱

责编丨原小梅

审核丨焦肖飞

监制丨卫江鹏 张文芳

△ 盐湖秋韵

原标题:《《运城日报》刊发丨供销人众手浇开酥梨花 ——盐湖区王过村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酥梨产业回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