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期刊速递|《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第5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10-01 0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点击蓝字关注四川社科院

即刻获取天府智库新内容

《经济体制改革》简介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杂志创刊于1983年,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全国第一份专门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学术期刊,先后由林凌、盛毅、蓝定香同志担任主编。

创刊35年来,本刊始终坚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导向,始终坚持引导经济改革、推动经济改革、服务经济改革的学术导向,发行范围遍及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并被美国国会、日本国会、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知名图书馆、高校、科研机构列为馆藏期刊,学术影响力较大。1992年,在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对国内1502种杂志以转载率为依据打分排序并将得分最高的前100种刊物列为“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的综合评定中,本刊名列第15名。1995年至今,本刊一直保持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经济学核心期刊、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在四川省有关部门组织的评比活动中,本刊先后获得“四川省优秀期刊”“四川省一级刊物”称号。

《经济体制改革》高度重视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办刊质量,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近五年来,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热点问题,刊发了一大批创新性学术文章,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策划了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重点选题;开辟了“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栏;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活动;主办了“纪念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学术交流暨优秀征文颁奖大会”;获得了四川省委宣传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期刊主题宣传优秀选题项目资助。

当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力实施“名刊战略”,采取对名家大家稿源给予特殊稿酬等多种举措,努力推动包括本刊在内的优秀期刊全面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中国改革开放。

《经济体制改革》为双月刊,逢单月25日出版。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邮编:610071

电话:028-87016562

投稿邮箱:

jtg-zh@vip.163.com,

jtg-qj@vip.163.com,

jtg-sn@vip.163.com,

jtg-qy@vip.163.com,

jtg-cj@vip.163.com。

目录

重点文章摘要

世界大变局下中国改革开放新格局

[摘要]只要市场经济是主流和居支配地位,“逆全球化”就不会真成气候,中美贸易冲突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秩序规则之争,不是要不要经济全球化,而是以怎样的国际规则安排来规范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市场经济精髓,在体制机制上全面形成市场经济秩序规则体系,使国内经济运行顺畅,与全球经济高度畅通,已成为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根本性方向问题。当前各国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各国如何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完善各具特性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应对新形势,解决新矛盾;第二,不同特性特色的国家(经济体)之间如何畅通交往,如何共处、共荣,并共同合作应对全球性新问题。

[作者]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商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京100732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

[摘要]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产业基础能力是指一国或者地区所具有的支撑产业参与和构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性条件和力量,产业链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提升产业链水平、强化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各环节的增值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升级的过程。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关键的“枢纽”角色,但产业附加值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以工业“四基”为代表的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短期难以改变。受逆全球化、新工业革命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中国产业链的安全与全球地位受到极大挑战,需从长期视角思考如何在产业链安全和产业链效率之间寻求平衡。鉴于此,建议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大局”高度认识其必要性,充分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及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提高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系统结构、测度指标与重大问题研究”(20ZDA043)。

[作者]黄群慧, 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36

倪红福,副研究员,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面向“十四五”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新时代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集中体现为高层次的内生型发展动力、高水平的综合性产出效率、高认可的品质型产品服务、高适配的引领型业务布局、高能动的自适应韧性组织、高契合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以及高认同的共益型社会声誉七个方面。经过40多年持续深入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已经具备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但“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活”的突出问题意味着国有企业离真实的高质量发展依然有较大差距。“十四五”时期,应从个体、组织、制度三个层面,采取分层分类分级差异化、基于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进的方式,探寻更加符合世情、国情、企情和新时代新情境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进路。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研究”(20AZD045)。

[作者]肖红军,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要素流动及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对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城市乃至区域整体的要素自由流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要素流动;试点政策对行政级别偏低的城市产生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试点政策与内陆港口的要素流动具备一致性;试点政策的要素驱动作用具备空间溢出效应,特别是以地理距离为路径形成要素流动的扩散作用。鉴于此,政府应进一步扩展创新型城市的覆盖范围,推动形成以创新型城市为中心的城市间经济互联结构,实现区域内城市的高效集聚与平衡发展。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中国城市群新型城镇格局优化研究”(18AJL010)。

[作者]李洪涛,博士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王丽丽,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辽宁大连11602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需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村文化繁荣、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与生态环境优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提升组织化程度与规模效益、塑造合作文化与提升人力资本、强化监督治理与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合作社的规模化发展、内生式发展、规范化发展与特色化发展,以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村民自治背景下的精英治理及其优化研究”(16CZZ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建设逻辑研究”(3092002120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路径研究”(2020SJZDA089);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黄博,副教授,博士,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要素市场化配置、政府治理现代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算我国30个省份2005~2018年的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维度界定政府治理现代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南北视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促进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则有待提升,且市场和政府联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不明显。此外,城镇化发展和研发投入增加都显著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但由于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规模的扩张并未显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鉴于此,应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实现要素自由高效流动,推进政府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加快北方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积极增加研发投入,加快金融现代化改革,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房产税出台后的效应模拟、效率测算与风险防范研究”(17BJY18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徐鹏杰,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王宁,硕士研究生,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杨乐晴,西交利物浦大学国际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可持续性研究

——基于全国首个棚改专项债的实证分析

[摘要]自2018年首个棚改专项债券发行以来,棚改专项债发展迅速,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债种,对推动棚户区改造和缓解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棚改债发行期限已经进入中期,关注其后续收支平衡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债券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两方面入手,根据全国棚改债现状,采用针对全国首个棚改债的案例研究方法和实证预测方法,研究发现近期全国棚改专项债券可持续性较好,但从长远看仍要在加快发展二级市场、创新发行设计、改进预算管理和加强土地管理和债券管理的政策联动方面完善和创新相关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视阈下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空间分布与治理研究”(18BJY211)。

[作者]张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王楠,博士研究生,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人口结构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

——基于中日两国的比较

[摘要]人口红利是人口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目前,日本的人口结构转变经历了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发展阶段,少子高龄化呈现愈发严重的态势。人口结构的这种转变对日本劳动力供给、储蓄、消费及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经济增长。中国人口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模式与日本极为相似,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人口结构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阶段历程,借鉴日本人口结构转变中人口红利期的经验,吸取其教训,采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开生育限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发展老龄产业等符合中国实际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研究”(19CSH074)。

[作者]睢党臣,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程旭,博士研究生,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吴雪,讲师,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10126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吗?

——来自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经验证据

[摘要]本文利用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情境下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效果及传导渠道。研究发现,自贸区的设立是众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应坚定推行自贸区战略,先行先试贸易投资便利化举措,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进口扩大效应和金融集聚效应是自贸区拉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渠道,自贸区建设应在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上下功夫,重点探索以FT账户体系为代表的金融账户开放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制度安排,实现跨境资本的自由双向流动,为本地及周边省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制度保障和示范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逆全球化视域下我国跨境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均衡研究”(17ZDA100);天津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扩大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研究”(2019YJSB099);天津市金融学会重点研究项目“基于区位差异比较的自贸区动能提升路径与金融改革方向”(TJX202010)。

[作者]方云龙,博士研究生,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滨海金融协同创新中心),天津300222

图文 | 《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

责任编辑:翟 琨

编 辑:何丽娟、石维丹、李世芳

微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微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忠诚 、创新 、开放 、和谐 ”办院方针,推进“名所 、名师 、名院 、名刊 、名网”战略,持续打造“坚强理论阵地 、高端新型智库 、一流学术殿堂 、重要传播平台”,综合实力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属于第一方队。

长按二维码,立刻关注哦

原标题:《期刊速递|《经济体制改革》2020年第5期目录和重点文章摘要》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