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看我省乡村振兴中的“水支撑”

2020-10-08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水利关乎农业生产,更关乎人民福祉。解决好“水”问题,对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从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灌溉、河湖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入手,着力夯实民生水利基础,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从“扁担挑水”到“水龙头一拧”,从广种薄收到物产丰盈,从缺水而困到人水和谐……金秋时节,记者穿行于三晋大地,感受一项项民生水利为百姓带来的幸福和希望。

“甘甜之水”

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涧西村位于广灵县城北的黄土丘陵区,过去全村只有1眼大口井,180户村民常年靠肩挑车推吃水,非常困难。

2018年,村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在距离村子1.5公里处打了一口深水井,通过水泵将水提到高位调节水池,铺设配水管网,再利用自然高差将水输送至各家各户。

记者看到,老刘家中安装了室内淋浴室、冲水式马桶和洗手池。老人感慨地说,现在可赶上好日子了!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哗哗流,再也不用担水了!

过去是“挑”,现在是“拧”。“挑”“拧”之间,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村饮水安全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是贫困县摘帽的重要指标,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饮水安全,强调要“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以来,我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持续推进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让一股股“放心水”“幸福水”流进了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农村饮水工程3.3万处,受益人口2418万人;全省贫困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

垣曲县王茅镇下亳村村民喝着甘甜的水,乐在脸上,甜在心里。

“根本想不到五龙泉水能接到家里来,这下我们喝的不仅是放心水,而且还是矿泉水。”下亳村村民席转身一边介绍着村里饮水的变化,一边打开自来水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2018年8月,一个集中供水工程的建成运行,让3万多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

“以前村里的水烧开了还得沉淀半天才能喝,现在一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出来,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甘甜水了。曾经下雨天怕黄水,家中常备矿泉水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席转身说。

放心水变成“甘甜水”。省水利厅农村水利水电处处长成接安介绍,自来水到户的地方,大大减轻了农民取水强度,农村劳动力从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用上了自来水,洗衣机、热水器等进入寻常农户家,卫浴条件改善带动生活习惯改变,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

不只“喝好水”,更要“水长流”。实践中,我省出台《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工作的实施意见》《山西省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持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每天清晨,代县枣林镇二十里铺村的水管员王国英,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村里的蓄水池查看水质情况,看设备有没有损坏。在代县,像王国英这样的水管员共有274个,实现了一村一个水管员。

“丰收之水”

促进农业高效发展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区,历史上被称为“干壶”。近年来,种植旱地西红柿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产业。店上镇是其中的“龙头”,种植面积近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五分之一。

说是旱地西红柿,但要丰产同样离不开水。中桥村种植户郭利兵说,旱地西红柿用上了节水喷灌设备,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80%以上,产量大了、品质好了。在店上镇,目前旱地西红柿种植已覆盖52个村,每年光西红柿销售额就近2亿元。

水兴产业旺。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排、防洪抗旱、节水供水等方面的能力明显提升,“靠天吃饭”的局面逐步改变。统计显示:全省农田实灌面积突破24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将达到0.546。

用好黄河水是解决我省水资源瓶颈的有效路径。

因地势影响,尽管黄河近在咫尺,千百年来临猗百姓只能望河兴叹,一个水润田园的梦,做了一代又一代。

夹马口引黄工程运行后,改变了当地农民“靠天吃饭”的窘境,种植环境改善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民的钱袋子也跟着鼓起来了。

“黄河水是阳水,见过太阳,还含有一定的泥沙,能改良土壤。”嵋阳镇曹家营村村民曹豹志说,以前使用井水浇灌,因灌溉成本高,一般就种小麦。用上黄河水后,家里开始种果树,年纯收入10万元左右。

如果说灌区干支渠是大动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就像一条条毛细血管,为广袤农田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水分。同时,各地积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记者了解到,目前全省实施节水灌溉的面积有1400多万亩。

在万荣县,北涧村村民王泽的蔬菜大棚用上了水利灌溉微喷设施。正在喷灌的大棚里,犹如下着蒙蒙细雨,绿油油的蔬菜被“细雨”滋润。

地处峨嵋岭台地上的万荣县,是有名的“旱疙瘩”。近年来,先后实施了多项农田水利工程,从根本上解“水贫”。在管理中,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拧紧“水龙头”。

因水脱贫,也因水而富。“现在坐在家里打个电话就能自动浇水,让浇多少浇多少,比下雨都好使!6个蔬菜大棚,年收入八九万元。”王泽说,高效节水灌溉让用水有保障,再旱的庄稼也有好收成!家里买了小汽车,吃穿都不愁,日子是节节高!

“生态之水”

留住百姓美丽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这几年,我省全面谋划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推进“以汾河为标杆、一河带六河、七河同推进”的“七河”生态保护与修复,一个“人水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正向我们款款走来。

冯辰志是吉县柏山寺乡南耀村村民,一有空,就跑到南耀小流域区的花椒地转转,看着挂满枝头的累累硕果,老冯是满怀憧憬。

老冯说,南耀小流域治理前,沟坡水土流失,十种九不收。治理后,锁住了水和土,荒坡变绿、百姓变富。去年种了20多亩花椒,收入4万元左右。今年估计能收入6万元。

吉县因“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而闻名于世。该县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先后实施了小流域坝系、坝滩联治等一批治理工程,光秃秃的黄土坡换了新颜。

放眼全省,水土保持治理让更多山川变绿、群众变富。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全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2万平方公里,治理度达66%。

山变青,河湖变净。在这样的变化中,百姓体验见证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秋日的天空格外明朗、舒爽。走进静乐县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绿树掩映、水草摇曳、野花竞放,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正在健身的张爱珍说,河里、岸上处处是景,人心情都舒畅了,早晚来公园健身散步已成了自己的习惯。

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省19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一期工程完工后,恢复湿地植被2000亩,提了“颜值”、换了“气质”。公园服务中心主任徐文玉介绍,现在这里已成各类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之所,以前只是飞过时歇个脚,现在留下筑起窝。

促人水和谐,河湖长们功不可没。目前,全省1.1万名巡河湖员上岗,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99%,为河流生态修复筑起了一道“保护网”。

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千里汾河在此汇入黄河。

夕阳西下,落日映照着宽阔的水面,晚风一吹,波光粼粼。河道中,“一泓清水入黄河”7个红字格外显眼。

44岁的王勇,是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村委会主任,也是一名村级河长。“这几年,河流变清了,生态变美了,我们的家园更生态宜居了!”王勇说,生态文明理念已深入群众心中,大家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意识增强了,明白保护汾河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青山驻金,绿水淌银”。省水利厅厅长常建忠表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紧扣以人民为中心这个主题,以水为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永续发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奔小康的路上,我省正沿着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发展之路疾驰,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山西日报记者赵建军

原标题:《“幸福之水”滋润美好生活——看我省乡村振兴中的“水支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