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风典历 | 茂陵刘郎秋风客

2020-10-08 19: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文选·卷四五》 汉武帝《秋风辞》

汉武帝巡行河东,祭祀后土完毕,欣然回望都城,遂与群臣泛舟于汾河之上,举杯畅饮,十分高兴。于是作《秋风辞》一首:

秋风泛起的时刻,白云缓缓飘飞,草木枯黄的背景上,大雁匆匆南飞。面对这秀美的兰花、芳香的菊英,不禁让人怀想佳人,久久难忘。我乘着高大的楼船横渡汾河,汾河中流激起一堆堆洁白的浪花。箫鼓齐鸣,船夫歌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却暗自伤情。无情的岁月啊,青春已逝,年华老大,可奈何耶!

本诗出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之手。在我国古代460余位帝王中,汉武帝是最杰出、影响最大者之一,他申张王权,完善体制,开疆拓土,独尊儒术,勤政爱民,用人得当,缔造了封建帝国第一个伟大的全盛局面,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确实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

《秋风辞》是汉武帝赴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夏县)祭祀后土时所作。后土祠,即祭祀大地之神的地方。我国早期的后土祭祀一直在汾阴(汾水之南,河东郡辖地),具体地点在今山西万荣县荣河镇的黄河岸边。

本年的汉武帝44岁,正值人生的黄金期,在位已28年。此时的他已然彻底击败了匈奴,凿通了西域,国家健康而强盛,四宇和平。因此,他借祀后土之机,安排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大规模出巡,这次他不仅要祭祀后土,还要东至荥阳,观风河洛;次年他又西陟崆峒,北出萧关,莅临新秦中(今内蒙古五原县),耀兵塞上,意气洋洋而还。由此可见,元鼎四年前后的汉武帝,正处于其人生抱负最为雄杰、生命情怀最为丰富、活跃和浓郁的时期。

汉武帝从蒲津渡河,在荣河镇祭祀,然后自河入汾,泛舟于汾河中流。这里是汾河注黄河的入水口,是一个广阔的三角地带,山河相依,湿地广袤,既有高原的雄丽,也有水乡泽国的秀美。我们能想象,秋天的汾河入黄地带,该会是怎样的壮美和雄奇!尤其是在两千多年前,在汾河、黄河水量极为充沛的时期,和黄土高原生态尚未破坏的时期,汉武帝所见到的这个三角地带,汇集着天地间最壮美的景色,也必然会激发一代伟人勃发的激情。

《秋风辞》虽是汉武帝的即兴之作,但显然是有感而发。在山河、湿地的背景中,秋高气爽,涛走云飞,草木摇落,北雁南归。汉武帝乘着高大的楼船,开怀畅饮,泛舟中流。面对着波涛滚滚,聆听箫鼓交鸣,再加上群臣拥戴,他必然会为自己治国理政的大手笔而自豪,必然会产生豪迈的英雄情。可是,在欢乐、豪迈的同时,他还是不禁感慨:这景色、生命诚然美好,只不过是已经到了凋零的秋天!44岁的汉武帝,似乎也感觉到已渐入老境:“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山河长久,人生苦短,即便贵为天子之尊,又能奈老何!

(萧寒)

▲关黄柏:

药材呈板状,长宽不一,厚2~4毫米。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较平坦,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主产东北地区。

来源:啄木鸟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清风典历 | 茂陵刘郎秋风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