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拔4700米,藏族兄弟对援藏医生说:“我们不转诊……”

2020-10-08 14: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们不转诊。”一句由当地医生翻译转述的藏语,饱含着藏民发自内心的深深信任。

9月6日,一名藏族群众次旺加错因突发右侧胸痛伴胸闷、呼吸困难,慕名至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精准帮扶的岗巴县人民医院寻求治疗。

岗巴县平均海拔在4700米,气温低,空气含氧量低,加上每年10月底至次年开春大雪封山,耗材短缺,医疗条件极为有限,遇到患有严重张力性气胸的患者只能选择转诊到日喀则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藏医生、心外科陆树洋和岗巴县人民医院的次琼医生接诊时,仔细研究了次旺加错的胸片,发现患者右侧胸腔肺压缩非常严重,且胸部及右侧颈部、胸部皮下捻发音,推测右侧胸腔气体有一定压力。考虑到岗巴县人民医院没有胸腔闭式引流包,缺乏相应的手术器材,陆树洋建议患者转至上级医院。患者和家属表示,他们特地跨县来看病:“我们相信你们,想留在这儿治病。”感动于藏族兄弟的信任,陆树洋、次琼两位医生研究病情后,决定先采用保守治疗抽气1450ml,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明显好转。

然而两天后,复查胸片发现患者胸腔的气体较抽气后明显增多,必须进行手术干预。中山医院三名援藏医疗队队员陆树洋、肾脏内科胡家昌、重症医学科吴威碰头商量,分析了病人情况,从医院现有设备材料中找到了引流管、单腔引流瓶,组合制作胸腔引流装置。经过充分沟通,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及相关风险并发症表示理解。在解放军920医院周娅琳、尹梅两位医生和岗巴县人民医院次琼医生的协助下,中山医院援藏医疗队顺利完成了右侧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术后,患者右肺完全复张,胸闷气喘症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并不属于复杂的手术操作,但岗巴县医护人员相关操作经验相对缺乏,高原又是气胸的诱发因素之一,所以该技术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关键时刻能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医疗队在手术过程中仔细讲解注意点,包括切开置管的位置,如何最大程度避免血管损伤、导管固定、观察引流瓶情况等,耐心指导当地医生帮助他们掌握相关技术,即便日后援藏专家不在也能够独立开展,将“输血”转化为“造血”。

赴藏支援的半年里,医疗队定期组织讲课,参与日常教学查房,收治疑难患者,开展义诊,为当地人民带去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技术支援和健康教育。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队员们从不退缩,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与解放军920医院为藏民旺加联合开展右胫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时,手术室没有C臂透视机,凳子数量不够,只能凭借临床经验半蹲着马步操作。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强烈的不适,队员们在3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里几乎全程带着氧气,哪怕出现头晕低血糖反应,仍努力坚持到最后。手术结束后,因为医院电梯故障,队员们又不顾身体的疲累,将患者旺加从2楼手术室抬到1楼病房。旺加的女儿每次见到医疗队员查房、换药时,都会用汉语叫叔叔、阿姨,并拽着队员们白大褂的衣角说“谢谢”。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是国家着眼于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的重大决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13年开始援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2019年起又增加对口帮扶日喀则市岗巴县人民医院,一批批中山人在雪域高原上砥砺前行,践行着“中山精神”。据悉,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岗巴县人民医院在基础设施、诊疗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原标题:《海拔4700米,藏族兄弟对援藏医生说:“我们不转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