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人民功臣”!茂名老人深藏功名70年!

2020-10-09 11: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出生入死功名赫赫

他,耕田劳作普通平凡

在高州市曹江镇堂阁村

生活着一个“张富清”式老人陈喜初

谁也想不到普通的平凡的他

竟然是深藏功名几十年的英雄!

陈喜初与他的书台

陈喜初参军时的相关荣誉与证书

陈喜初的赫赫功名从来没有跟家人提起,更没跟村民说过。若不是高州退役军人事务局下乡普查时发现,他的军功事迹可能会永远埋藏下去!

浴血解放疆场

荣获功勋三次

1927年12月,陈喜初出生在曹江镇堂阁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四。9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因家境贫寒,没钱读书,10岁至16岁陈喜初一直以帮人放牛为生,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陈喜初军装旧照片

1947年10月,陈喜初正式入伍,成为一名人民解放军战士,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加入解放军后的陈喜初隶属东北野战军,在内蒙古通辽整训期间,在连长、指导员的教导和帮助下,他刻苦学习枪支技术,努力练就杀敌本领,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陈喜初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回忆起这段经历,陈老说,战友们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战斗前,大家的衣服上都写上各自的名字和通讯地址。在平津战役中,陈喜初担任副班长。由于带领全班战士英勇杀敌,组织给陈喜初记功两次。

经受了战争的洗礼,且表现突出,1949年3月,陈喜初在天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此,听党话,跟党走,永远做党的忠实拥护者,成为陈老至今都在践行的诺言。

随着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毛主席发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1949年4月21日,陈喜初所在的44军130师奉命南下。行军中,战士们每人身上都需要背着一支枪、一百发子弹、四个手榴弹、一把铁锹以及干粮、背包,合计有八十来斤。部队战士每天都是凌晨三点多起床,四点吃早饭,饭后开始行军,一直行到下午四点。到达宿营地后,战士们会利用炊事班做饭的间隙,一边帮老乡们挑水、打柴、打扫卫生、收割稻谷,一边向老乡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

由于连续不断的行军,大家的脚掌都长出了厚茧,磨出了水泡。陈喜初时任班长,不管自己多累,也常常帮受伤的战士扛枪扛背包,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1950年1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给他记了一大功。

奔赴朝鲜战场

参加战役无数

1953年2月,陈喜初所在的44军130师与45军的军部、直属队、第134师、135师合编为54军入朝鲜参战。部队从丹东出发直奔朝鲜。“在丹东时,我已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将身上仅有的几块钱,全部换成干粮,裹在自己的腰上,随身携带着。”陈老回忆说,敌机不分昼夜地在我军上空盘旋、投弹,我军只能白天隐蔽休息,夜晚再向前线挺进。

陈老与他的小儿子陈广林

陈老回忆,在朝鲜的战场上,自己参加了无数战役。印象尤其深刻的是1953年7月13日21时,夜幕下的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至,隆隆的炮声首先拉开战幕,我军对金城的敌军进行猛烈攻击,战斗打到最激烈时,炮声连天,天空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飞机大炮轰炸过后,寸草不生,一片荒芜。”说起这段战斗经历,老人异常激动,仿佛回到了当年的战场。

采访中,陈老向记者介绍了抗美援朝最后一次反击战。一天晚上,志愿军派出一个营,慢慢突进到敌人的碉堡下伏击。“当时去到敌人碉堡的旁边,上面很多敌人,我们都不能动,一动就会被发现,就只能静静埋伏,蚊子咬都不能发出声音,就像黄继光、邱少云那样,整个营几百人都不动,哪怕是被火烧都不能动。”就这样在那静静等候了三个小时,直到进攻命令下达后,轻机枪、重机枪、大炮一齐出动,敌人节节败退,一直把18国联军赶到虎山的三八线以下。敌军最后只能签署协议停火。

陈喜初收藏的一些参军时期的徽章与奖章

“那一场仗是真的很轰烈。当时战火缭绕,如同早上的大雾一样,炮声不绝。”陈老说,“面对生死不害怕,有大部队的掩护,我们都将生死置之度外。”

听党话扎基层

深藏功与名

抗美援朝胜利后,陈喜初的部队并不立即回国,而是继续留守朝鲜帮助当地老百姓重建房子。1955年从朝鲜回国后,身为排级干部的陈喜初,听从组织的安排,转业回到四川的西南油田。他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觉悟高,作风正派,被安排当了一名保卫科干事,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财产不受侵犯,保障油田安全生产。在西南油田工作期间,他积极学习文化知识,不仅学会了常用字词,还学会了照相、吹唢呐等技能。

93岁的陈喜初平时喜欢吹唢呐

1960年,陈喜初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回到家乡,第二年开始担任堂阁大队治保主任,一直工作到1973年才让贤给年轻人。之后陈喜初还到大队林场工作,带领大家发展经济,由于表现出色,他多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后,他又带领群众种香蕉、荔枝等经济作物,是村民的致富带头人。

立功证明书

采访中,堂阁村党总支书记谢永祥对陈老的评价就是“正派”。回乡几十年来,陈喜初从不显摆自己的功绩。“他从不倚老卖老、夸夸其谈,工作中总是勤奋务实,而且从未听陈老说过打仗立功的经历,也没向村委会和镇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

谢永祥介绍,陈老回家乡五十多年来,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今年年初,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村委会召集了村中党员参与抗疫,考虑到陈老年纪大,就没安排他,但他不请自来,一有时间都到村口和值班的同志一同值守。

立功证明书

立功证明书

陈老的小儿子陈广林在高州市金山工业园工作。对于父亲的历史过往,陈广林说:“父亲当兵我是知道的,但功绩荣誉我们也很少问起,问起他也不说,父亲本来就是一个低调的人。”对此,陈老笑着说,现在生活已经很好了,自己很满足。“党员就要听党的话,所以几十年来,党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一直都听从上级的安排。”

面对曾经的出生入死和现在的美好生活,陈喜初总是感慨不已。他说:“我是先苦后甜,曾经食不果腹,现在的待遇已经很好了。原单位(西南油田)每个月都有给予生活补助,地方也有补贴,还奢求什么呢?”

穿上军装,他是冲锋在前、保家卫国的战士;走上岗位,他是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的干部;回到家乡,他是扎根土地的一粒种子,生根发芽,然后静静为他人遮风挡雨。陈喜初几十年如一日地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永远做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公仆。

茂小布推荐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杰祺 谭小容 通讯员 黄雨 苏奕阳 吴志标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通讯员 黄雨

茂名发布编辑部

原标题:《致敬“人民功臣”!茂名老人深藏功名70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