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堂|燃尽生命,只为点亮中国“天眼”——南仁东

2020-10-09 17: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科堂YA说科学家的故事

科堂2.0新推出“科堂YA说科学家的故事”,每隔周周五,YAYA会为大家带来新中国做出杰出贡献的卓越科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智慧果实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更想让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成为引领发展的信念之光,让更多人感受到光芒的照射。请大家记得来关注我YA!

中国天眼之父

南仁东

大家好,现在是科堂YA讲故事时间!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原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1945年2月19日-2017年9月15日)。

当我们抬头望向星空时,有一颗星是中国人骄傲和自豪之一,那就是“南仁东星”。它所纪念的南仁东先生,燃尽生命只为给祖国建造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天眼”。

01

因为落后 更应奋起

1993年的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要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而此时,我国在这一领域远远落后,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这让南仁东心里很不好受。1994年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国外优渥待遇,回国启梦“天眼”建设之路。

02

敢为人先 自主创新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实现3项自主创新,发明了500兆帕耐疲劳拉索,突破了多项技术难题,南仁东带领团队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终于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03

亲力亲为 力臻完美

“天眼”是庞大的工程,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工程和岩土工程等领域,对待科学,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南仁东说:“你以为我是天生什么都懂吗?其实我每天都在学。”

04

圆梦“天眼” 魂归宇宙

“天眼”启动还不到一周年,南仁东便倏焉而去,留下他奉献生命的杰作。全新的设计思路,加之得天独厚的台址优势,“天眼”突破了望远镜的百米工程极限,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领先地位,为中国天文观测占据世界制高点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优势。

“感官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它无垠的广袤。”

——南仁东

南仁东生平事迹

1945年,南仁东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

1963年,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

1978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8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

1994年起,提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概念,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

2006年,任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席,为中国天文学界第一次在此层面任职。

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并开始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2017年9月15日,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南仁东“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进入“科堂”小程序

科堂,用科学刷新你的世界!

原标题:《科堂|燃尽生命,只为点亮中国“天眼”——南仁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