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让海南区登陆央视平台
2020-10-09 20: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坐落在黄河几字弯处的乌海市海南区,始终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路子。近年来,海南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突出黄河特色,做强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增效、农区增色、村民增收”为主线,不断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干净整洁的村落,西北风情的客栈、古色古香的长亭、带着乡土味道的水车、水天相接的黄河……黄河西行客栈已成为海南区乃至乌海市颇有名气的景区,西去的黄河水成为了村民的致富河,来旅游的人们在这里品农家饭、看农家景、游葡萄园、体验采摘或自耕自收的快乐,感受着乡村游的乐趣,也为村里带来了收入,旅游扶贫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在今后的发展中,海南区将努力打造“北方海南”文化旅游品牌,探索旅游与乡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让文化旅游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下一步,海南区持续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通过在阳光田宇、西行客栈等乡村旅游地举办各项民俗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带高人气,带动农副产品销售,扩大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宣传优势,全方面展示海南区乡村旅游形象。
目前,中央电视台三套(综艺频道)已于今日上午的“文化十分”节目播出《我和我的家乡——黄河石彩绘画家鲁婷》,没有及时观看的不要着急,记得明天的重播时间:央视三套06:33,好伙伴们,不见不散。
以下是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内容: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有位让石头“开口说话”的人。她以匠心独运的笔触与形态不一的黄河石对话,让古老的传说在石头上复生。在她的画笔下,人们可以沿着彩绘的密语,走进一个色彩斑斓的神秘世界。今天文化十分就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乌海市海南区书画院院长鲁婷,聆听她用笔墨与黄河石进行的心灵对话。





这个作品叫金色花,就表达了五六岁的一个孩子,她闭着双眼,她背对着妈妈,她很享受这种母爱,而且很淘气,她就会问妈妈,妈妈我变成树上的小鸟你还能认得我吗?然后她妈妈说你变成什么我都认得你。

鲁婷:你那小石头上有故事吗?
小女孩:我们老师画的有故事。
鲁婷:你画的呢?
小女孩:我画的没有故事。
鲁婷:每一块石头上都有故事,你要好好去寻找它,读懂它,好不好

院子里那些大大小小的石头都来源于我们当地的河边。黄河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母亲河是给了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的。每次看到这些黄河石呢,我仿佛都会随着它穿越到时间的隧道里,追溯到生命的源头,真的想知道这个每个石头,它所蕴含的这个远古时期的故事,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最初画石头的时候呢,我确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就比如说要运用什么样的颜色,再比如说画完的石头,怎么能让它不褪色、不怕水、不怕晒,因为没有这样的经验嘛,所以说最初画的一些石头也没有过多久就变色了。随着这个实践呀,尝试呢,目前我已经寻找到了最佳的一种颜料,就是咱们中国的这个矿物质颜料。我本身是学版画,我也喜欢画工笔画,所以说在画石头的时候呢,我更多的运用的是版画和工笔技法相结合,也会运用一些水墨渲染。

在画石头之前我曾做过20多年的教育工作,由于工作繁忙我经常疏忽对我女儿的陪伴,我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我就开始改变我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说教,接受她的样子,真正努力去做好我自己,我想这就是我找到的最好的陪伴方式。后来我也越来越明白,一个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决定了她与这个世界里万物的关系,我们母亲河的石头也正在传达着人们最天然也最自然的一种关系,所以说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多地感受到的就是母性的光辉和女性的力量。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书画院院长 鲁婷:最近也画了一些作品,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作品叫做“欣逢盛世”,为什么叫“欣逢盛世”呢,就是有一块石头让我感受到了就是老年人的那种生活状态,真的这个石头上传达了一个非常幸福,一对儿老年夫妻,我想呢,中国的老年人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下真的是很幸福的。


请点击阅读全文观看视频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榜样篇》
《歌唱篇》
来源:海南区融媒体中心 央视客户端
作者:李 彤
编辑:郝维涛
初审:张小龙
监审:张 超
征稿邮箱:hnqrmtzx@163.com




原标题:《是它,让海南区登陆央视平台》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