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丨呼玛县:发出总攻令 精准拔“穷根”

2020-10-10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意愿是撬起贫困这座大山的杠杆,那么杠杆的支点,就在于“精准”二字。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扶贫要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确保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全区唯一农业为主的县,呼玛县列入精准扶贫的行政村有7个,占到了全区的一半以上,3年来,脱贫攻坚成了县委县政府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成了头等民生大事。

县委书记、县长不仅遍访贫困村,对扶贫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研究部署、组织落实、指导检查,还与县处级领导、乡镇和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县里成立脱贫攻坚专项工作推进组,各自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既有产业扶贫、土地流转扶贫、医疗救助扶贫,也有环卫保洁扶贫、防火管护扶贫。

全县派驻20名驻村工作队员,47名驻村第一书记,640多名党员、干部分期分批入村开展帮扶。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各个层面的攻坚责任再强化、工作举措再压实、推进力度再加大,上到县委书记、县长,下到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每个人都在为扶贫攻坚做着实实在在的努力。

到2018年底,呼玛全县716户127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从2019年开始,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把重点转向巩固提高,巩固贫困户“三保障”,大力发展扶贫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为求脱贫攻坚真正挂上挡、有实效,呼玛县从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要想脱贫,就得想方设法让土里生金、地里长银。恰恰呼玛县的特色就是土地多,且地广人稀,可是贫困村和贫困户有地的少,为此县里号召引领各村在土地上动脑筋“花心思”。

率先行动,呼玛县三间房村、达拉罕村、大砬子村和嘎鲁河每个村征得上级同意,运用扶贫专项资金购买了土地,决定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之所以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是因为呼玛县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是,贫困户多数年龄偏大,因病因残致贫居多,多数没有劳动能力。

一年下来,这4个村的村集体收益均在10万元左右,不仅超越了县里其他几个贫困村,更是列在了全县54个村的前列。

图片来源网络

“村集体收益稳定了才能保障贫困户的长远收益,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才有能力保障贫困户的稳定收入,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呼玛县扶贫办主任刘勇说道。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呼玛县既捡土地流转这样的“大西瓜”,也不放过“小芝麻”,县乡两级政府主抓大的方面,各村也是八仙过海,各使高招儿,这使得呼玛县的脱贫总攻,打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2018年,达拉罕村投资西门塔尔肉牛养殖项目,养殖肉牛15头,通过对外发包,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2.6万元。

鸥浦村部分农户种植了一种“笨苞米”,这种玉米产量低、收益少,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驻村工作队觉得如果经过加工后销售,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2019年,在呼玛县政府和鸥浦乡政府的支持下,村里成立了玉米加工厂,当年纯收入增加到了10000元。

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几年来,呼玛县按照产业选择精准、项目设计精准、支持投向精准、贫困人口受益精准的标准,以突出项目建设、健全产业扶贫机制、强化政策措施为重点,帮助乡镇、村屯谋划可持续的产业项目,整合小、散项目,确定了养殖、种植、农机具租赁,小作坊等产业扶贫项目。

这样一组数字颇能说明问题:

2016年以前投入扶贫专项资金多用于基础建设,2016年以后共建成产业项目165个,年收益可达340多万元,能够保障1321名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500多元……

2019年完成产业项目87个,这些项目产权均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采取租赁的方式对外出租受益,收益采取“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形式利益联结到贫困户……

2020年,全县共收到中央、省扶贫专项资金1282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21万元。其中中央、省第一批资金884万元落实了22个项目,17个投资合作社项目完成全部建设内容,收益41.9万元已经打入各村账户,预计带动贫困户80户,户增收5000元……

若想达到巩固提高、持续稳定的良好效果,就要“号准脉”“找好路”。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国家给精准扶贫定的“目标”。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对于脱贫攻坚而言,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才能真正挖断“穷根”。富脑袋与富口袋并重,呼玛县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典型系列活动,发动身边“榜样”力量,借用外力激发扶贫“内驱力”。给项目的同时教技术,上项目的同时管收益,将贫困群众的收益与自身努力紧密结合。并通过补贴生活费用、交通费用方式鼓励有劳动能力人员外出务工,增加村内公益岗和临时用工数量,探索村集体产业自主发展用工。开发护林员岗位23个,每人年可增收3000多元;开发村保洁员、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80多个,有效切断了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源。

智和勇,刻在呼玛人的骨子里,体现在“精准脱贫”上的再提升、“稳定增收”上的再发力、“强化一线”上的再用心,助其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振翅翱翔,誓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稿件:本报记者 鞠春艳 孙莹

总 监 制:张志强 监制:李睿军

原标题:《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丨呼玛县:发出总攻令 精准拔“穷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