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皖南上海小三线寻访日记(2012-2013年)

2020-10-12 08: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杨华国

题记:作为家住安徽南陵的硕士研究生,2012年9月我有幸参加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的上海小三线建设研究团队,逐渐对上海小三线有所认识。在这一年间,上海小三线对我而言由一个很陌生名词逐渐转变为清晰的画面。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读文献档案是对上海小三线了解的一个很重要环节,而我更加认识过去那段三线历史则是来自于对上海小三线厂址的一次又一次的实地采访。在对皖南小三线旧址的查看、知情者的交流以及实地资料的收集都给我很多认识与启发,每次到实地旧址去也都有不同的收获。

2012年9月以来,我曾经三次实地采访上海小三线旧址。第一次在2012年国庆期间,去了泾县所属的三个小三线旧厂址;第二次是在2013年寒假期间,去了宁国、旌德等地,此次既有实地采访又有档案查询;第三次是在2013年暑假期间,此次以查询、记录有关档案为主,去了黄山、歙县、黟县、旌德、休宁、屯溪、祁门和绩溪等地的档案馆。

按照徐老师事先的千叮咛万嘱咐,每天实地采访后的晚上,我都将采访当天的经过大致记录下来,在此就将以原来的日记形式公布出来,希望能够对大家更加具体的了解小三线有所帮助。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晴

第一次去小三线采访,起来的很早。吃过早饭后,父亲陪着我一起出发了。由于昨天在网上对泾县小三线厂的具体地址做了比较细致调查,所以在路线上还比较顺利,对几个厂址大致方位已有了解。在途中,我是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我之前对小三线厂的了解完全都是来自有关小三线资料的阅读,而今天能亲自去那里实地采访,不免有点激动。担忧的是我去村里是否能找到厂的旧址,是否能采访到当地的知情人。

大约八点半驱车来到了泾县县城,我们采访的第一站在乌溪村。泾县通往乌溪村需要经过一条河流,然而河上的唯一一座石桥却因为一个月前的洪水给冲坍塌了。让原本很小的村落分成了两个部分。断桥的旁边聚集了很多这个村子的村民。原本应该为断桥而交通瘫痪苦恼的村民,这期间却因为此事而高兴。原来这里还有一条小路能绕过这条桥,来往的司机只要给他们二十块钱他们就愿意随车指引你绕过这条桥。同样我们也雇了一村民随车指路,大约半个小时的山间泥路,绕过这座桥。绕完后,车正好停在桥的那头,带路的村民又可以从断桥边缘回去继续他们的“生意”。

过完桥后,父亲对我说:“这里的人并没有因为桥断了,与外界交流困难的而难受,反而是高兴那二十块钱”。村民们也许根本没想过通往外界的路才是他们的真正财富,得到了二十块损失却是更多的。其实,桥断了真正的受害者是他们,而并非是过往的游客。为什么小三线工厂建在此处,从此件事中不难看出,都已经是40年后的今天了,这里因为位置相对较偏,当地人们仍没有看到便利交通的重要性。而因此人们的眼光也狭隘许多。这也正是当时小三线建于此处的原因,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是隐蔽的,在信息流通上也是闭塞的。这样的布局万一有战争,这里的军工厂,敌方是很难深入的,生活在这样的闭塞环境中的人们,也不会将此处的信息很快外传出去。

过了桥后,我们的车来到了乌溪村。村子有一条小街,不是很长大约有一两百米。我们停了车后,就在村里一一询问了。在问过好几个沿街居民后,他们对312电厂都是知道一点但是不是很了解。最后有幸问到一位老伯,他叫叶建明,是原来312厂所在村的村书记。在他的指引下我们一起去了原312电厂厂址,去那里是一条很窄很窄的山路,宽度也就是一辆货车的宽度。山路大约有十几里,路的两边的是很高很高的山。听叶伯伯说这路都是原来312电厂开的,都是用火药炸开的。我们开了大约有半个小时的车,路的两边是一户人家都没有,我们也很少碰到其他的车。然而大约半个小时后,突然有几栋老房子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那些老房子一栋栋的整齐的排列着,上面还有栋数。我们继续往里开,乖乖!这里面是一个村子呀。里面的房子好多,都是六七十年代的风格,大多数都是两层楼。很难想到深山密林中竟藏有如此之多的建筑!最后我们在原厂厂门前那停了下来,在叶伯伯以及这里原生产组组长汪有根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原312电厂厂区里面,现在这个厂已经被改造成宣纸厂了。

一走进这个厂里,就是一个很大的大礼堂。礼堂很高,很深。并且墙上还有很多那时候留下来的标语,如:“备战、备荒、为人民”。往后走就是一栋栋仓库,仓库很大而且之间都是连着的,听两位伯伯说那时候这些仓库都是装煤的。往后走就一些厂房,现在这些厂房都已经用作生产宣纸了。觉得当年应该是很漂亮的徽派风格厂房现在很多竟成残垣断壁,四周杂草丛生,令人伤感。后来因厂区太大,我们又驱车进厂了。

在途中,我看到厂里的建筑栉次邻比,其作用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原化验室、有的是原办公室、有的是原商场、浴室。最后,我们大约驱车六七分钟来到厂里的最重要的地方——主机房。曾经,皖南这片地方的很多军工厂的用电就是从这里输出去的。机房前面有一根很高的烟冲,有69米高。进入主机房里,仍能感觉到当时这厂规模的宏大。机房分两层,每层都有两三丈高。虽然现在整个机房里几经空空荡荡,四面墙壁也是凋敝不堪,但是墙上任然挂着一些电线设备,几个墙壁的拐角处也都堆放了一些废铁废铜。厂房正中间还有一些破的机组在那。因为厂房很大,所以我们在里讲话都是有回音的。因为宣纸生产的保密性,厂里还有很多地方我们就没有进去了。

参观完312电厂,我和叶伯、汪伯聊了许久。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厂建于1969年,生产开始于1971年。该厂上海人走后,设备也都被河南登封人搬走了。为此,上海政府给了泾县政府40万元。也正是因为这笔钱泾县红星宣纸厂才得以发展。电厂的建设,才让这深山之中开辟了新村,修建了山路。这里的经济也因为是这条山路才得以与外界沟通,这里美丽的风景才得以开发,现在这个生产组有着泾县乃至皖南最出名的景点——江南第一漂。

交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原312电厂后期发展滞后正是交通闭塞的原因。现在“江南第一漂”真是有着原来开山修路的基础,比当地其他地方交通便利才得以发展。希望通往乌溪那座桥能尽快的修好,路修好了经济才能搞上去,人们的眼光也会更加开阔。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第二次和父亲一起去泾县,因为已有昨天的经验再加上昨天312电厂附近有人告诉我683运输队的确切地址,所以今天我们出行路程很清晰。七点出发,大约八点一刻就到了原七里店村,不过,村边的公路就是那么一小段,在路上开车兜了好几圈都没能找到通往厂里的路。问了不少人他们都不知道这个683厂。后来我们在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奶奶那里打听到了683厂的确切路程。在她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去厂里的路——一个太不起眼的小坡,路也非常的窄,只能容下一部车。其实我们在这个坡前来回了几趟了,都因为它太不起眼了,所以次次都错过了。我们大约在这小坡上开了十几分钟,坡的两旁零零散的分布些房屋。坡下两边的村子只有一些老人,很少看到年轻人。我们的车直接开到厂门前,不过现在这已是一个私人缫丝厂。我们经过与门卫的打听,他推荐我们去采访这里原来缫丝厂的车队队长王队长。经过打听找到了王队长的家。王队长的确是个很热心的人,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便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讲述了这个厂里的前前后后。他是90年来泾县的,来的时候这个厂已经变成一个国营的缫丝厂。他是这个缫丝厂的车队队长。在他的介绍下我们得以进入原683车队总厂。

这个厂的厂区有一百五十亩,后面是生活区也有一百多亩。厂区我们进去后明显感觉到厂规模的很大,一进去就是行政楼,行政楼是建在一个三四米高的大坡上。楼不是很高,只有两层,但是行政楼很长,越有一百米长。行政楼以当时的眼光看上去是很气派的建筑,但是现在楼前已是杂草丛生,很多地方杂草长的有一人多高了,现在这里也不是缫丝厂的行政楼了。此楼空了有好多年了。墙上的白漆很多都应经掉落,露出墙里的红砖来。墙上的窗户也都已经破碎。行政楼前就是一个大广场,广场是用水泥铺砌的。广场前是一排宣传栏。现在那上面都是缫丝厂的一些宣传内容,我想当时一定是后方宣传的主要地方。广场四周的墙上现在还能很清楚看到那时候的标语“备战、备荒、为人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再往里走就是厂房了,绝大多数的厂房太破了就不用了,那些厂房的墙壁都已经倒塌,屋顶都是钢筋了,但是这些钢筋依然是结实的这也说明了那时候三线厂建筑用料的却是很好的。因为时间太长了,很多墙壁上都长有植物了。还有的厂房不是很破就用作生产缫丝的 。因为整个地区都是丘陵。所以整个厂也是坡形的。厂房都是建在一个大坡上。坡的最上面,就是以前整个683厂的核心地区——大修理厂、总停车仓库。在修理厂附近还有一个小型加油站,那是供这里原五连车队加油用的。当时整个工厂规模很大,总的有一千五百人。这在当时也只有国家才能投入如此之大的人力物力的。而且这样一个大厂建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乡村更是难上加难啊。听这里的村民讲原来这里都是荒山,都是683厂里的建筑队一锹一锹开出来的。

参观过生产区,我和王队长来到生活区。说到生活区,我不禁想起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话用在这里这是太恰当了。这里现在的居民全都是原缫丝厂的职工,方圆几里内并无其他村落。这里就如一个世外桃源一般。人们之间因为原来都是同事,所以关系都是非常亲密。走在路上大家相互之间都是非常融洽,遇到熟人都礼貌问候。和我们一起的王队长因年纪较大,在此就是格外受得尊重,大家见他都是很有礼貌的与其打招呼。说到生活区的建筑也都是683厂那时候建的。生活区很大,最里面是干部楼,王队长就是住在哪里的,我去过王队长家,整个干部楼只有一幢,有三个单元。整体结构像是现在的商品房,但是你进去后又知道,其实并不是的。因为它的楼道很宽,家家户户都是在楼道上烧饭,所以家家户户联系任然是密切的。王队长家是两室一厅,屋里也并没怎么装修,其装饰任保留了六七十年代的样子。墙上下部分,有一层绿漆刷了,这是很多那个年代房屋的特有标志。干部楼的外面是职工楼,职工楼是一栋连着一栋,墙上还都保留原来的标语。整个生活区都有院墙围着,这些院墙已有四五十年的,但院墙仍然保存的非常完好,并无什么破处。当地的居民都说那时候的房子质量好,住到现在没什么质量问题。

在厂区与生活区之间,还有很多娱乐场所,中间就有一个很大的篮球场不过是土地的,听说以前683厂就是在此处经常放电影,来看电影的人每次都有好几百人。在篮球场前有一个大礼堂,那时很多活动都是在此举办的。在职工宿舍的后面还有一个游泳池,现在保存的任是很完好,只是现在那里面不再是清澈的水了,而是一些废水和垃圾。

在参观整个厂区后,王队长又介绍了一些了解实情的居民给我,我和他们又聊了许久。在与原缫丝厂行政科科长汪业富的交流中就得知很多原来683厂的一些情况。他告诉我们说,1987年时,这里还有几个上海人,是留下来办理交接手续的,他到厂里的时候,厂里还有好多生产手枪的模具,这里原来也生产军火的。

今天能来到原683厂也是很值得庆幸的事,这对我以后研究小三线加深不少实际感受。

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已是国庆假期的第五天了,明后天就得回上海了。所以我在回去之前打算再去一趟泾县,前两次去了一个电厂一个运输厂。在泾县还有一个红波设备厂。之前老师说有红波设备厂,但是在泾县地方志里好像也并没有提及过此厂,所以我就不是很确定他是否真的有。但是,前两天在采访312电厂的时候,听村民说红波厂是有的。我和父亲一起开车按村民说的地址来到了三口村。在三口村和附近的村民多方打听得知红波厂是在西康村民组。西康离集镇街上也有一小段泥路,但是这与312相比这段泥路就短不少,红波厂就是在这个村民组里。这个村组并不大,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与312电厂相比这个村的最大不同就是,这里的村户并不是完全都是集中在这个厂的附近,而是分的很散。

我和父亲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一个养老院。村民说这个养老院就是在原来老红波厂的基础上改建的。村民还说,在村头上有个桃花潭酒厂也是在原来的厂基础上改造的。在村下面现在又一小半的居住房屋都是在原厂改造的。听这里村民说因为这里的生产都是无线电设备,各个配件搬运方便所以厂房都是分开建的。而且为了隐蔽所以这里的厂房好多的是建成民房一样,来到这里根本没有感觉到这里以前还有这个厂。这个厂的每间厂房都不是很大,而且大多数是一层楼。

后来我采访了对这个厂比较了解的查佩荣阿姨。她说这个厂原来的职工和当地村民的关系都是很好的,村民有什么忙他们都是愿意帮的。他们帮这个村修了路,开通了自来水。村民想买什么他们都是愿意从上海带的。那些职工也是很怀恋这里的,他们也经常包车来到这里怀怀旧。今年5、6月份还来了一次。

采访完红波厂,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又去683厂附近的村子采访了。在开了一个小时后我们第二次来到了683运输厂。因为厂我们已经去过了所以我们就直接去采访了这个村的村民。我们来到村子里打听,去找村子里的老年人。在多次询问中我们找到了对这个运输厂比较熟悉的李家财老同志。他家就是在683厂下面,他上学时代和厂里的小年轻职工很熟悉,经常和他们的车子一起出去拉煤,因为他和厂里面的人比较熟悉,所以厂里那时候他是可以出入的。据他介绍,那是厂里的职工和村民的关系是很好的。厂里特地送了一辆12马力的拖拉机给村里,以帮助村民双抢。这给当地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让他最感谢683厂的是当地的水一直原来683厂供应,水管一直用到去年,去年他们才用县里的自来水。

后来村民介绍说他们这里还有一个上海人留下来的,她的父母亲都是683厂的职工。我们最后找到了这位阿姨,她叫袁菊英。父亲叫袁鹤年是原683厂的汽车检测负责人,主要管理汽车能否发车。他回去后在上海长途汽车运输公司。袁阿姨是十八岁那年来的,来后几年后就和当地的一位供销社职工结婚了。所以她的父母走后她就没有回上海了。袁阿姨家现在是在泾县七里店街上的几间老供销社的旧门面里居住的。那个地方现在在泾县已经算是很郊区的地方了。家里装饰与这里的其他村民家没有任何不同。我没去他家里屋了,不过从外面就能看见他家的基本布局,大厅就是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上的粉漆都好多都已经掉落了。家里的屋子因为是以前供销社留下来的旧屋子所以屋子很低,我刚去他家时候下车的时候感觉这里的确是有点破旧。和阿姨交谈中发现袁阿姨现在说的话也是很真宗的泾县话,并无上海的口音了。他的老伴说她现在所以的生活方式都已经是这里的了,和上海一点都不样了。我想这恐怕就是同化的力量吧。袁阿姨的老伴叫做汪尚显,今年60岁,原来是泾县供销社的,和他交流中发现他本人对以前的事实政治也都是很了解的,他对现在的政策也是有着自己的看法的。其实他本人以前在供销社的工作也是非常体面地,在以前可以算是非常好的工作了,汪先生本人身高有一米七左右,现在看来在同年人中还是很精神的,从他的长相看来年轻的时候长得是很多不错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帅哥啊。袁阿姨那是也是年轻漂亮,再加上是上海大都市的,父母都是小三线职工,父亲还是厂里的干部,这样的一对人,当时在泾县一定生活很不错,也许就是时代造弄人啊,这样条件很好的家庭,现在生活条件以往日昔比的了。袁阿姨,一个上海小姑已经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安徽农村妇女了。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晴

今年寒假我再一次去了小三线的厂址,这次我和师姐李云一起,中午从上海出发,乘车去了宁国。宁国这座小城位于晥东南,地理位置上与浙江接壤,与上海、江苏也都不远。这里典型的丘陵地形正是三线厂坐落此处的重要原因。当汽车接近宁国的地界时,我已感受到这里丘陵的连绵,一个个不高的土丘紧紧挨在公路的两边。高的有一两百米,低的只有十几米。那些稍许平坦的地方,便形成一个个不大的集镇,放眼望去都是两层小楼,典型的徽派民居,青砖小瓦,雕花瓦当,整个楼身更有琉璃瓦片装饰,很是好看。

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宁国,虽是皖南人,宁国我却是第一次来,这个依山伴水的皖南小城在我去的几日里,空气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好。那几天,宁国的上午都是被大雾笼罩着,空气中也弥漫着灰尘,我和师姐开玩笑的说:也许这就是宁国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海螺水泥厂发源地的原因吧!到达后,我们便在宁国市区找了家旅馆,简单的安顿下来,为后几天的行程稍作准备。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和师姐是去宁国档案馆查找资料,早上七点半我们打车去了档案馆。宁国不愧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个档案馆比我们想象的要宏伟的多。四层办公大楼,正正方方,楼身的大理石在太阳照耀下显的格外庄重。一进去,是一个环形大厅,大厅四周布置了供查阅者查阅的圆形桌子和供人休息的真皮沙发。大厅的最里面是一个接待查阅服务台。

我和师姐七点五十分就到了,在等待了十几分钟后,上班人员都以到来,在和接待员交代了我们的来意后,又经过熟人简单的介绍,我们便开始对资料的查阅。听接待员说有关“小三线”的档案有600多本,我和师姐当时就傻眼了,像我们查阅的速度一天最多能查40本,要是这个速度的话不得半个月啊!一上午我和师姐就查阅了18本。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算了算,加上周末休息,我们等到过年的时候也查不完啊!啊呀!这得怎么办啊!在师姐给我打气下,最后我们做好长线准备了。

下午我们又接着查,大厅太大,又没有暖气,时间一长冻得手脚不灵活了,最后下午我们就查阅了17本。

下晚,听说我们这里的资料很多,胡静师姐准备过来帮忙,多个人多份力,我相信我们还是能快点查完的。

2013年1月18日        星期五            阴

上午八点我和师姐再次来到档案馆,在查阅的过程中,接待员说我们查了一大半了,我和师姐都很吃惊,不是600本的吗?我们查阅了40几本啊!“不是600本,是600条”总共就五十几本。听了这句话我们当时就傻了,既高兴有失望。高兴的是不用在这待上十几天了,失望的是资料没有那么多了。中午十一点多,我们就把五十卷资料都查阅整理了一遍。

下午,我们便开始去厂址实地看看。虽说宁国我是第一次来,但是宁国的小三线我并不感到陌生,这些厂和我去过几次泾县的小三线厂一样都是在崎岖的山沟里。都是很小的集镇上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土路或者小土坡,这正是通向小三线的最后一段。弯弯曲曲土路有的长,有的短。像通向电厂、军工厂这类三线厂土路窄了很多、长了很多。有的只有一辆中型货车那般宽的土路连绵曲折十几里。而像水泥厂这样的并不直接与军用挂钩的小三线厂,土路便换成柏油路,也宽阔了许多。我们第一站去的就是这号称亚洲最大水泥厂的源头——上海胜利水泥厂。

我和师姐大约下午3点多钟才来到厂里,所以我们下午去了并没能采访些人,只是简单看看厂里建筑。不过我们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了几个老厂的老工人。并且定好明天我们对他们采访的时间与地点。

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晴

早上六点半我们就从宁国出发,赶往十几里之外的原上海胜利水泥厂。元月的清晨一片大雾,白茫茫的,从车上看去远处只露出些隐隐约约的轮廓。行驶的汽车离水泥厂越近,空气中的粉尘越发厚重,粉尘与这浓雾混合在一起,使得这里越发朦胧,车还没到就能感受到水泥厂就在附近。大约七点半我们到达了水泥厂,这个水泥厂和我以前去过的各个小三线厂址一样,都是宁静、冷清的,而冬天的清晨又使得这份静添加了稍许的寒冷和萧条。我们是约好八点在朱师傅家集合的,因为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所以我和师姐在这个老厂转了转。当我们走在这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群中,依然能找到当年历史留下的痕迹。墙上的标语、大字隐约还是能看得见。像“无产阶级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这样类似的标语虽然很是模糊但却使历史变得更加清晰。也许这正是历史的魅力,一样的标语,一样的建筑,一样的树木,却是不一样的人。那些当年一砖一瓦建起整个工厂的年轻人,现在都以年老,有的都已不在人世。正是小三线让这块贫瘠的稻田变成养活几千人的工厂。

我去过不少小三线工厂,小三线厂里的建筑没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些房屋的建造技术、风格、用材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徽差不多,每个三线厂里也都有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徽人接管后造的房屋,不过你一眼望去,很明显能感觉出谁是当年三线厂建造的,谁是后来安徽人建造的。小三线——那个独特的年代,建筑也带有那独特的味道。那时小三线厂里的建筑都是很浑厚的、庄重的,没有多少装饰但却是整齐划一的。也许这正和当年革命时代社会风气是一致的,人们的思想也是保守、稳重的。

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分开的,住宅楼每栋都标有栋数,每户门前都有铁板刻的门牌号,很是正规。并不像我们现在商品房每家门前只是在墙上印个门牌号。大约八点左右,我们来到约好的朱师傅家,他家是10栋301室。到了他家,70多岁的朱明玉师傅很热情。大约到了八点半,要采访的其他师傅也都来到了朱师傅家。我们便慢慢的谈了起来。

他们有的是上海人,但是后来因为家庭等原因,他们留下来了。正是他们留了下来,为我们了解这样的小三线提供了答案。在与他们的聊天中得知,当今亚洲最大的水泥厂——海螺水泥,就是原上海胜利水泥厂的一个子公司生产的海螺牌水泥发展而来。海螺的名称也是来自胜利水泥厂附近的一座“海螺”山。正是这座小三线的水泥厂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跨国集团,一座当时如此不起眼的厂为何一跃能发展如此之快呢?历史是连续发展的、有着因果关系的。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今天海螺的辉煌正是昨日胜利水泥厂的艰辛奋斗而得来的。有人也许会质疑,小小的胜利厂真有这样大的作用嘛?是的,正是胜利厂那代人的艰苦奋斗,让海螺牌水泥被上海乃至全国人所知。一谈到老厂水泥的质量,那些老师傅都显出一副很自豪的表情,他们用激动的声音对我们讲了厂里那些值得铭记的骄傲。其中就有一事例,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中国南极考察队,正在南极建造考察站,但是所带去的水泥在那酷寒的天气里都不成形或者裂开,后来国家又运了几批水泥过去,还是不行,有的水泥一到那里一建就粉了。最后上海运了一批水泥过去,在那一建就成功了,过了冬季,考察站还是很完好。回来后一查得知,这批水泥正是胜利水泥厂造的。这样的事例便让胜利水泥厂名声在外,这件事还得到国家的特别奖励。

为何当时不大的水泥厂能生产出如此高标的水泥呢?听那些老师傅说当时像胜利厂这样的规模、技术能生产出那样的水泥的确是一种奇迹。后来在采访中得知,那样的成绩是出自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劳力而获得的。大家都知道,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石灰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好坏,一般上水泥厂都会对石灰石分等级的,好的石灰石将用作生产质量高的水泥。而对石灰石的分类一般都是根据矿区好坏来分等级,最复杂的不外乎在好等级的水泥中再用机器筛选一遍。一般像这样的水泥已经是最高标准了,也自称是最高级别的水泥了。

而胜利水泥厂的职工却并不满足于此,对于国家下给厂里最高指标的任务,全厂上上下下都不马虎,其中厂里就选择一批职工推着小车去那些已经筛选好的水泥继续人工筛选一次,正是这样的干法才有了那样的成绩,其中我们在采访期间就有一位闵师傅以前在厂里就从事过这项工作。已经74岁高龄的闵师傅在谈及此事的时候表情任很淡定但微微颤抖的声音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那时候厂里出来的水泥都是我们这几百个人用手一个一个捡出来的,时间一长我们的手经常磨的流血,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最后才生产出这一批批高标准的水泥”。

正是小三线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的全国的好评,后来上海东方明珠、黄埔大桥这类大型工程都指明要胜利水泥厂的水泥。历史有时就是这么简单,接管上海三线厂后,正是这份声誉让宁国水泥厂和后来的海螺集团在这份前人的努力中更加壮大。

小三线人对待工作是认真的,对待生活也是积极的。如同胜利水泥厂一样,所有的小三线后方厂都是建在大山深入,刚刚去的时候这里都是深山野林,很多厂进去的时候,山路都没有,就更谈不上用电、用水。然而1965年到1970年这五年期间,小三线人硬是在这片荒山野岭建起一座座现在化工厂,这所经历的艰苦也许只有那些三线人自己知道。“苦,我们吃尽了。那时候进厂的路我们修,厂里要通电,电线杆我们自己扛,一扛就是十几里,每次回家后我的肩都淤血了。累,那时候真累,不过我们真的没有怨言,我们觉得那些我们是应该做的,那时候能做点事,心里是真的高兴。”这是一位已过花甲的丁师傅的真情吐露。工作上,小三线人是辛苦的,而生活上他们是单调却又是丰富的。单调,固然是他们在生活物资方面是很缺乏的,在业余生活上他们只有每周一到两次的电影,没有什么娱乐项目。丰富,正如我采访很多小三线工人所说:我们虽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不过我们没事打打扑克、隔三差五看看电影感觉也还行,就算没事我们几个在田里烤烤地瓜感觉也是很高兴的。

在和这些老师傅交谈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一会儿,就到了11点多了。看时间不早了,我和师姐也不好再打扰他们。和这些老三线人交谈我感触很深。是的,小三线人正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代表,那是一个勤劳的、知足的时代。虽是物资上的缺乏,却不能阻止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思念和回忆。在我所采访的所有三线厂中,每个厂现在每年都有原来小三线工人包着大巴过来到原来他们待了几十年、奉献了他们青春的三线厂址再看一看,再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晴

昨天通过与胜利水泥厂老师傅聊天中的得知宁国366电厂的确切位置和行车路线。所以今天一早,我和师姐便从宁国西站出发去了366电厂的旧厂址。电厂在三门桥乡,从宁国乘车四十分钟。与去水泥厂的路不同,虽也是水泥路,但去那里是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没有多宽。三门桥也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乡镇,整个街道也只有一百多米长。我们到了三门桥找到了当地老居民袁宏业,60多岁的他对366电厂很熟悉。听他说,他家原来隔壁邻居都是366电厂的上海职工。与他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听他聊了366电厂和上海工人的点点滴滴,总的来说是这个电厂让他们在那时代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

在与袁师傅交谈后,他向我们指引了去往366电厂的路。电厂还在三门桥乡的一个山坡上,从乡镇街道上到厂址大约15分钟的步行。整个电厂都是在一个大山坡上,道路现在都已是水泥路了,那时候后这里还都是土路。步行十几分钟后,我和师姐都很失望,几乎百分之八九十那时候的厂房、宿舍楼都已经拆了,惟有几间还留下来的平房也用作堆些木料的破仓库。不过电厂以前建造的高压电线杆都还在。整个厂区并不大,都是布局在一条几百米的水泥路一边。房屋拆的太多,几乎那时候墙上的标语都很难找到。总的说,366电厂因为地理太偏,小三线撤回后,几乎都以荒废了。

在考察完366电厂,下午我们又约了原胜利水泥厂老职工杨浦师傅,杨师傅的父亲就是胜利水泥厂的老职工,后来他也在水泥厂工作,并且因为家庭原因后来也留了下来。虽没有能在大城市生活,杨师傅并不后悔,他现在很满足他现有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不菲的股份,良好的居住环境让杨师傅与那些回去的老同事们找到了知足,找到了幸福。

2013年1月28日        星期一        晴     

今天和父亲一起驱车去了泾县档案馆,准备查阅些有关小三线的资料,找到了之前就联系好的李主任,不过到泾县档案馆一查才知道,泾县有关三线资料都没有。那时候交接,泾县的三线厂档案都没有存放在泾县档案馆。哎!白忙了一场。

后来,我们又去了红波设备厂想去采访一下国庆期间因为生病没有采访到的晏公村张老书记,不过这次仍不巧,老书记的病还没有好,还去县医院住院了。呵呵,今天真是白跑了一场!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雨

在我采访这么多,小三线厂中印象最深的是312电厂,一是因为它离城镇最远,真正的在大山的最深处,电厂离最近的集镇都有十来里山路,离泾县县城得有30里路程。二是电厂附近的村民离城镇很远,他们格外朴实许多,不管你采访那里什么人,他们都十分的热情。你有什么困难,他们也都愿意帮忙。真是大山里的人淳朴很多。

今天上午我和父亲再次去了312电厂。离过年只有几天了,不过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仍在外务工,村里绝大多数的都是老人,不大的村子显得格外宁静。这次我好好的在这个村子转了转。其实说是一个村庄,但整个村庄的房屋绝大多数都是三线厂留下来的宿舍楼,真正的平民房屋也只有几十来户。十来里弯弯曲曲的山路中途并没有其他村庄,唯独是在山路的尽头有了这一个村庄。实际上,没有三线厂也就没有这条山路,没有现在利用旧厂址的宣纸厂,更没有那些现在还住着村民的宿舍楼。是的,正是小三线让这里的村民有了便捷的出行更让这里变成了一个村庄。

在采访了当地居民后,我又去了离厂址有3里多路的抽水房,那时候正是这个水房提供了电厂及当地几个村的用水。现在抽水房依然在运转,接手的正是利用原来电厂厂址的宣纸厂。这个有了半个世纪的水房给这里居民用水带来了很大便捷。

在结束312电厂行程后,我再一次去了我国庆期间采访过一对年过花甲老夫妻,而这个妻子就是上海职工留下来的子女,上世纪70年代随父下放来到安徽,后来就和当地供销社一位职员结婚生子了,最后因为家庭她留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供销社的倒闭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家庭的温暖让这对老夫妻幸福的生活。然而不幸有一次降临再他们的头上,这次寒假我又去了他们家,不过这次她刚刚过完60岁生日的丈夫因脑溢血而瘫痪。几个月前她健康、好客的丈夫没过几个月有如此变故,让我们心里也感到丝丝灼痛。这对夫妻固然不能让我们完全了解留下来子女的生活情况,不过像她们这样正是那个特定历史下的一对缩影。他们为那个年代所付出的牺牲,应该得到历史公正的回忆。

小三线,一代人为之付出青春,一代人为之奋斗梦想。作为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小三线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情形下,小三线所取得的成绩正是那代人为之不断地奋斗、拼搏的结果,正是有着这样的三线精神让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一天天进步,国家一天天强大。小三线精神我们这代人不能忘却,小三线人我们更不能忘记。

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晴

早上5点出发,四个多小时的车程后来到了祁门县,县城不大,典型的小山城。有幸联系到了祁门县委有关领导,在他的介绍下去了祁门档案馆,几经交涉最后拍到了祁门有关小三线厂的档案资料近十卷。

下午去了黟县,黟县与祁门不远,相距约二十几公里,在询问中找到了黟县档案馆,档案馆不大就几间办公室。在与领导交谈中得知黟县档案馆并未收集小三线档案,只是在地方县志中简单介绍了祁门小三线厂。

下午4点多离开黟县,到了临近县城休宁县。

2013年7月4日        星期四               晴

上午去了休宁档案馆并未找到有关小三线档案资料,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去了休宁经贸委,可惜的是经贸委也没有任何有关小三线的档案资料。

从经贸委出来后直接去了徽州区档案馆,因为得到了吴静老师朋友的帮助所以比较顺利,去了后档案馆很配合,把所有有关小三线的档案都拿了出来,我们把能照相的都照了。部分电子版档案也都考了。

 下午,去了歙县档案馆,可惜的是没有任何小三线档案。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晴

上午去了屯溪区档案馆,档案馆藏小三线资料约有十一二卷,经过几经恳求让我们拍了五六卷中的部分。

下午去了黄山市档案馆,因为档案馆正是搬迁之际档案馆比较乱,又因没能联系到有关领导,所以并未找到有关资料。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晴

早上从家出发大约8点到旌德档案馆,旌德档案馆是所有县城中藏有小三线档案最丰富的一家,共有档案85卷,因为导师提前联系了,所以到了档案馆还是比较顺利,与管理员协商好中午不休息,正好一天全都拍完。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上午去了黄山市档案馆,这次直接去了新馆,黄山市档案馆有关小三线档案但并未集中成卷,分布在各卷之中。有关小三线电子条目大约有一两百条,多为交接档案,也有部分上世纪70年代的档案资料,但是档案馆不准照相,只给复印,并且对复印内容检查的也很严格,最后我们只复印到有关档案39张。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晴

今天去了绩溪档案馆,共藏有小三线资料大概50多卷,绝大多数是移交清册,但管理员最后只容许我们拍小部分,约8卷。

作者系上海大学历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选自徐有威、陈东林主编:《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专辑》,该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底出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