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风采】瑞金华屋村“华嬷嬷”:“泡”出“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

2020-10-12 18: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方女报 ,作者王苑

东方女报

展示女性风采,讴歌人间真情,关注家庭冷暖,传递时尚资讯。

华小英的生活轨迹就像是一个圆圈,老家是她的圆心。

华小英的老家在江西瑞金市的华屋村。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红军村”,更因“十七棵松”的故事和近些年的土坯房改造而被人们所熟知。这里是华小英开始做泡菜的地方,也是她兜兜转转总会回到的原点。

她做的泡菜就是有名的“华嬷嬷泡菜”。今年54岁的华小英,2016年开办泡菜工坊。把小小的泡菜从农家乐饭桌上的配菜,做到当地知名的热销品牌,并实现年营业额突破100万元,对华小英来说,这四年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四年里,有不断的琢磨,有坚守的初心,更有收获的喜悦。酸酸甜甜的泡菜,也像极了当下老百姓“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

回味

华小英研发了十几个品种的泡菜,百香酸黄瓜、酸甜萝卜、酸辣刀豆、酸甜藕片等都是她的招牌泡菜。与传统腌菜不同,华小英的泡菜加入了百香果、赣南脐橙等水果混合发酵,色泽鲜亮、脆爽可口,又叫“水果泡菜”。

腌制中的百香酸黄瓜

百香酸黄瓜,是她打开销路的第一款“明星产品”,也是目前销量最多的“爆款”。她做的酸黄瓜,嫩、脆、酸、甜,爱吃的人总也吃不够。

在老家华屋村一座土坯房里还保留着华小英当初开办“华嬷嬷泡菜坊”的模样。作为非遗扶贫工坊,这里成为了华屋村的一处景点。游客可以品尝和买到远近闻名的“华嬷嬷泡菜”,还可以了解泡菜的制作流程。

9月下旬的一天,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华小英。她身上穿的还是7月份直播带货时的那件印花上衣。衣服褪色了,看上去有点旧。听说又有媒体来采访,身边人劝她换身新衣服,打扮打扮。“平时什么样,就什么样嘛。”她并不在意。她衣着普通、朴实无华。一头短发、小麦肤色,笑起来,一脸的爽朗。

华小英

采访时,恰巧有一辆旅游大巴开进村里。一车从深圳远道而来的游客很快便被“华嬷嬷泡菜”吸引住,围着试吃起来。很快,赞不绝口的游客便纷纷掏钱购买。

华小英做泡菜不是一时兴起。在瑞金,一直有做腌菜的传统。华小英家一共6个兄弟姐妹。小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吃的,华小英和弟弟妹妹们嘴馋的时候,就从腌菜缸里捞点腌菜吃。记忆中,那一块块腌菜就是最美味的零食。现在想起来,都会口齿生津,回味无穷。

长大后,华小英总会在妈妈做腌菜的时候搭把手,自然也学会了腌菜。读初中时,华小英每个星期都会带腌菜到学校吃,还常常跟同学分享。同学们都说,她家的腌菜酸咸适度,味道很好。“既然大家都说很好吃,我下次就多做一点,分给更多人吃。”华小英很开心,这也成了她做腌菜最初的动力。

腌菜,瑞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要做好却不是一件易事。2016年3月,华小英开办了泡菜工坊,专门做泡菜。为了获得最好的口感,华小英不断琢磨和实验。研发期间,华小英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调配方。那段时间,他们一家每人一天要尝上十几根黄瓜。

华小英在做泡菜

盐水浸菜、入缸腌制、检验、出缸清洗、山泉水浸泡、沥干、倒入二次腌制……“华嬷嬷泡菜”采用传统老坛泡制、乳酸自然发酵,总共有20多道工序,但同时又加入了百香果、赣南脐橙等水果混合发酵。因为在制作上讲究浸泡,所以又叫“泡菜”。

华小英颇为自己做泡菜的手艺感到自豪。她的“华嬷嬷泡菜”最大的突破就是在长时间的发酵后,泡菜还能保持爽脆的口感。这也是大家最为赞叹的。

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华小英很快因做“水果泡菜”而“火”了起来。新华网、中新网,央视等媒体都报道过她。

回乡

华小英一家1998年便搬到了瑞金市区生活,她的“华嬷嬷泡菜坊”也于2017年搬去了市里,但她依然离不开自己的家乡。隔几天,她就会回趟华屋村,这里也是她泡菜原料的产地。

华屋村果蔬基地总共300余亩,华小英承包了40余亩。9月正是丰收的季节,华小英的果蔬大棚里,黄瓜、刀豆、洋姜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旁还种有百香果和脐橙。这些都是“华嬷嬷泡菜”要用到的原材料。华小英一直以做出“赣南特色农产品”品牌为目标鞭策自己,做泡菜选用的蔬菜都是大家可以看得到的“精品”。

华小英在果蔬大棚

走进华屋村,沿路是成片的白色果蔬大棚,掩映在绿树丛中,蔚为壮观。村里一栋栋红瓦白墙的客家小楼依次排列。一路之隔,是村里特意保留下来的一排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住房的变迁是华屋村巨变和村民幸福生活最直接、有力的见证。

以前,华屋村是个落后的贫困村。很多村民都选择离开这里去外面谋生。华小英的父辈为了生计也搬到了附近条件稍好的洗心村生活。华小英成家后,又去了壬田镇上做裁缝。再后来,为了儿子读书,华小英一家进城了。闲不住的华小英又开起了窗帘店。因为常年劳作,华小英腰椎间盘突出,做过两次手术。

在华屋村老家,华小英找到了人生新方向。华小英正式回乡是2015年。那几年,乘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华屋村成了有名的红色乡村旅游景点。“听一段红色故事,品一桌客家菜肴,住一晚山村民宿”,成为华屋村的旅游攻略。

很多在外面打工的人陆续回来办民宿、种果蔬。华小英也回村里开起了农家乐。

华小英办的农家乐,生意很火。上菜前,她会先给每桌送一小碟自己腌的黄瓜、萝卜或是豆角。没想到,一碟开胃小菜,竟然比主菜还受欢迎。大家吃了都说好,还有不少游客想要买些带回去吃。

一开始,没专门的包装,华小英就把装辣椒酱、豆腐乳的瓶子洗干净装自己腌的小菜。遇上没瓶子的时候,便有客人先付钱,等有瓶子了再装好寄到他们家里去。

华屋村保留着“华嬷嬷泡菜坊”最初的模样

华小英尝到了泡菜的“甜头”。在家人的建议下,她决定专心做泡菜。爱琢磨的她,开办了泡菜工坊,并注册了“华嬷嬷”商标。她用四年时间“泡”出了勤劳致富的“幸福菜”。她做的华屋泡菜通过电商还有微信,销往全国各地。连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都有订单“飞”来。

回报

有人说,“家乡文化是活在一个人身上不那么容易改变的古老痕迹”。

苏区时期,华小英的爷爷参加红军,腿被炸伤后失散,辗转回到家乡。华小英说,自己骨子里,融入的是老一辈们“不靠天、不怕输、不服输”的精神。

华屋村给了华小英原料和动力,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家乡。

华小英展示自己做的泡菜

“华嬷嬷泡菜”每年销量都在上升,并逐渐走向更大的市场。除了泡菜,华小英还研发了番茄花生米、腌菜酥、黄桃干等零食。目前,“华嬷嬷泡菜”不仅有线下实体店和经销商,还有淘宝、拼多多等线上电商平台。她还与瑞金香仔农家乐酒家等当地餐馆联动,销售泡菜。

华小英始终把华屋村作为泡菜原料的供应地。她建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收购村里和附近乡镇农户种的蔬菜。她还把菜种子免费送给村里的贫困户,蔬菜种好以后,再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帮助贫困农户增收。

去年,“华嬷嬷泡菜坊”被评为了“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位于瑞金市象湖镇八一北路的“华嬷嬷泡菜坊”,占地300多平方,工人多的时候有数十名,多是中年女性。洗菜、切菜、做泡菜,有事做,有钱赚,她们日子过得格外充实。

泡菜坊一角

52岁的刘小莲在“华嬷嬷泡菜坊”工作一年多了。年轻时,她在深圳一家港资企业工作了十多年。她很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这里离家近,她每月能轻松收入两千多块钱,还可以照顾在旁边上小学的孙女。“华姐做泡菜很用心,做出来的泡菜,大家都很认可。她一直都在开发新的产品,很值得我们学习。”

华小英热心公益,常常会去看望贫困户,并送去自己的一点心意。几个月前,她还把自己做的泡菜送给归来的瑞金援助湖北医疗团队成员们品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疫情影响之下,华小英仍然逆势而上,在今年7月份注册成立了江西华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目前又准备将泡菜坊搬进工业园的标准厂房。她还想把产品包装等生产线做起来,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

华小英说,她的愿望就是当一个用心把泡菜做好的“匠人”。“把我们家乡好吃的泡菜做好,让全国各地的人都知道、吃到。”

文章来源:东方女报

原标题:《【巾帼风采】瑞金华屋村“华嬷嬷”:“泡”出“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