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丨德宏傣族的传统稻作农业

2020-10-11 22: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

德宏地区是中国野生稻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使得德宏地区成为我国较早发展稻作农业的地方之一。据研究远在2000年前,云南傣族先民就已经种植水稻,唐代《蛮书》中有云南傣族以大象蹈土种稻的记载。德宏传统野生稻属于糯稻系,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州内多个县市都曾发现大面积野生稻。经过傣族人民千年来的不断选育,形成了滇西“四大风物”之一的德宏“遮放米”。德宏地区进贡稻米历史非常久远,据部分史料记载,自元朝开始,芒市及遮放傣族先民部落首领即有稻米进贡皇家,明清以来当地土司继续进贡稻米。1956年,周恩来总理到德宏参加中缅边民大联欢,品尝遮放米并了解其产量后将其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的国宴用米,并一直延续至今。

摄影:李豪

过去,德宏傣族腊月间犁板田,三四月份放水泡田,五六月份撒水秧。老品种不仅生长周期长,达一百八十天,其育秧期也较长,约为四十天。七八月份移栽秧苗,通常女子拔秧和插秧,男子整田以及挑秧。十一月份开始割谷子堆谷子,堆完谷子之后,田亩放荒,将牛马全都放养,过老年之前打谷,那个时候他们吃新米的时间比现在大多数人家稍晚,一粒米从种到吃其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几乎跨越了一整年。和同时期的汉族稻作相比,最常被提及的傣族传统稻作特点是不喜施肥、浅耕、粗放的田间管理等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暖的气候以及肥腴的土壤条件,使得傣族人“插秧后的工作不像汉人那么认真,施肥是没有的事。”关于不喜施肥的一个解释是傣族地区的生态系统新陈代谢快,水稻收获之后,残留田间的稻杆能分解为绿肥;另一方面,由于温度水份适宜,各种野草迅速生长,这些野草不仅为动物提供了食物,也为第二年的水稻生产做好了绿肥和畜肥的准备。不喜施肥也可以归功于傣族一年一度休耕带来的好处,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杂草在田埂里枯萎之后,植物的腐败分解速度快,加之期间不再种其他作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田亩土壤肥力的恢复;其次,休耕期间大量放养的牛留在田里的粪便也为田亩提供了肥力,因此土壤的肥力是足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管是民国时期学者们的社会纪实还是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大调查,傣族稻作浅耕这一耕作特征都被普遍提及,“摆夷男女们赶着牛把田土薄薄地犁松,然后放水浸田,在一个角落里撒下谷种。”不仅如此,还有数据佐证,“两牛并犁或一牛独犁,田土翻起之深度仅二三寸,”“扶犁飞跑,深度不大,只有二、三寸深,少数有三四寸深。”亦即所谓的浅耕。

凡是在傣族地区进行过调查的学者普遍认为傣族“农耕生产比较粗放,中耕管理差,”尤其是傣族对杂草的态度,“多数不薅除,个别地区也有薅除一两次。学者们认为荒芜在田间的杂草会滋生各种虫类,这对粮食的种植是极为不利的。但是也有一些田野资料记载,秧移栽完一个月左右,如果有杂草则还是会薅一次秧,薅秧拔掉的草丢在田里当肥料。这样看来,杂草也并不是没有好处,只是看人们如何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傣族聚居区历来水源充沛,因此“过去只有引水过程,没有蓄水过程”,通过“筑坝挖渠,灌溉农田。”“沟渠系土质,必须岁修。”修沟时,各个村寨只负责各自村寨所在地段的沟渠维护,其行为具有一次性、规模小的特点。修沟时间在撒秧前,傣族男子相约着去修水沟了,一家各出一个工,修沟的内容主要包括砍杂草疏通沟渠、修补过去一年可能坏掉的沟以及往河里打坝。打坝的作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涨河水时将河堤冲毁,另一方面是为了放水时,提升水位,使水能顺利流进农田。打坝前,村民计划好需要在哪里引水进田,打粧时就得在此处留洞,需要多大的水就打多大的洞,不用放水时,用草堵着;打坝时,将竹子打进河里,中间矮两边高,唯有此,当河水泛滥时,水从中间流走,不会危害到近河田里的庄稼。桩打好,然后堵上竹叶和草,这样就能提升水位。傣族的修沟是为了全寨的福利,是事关家家户户利益的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放以前,傣族地区种晚稻,加之老品种生长周期长,自然收割的时间也晚。以往德宏傣族地区出洼之后十月底到十一月才开始割谷子,这一时节正好是傣族地区的旱季,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下雨将谷子淋湿从而影响收获。收割时,割下的谷子摆放在田里晾晒,等谷子全部割完,再将其全部堆放在一起,各家堆各家的田,那个时候一些寨子的田块小,因此几小块田汇集成一堆。傣族妇女用镰刀将谷子收拢为一捆,傣族男子再将其背到堆谷子的地方——某块田的中间;越堆越高的时候,还得在谷堆旁搭梯子,一亩田,七八个人一天就能堆完。过去谷子割好之后并不立即脱粒,而是一直堆到过老年以前,一方面是因为效率低,过去没有机器,全靠人工用打谷棍脱粒,而且老品种能够经久堆放且不易脱落,因此自然也慢一点;另一方面,稻草是傣族传统屋顶的材料,村民需要稻草盖房,如果堆放时间不够长,稻草不干不结实则易坏。但无论谷子堆放的时间有多长,其背后都不会有食物短缺的问题存在。到脱粒的时间,人们来到田边,先用砍刀将田里的稻杆斩断并弄平,然后泼上稀牛粪,用扫把在地上刷,将其抿平整做成打谷的场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德宏傣族人的传统稻作是一种顺应天时以及尊重自然的耕作方式。虽然傣族地区可以一年两获,但由于老品种生长周期长,拉长了整个的生产节奏;另一方面,人口少,一季生产的粮食足够一年的消耗,加之交通不便,没有大量销售的市场,时间一长,处理不了的粮食口感会变,因此对于傣族人来说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多余的粮食而整年辛勤躬耕于田间。期间的休耕,也有利于田块土壤肥力的恢复,从而减少了人为补充肥力的工,对他们来说这是相当合理的。另一方面,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人对稻种的生长特性积累起了丰富的耕种经验,为了顺应水稻的自然生长,他们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此外,粮食的富足也给予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等待水稻的生长以及收获。因此,在地方上,传统傣族社会围绕着水稻耕种发展出一系列具有合理性的文化事项,形成了许多有意思的民俗活动。

来源:德宏文博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聚焦丨德宏傣族的传统稻作农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