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湃书单|澎湃编辑们在读的13本书

思想新闻中心
2020-10-15 14:21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这是澎湃新闻思想新闻中心的编辑们提供给大家的一份书单,每月更新一期。

《北平行当访问记》

王柱宇/著,张雷/编,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版

《北平艺人访问记》

王柱宇/著,张雷/编,商务印书馆,2020年8月版

推荐人:于淑娟

推荐语:

20世纪30年代北平“世界报系”两大访问记,一为贺逸文的“北平学人访问记”,另一为王柱宇的“北平社会访问记”。这两本即是编者整理、选编了部分“北平社会访问记”。十一前收到书,假期正好翻来看,文白相间也还好读,内容蛮有趣。

个人对“行当访问记”更偏爱,翻开目录先挑眼生的看,比如“瞽目院”(盲人教育)、“如此下处”(下等妓院)、“日升杠房”(出租殡葬用具和人力),其实即使眼熟的条目——当铺、镖局、法院看守所、公安侦缉队等等,一般读者也只是知道个名字,记者王柱宇正像个社会观察家与各行各业的经理、从业者聊门道,聊生计。所涉内容既可见百业民生,又可见时代变迁的细微处,如访问中医医院谈到中西医问题,如访问杠房谈到皇室出殡、总理奉安之细节……在习惯于“老北京”的种种表述之下,这部行业访问记更能让人见到“老北京”时代鲜活的城市。

“艺人访问记”,如果是对评书、大鼓、梨园名家等熟悉的读者,或许更感兴趣,只是对我来说,就只是懵懵懂懂多点了解。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

孙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一頁folio,2020年2月版

推荐人:彭珊珊

推荐语:

一场骤然降临的灾难,往往会提供一个短暂的时空,为人们提供重新思考的机会,但这个机会稍纵即逝。人们往往先是恐慌继而习惯,因为“人类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危机感觉,即使在现实危机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人们也会想办法在想象世界里结束它”。作者把这种情况翻译作“常态偏执”。2011年东部日本遭遇大地震和海啸,进而诱发福岛核电站泄露,然而需要几十年才能基本消解的核污染后续种种问题在几年时间里就悄然淡出公众视野。日本年轻人快乐地消费和娱乐,福岛本地的学生按部就班地走既定的道路上学,飞机上偶遇的年轻游客不以为意地回答作者关于核污染的询问:“咱们中国人怕什么,什么毒咱没见过?”

这个危机之后的场景似乎并不陌生

如作者所言,让非常态的认知持续,是在挑战人类的本性。人类需要哪怕是虚假的“常态”感觉,因为只有这种感觉才能让人不必付出太多精力而生存下去。摆脱危机恢复常态,是人类的自我保护本能,但是在诸如“3.11”这样的后遗症很难消除的事件发生之后,迅速恢复原有的状态似乎需要思考和质疑:是否有隐蔽的危机和虚假的常态?

冲绳是一个足够特别的社会,它在历史上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贸易中转站,近代以来的历史和遭遇使它产生“超越国家和主权意识的另类视角”。在这本书中,作者描述它为以“临界状态为特征的开放性场域”,冲绳人“需要持续性地生活在非常状态之中”。从历史的变迁到当下的灾难,冲绳社会被不断地抛入危机状态的临界线,但因此产生了足够警醒的社会意识,冲绳有识之士一次次的呼吁,让日本社会中被刻意遮蔽的临界状态不断凸显。

看标题仿佛是一本专写冲绳的书,其实“日本的教训属于人类”。历史永远不会重复,但是危机对人类的意义不会改变。尤其是在经历了2020年初疫情中空无一人的地铁,以及最近拥挤到怀疑人生的国庆景区之后,这本关于“临界状态”的书让人颇有一些感触。

《回归故里》

【法】迪迪埃·埃里蓬/著 王献/译,上海文化出版社·后浪,2020年7月版

推荐人:韩少华

推荐语:

李公明曾经在其于“上海书评”开设的专栏“一周书记”中推荐过这本书,我的同事也在两个月前的“湃书单”里推荐过它。我们在“思想市场”栏目甚至也刊载了本书书摘《曾经一贯支持法国共产党的工人家庭,为什么投票给了极右党派》。但是,好书何妨再而三、三而四的推荐呢。

作者一次次“试图逃离自己的社会阶层”,但一次次被其“擒拿”。书中写到他放弃博士学业的一段:“我必须放弃自己的论文写作,放弃学术志向,放弃所有与这一志向相关的幻想。我所否认的、关于我身份的事实重新浮出水面,相应的社会规律再次作用于我:我应该寻找一份真正的工作了。但如何寻找?寻找怎样的工作?我这时发现文凭的价值与个人社会身份紧密相关:我的DEA教育经历没能让我像其他人一样通向获得博士论文的道路,因为写论文的过程中需要必要的经济条件保证生活(如果一定要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坚持写论文,总有一天会意识到这个事实:没有办法,因为工作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想要在这里“揭露一个事实,因为这事实是如此的显而易见,所以无须再推迟对它的揭露”,即:“同样的文凭对于拥有不同社会资源和掌握不同(进行职业规划所必要的)信息的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形下,家庭的帮助、人际关系、信息网络等因素都将影响文凭在工作市场中的价值。说到社会资源,我得说,当时我几乎没有。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我当时完全没有社会资源。我也不掌握相关信息。所以,我的文凭没有什么价值,或者说,没有很大的价值。”

《马背上的男人:革命时代超凡领袖的力量》

【美】大卫·A.贝尔/著,Farrar, Straus and Giroux,2020年7月版

推荐人:丁雄飞

推荐语:

超凡魅力型权威,或曰卡里斯玛,是马克斯·韦伯所谓政治权威的三种基本形式之一:“它来自极端的个人献身精神,个人对救赎、对英雄业绩的信念。”(《韦伯政治著作选》,阎克文译,2009年,249页)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大卫·A.贝尔的新著,考察了卡里斯玛在“革命时代”(1775-1825年间)大西洋世界的面貌,聚焦于五位“马背上的男人”——科西嘉独立英雄巴斯夸·帕欧里(Pasquale Paoli,作为“革命时代”前史人物)、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法国大革命战神拿破仑·波拿巴、海地独立领袖杜桑·卢维杜尔(Toussaint Louverture)和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贝尔认为,卡里斯玛型领袖的诞生,除了要归功于人民主权的概念,还与十八世纪围绕世俗化和名人效应的文化转型息息相关。尤其在印刷术普及后,大行其道的言情小说(sentimental novels)培养了一批易于和虚构人物建立情感关系的读者,而当如是叙事技术被运用到人物传记后,名人文化便应运而生,“这使普通人有可能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来看待政治人物”(第一章“博斯韦尔先生去科西嘉岛”)。在贝尔看来,“卡里斯玛是现代政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是民主的影子(shadow self)”,“它的现代形式兴起于那个同样孕育了现代立宪民主政制的革命时代的文化和智识世界” (“尾声:卡里斯玛与民主”)。

大卫·贝尔之前专攻法国早期现代史,是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和第三任妻子、文学批评家珀尔·卡津·贝尔(Pearl Kazin Bell,文学批评家艾尔弗雷德·卡津的妹妹)之子。

《人生的意义》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朱新伟/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推荐人:龚思量

推荐语:

在电影《野蛮入侵》中,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历史学教授莱米对朋友说道:“我应该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然而为时已晚。”在 “随机波动”播客栏目中,脱口秀演员颜怡推荐了《人生的意义》一书。作者特里·伊格尔顿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关于幸福的讨论开始,在探讨“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同时,梳理了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观点。从“存在主义”到维特根斯坦;从古希伯来人到经历集中营后的犹太人;从过去的宗教社会到现在的世俗化国家,作家讨论了各个时代和文化中人类对于人生意义的不同态度。不论是宗教、政治、甚至是体育,一旦这些概念成为人们“人生的意义的基石”,那么人们多多少少会获得一些安慰。然而,当作者提出“这些概念是否能经得起严肃的审视,成为牢不可破的人生意义的基础”这一问题后,他所得到的答案似乎并不让人满意。或许,在这些概念被消解之后,人们不得不面对缺少明确意义的人生,成为一个“不可知论者”。也许就像作者所说,如同在《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所写的那样,名为“深思”的计算机得出了关于宇宙的终极答案:42,但是人类不得不制造一台更大的计算机去弄清楚这个答案的意义。在探索人生的意义时,我们是否问了正确的问题,又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

《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

陈侃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此书已出版了数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情境下读完,颇多感慨。中国人说“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往往颇具文化自豪感,但在“水旱、蝗虫、地震、疾异……日月薄蚀、流星彗孛、动物畸形、奇装异服、妖言流传”这些灾异领域,古人同样笃信天人感应。并且,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都贯穿着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对灾异的认识、反思、禳解。从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开始,直到“刘歆将天授圣王的《河图》《洛书》具体解释为《周易》和《洪范》,与圣人所作的《春秋》并列,描述为灾异论的三大支柱。这样,董仲舒、夏侯始昌、京房、刘向等儒生依据不同,目的各异的灾异论说,就被统合为一个由儒学经典衍生和支撑的有机整体。由此,刘歆夯实了灾异论的经学基础,确立起神学权威。经他阐发,儒家灾异论的理论体系才终趋完备”。(第三章)儒学为体,数术为用,灾异理论一方面成为汉代士人表达政治诉求,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成为宫廷政治斗争的利器。作者认为:“魏晋以后,一方面,皇帝通常以罪己的方式应对灾异……另一方面,公卿大臣也多有主动承担灾异责任的表示。”但是,进入体制的灾异论显然有些难以适应,往往被政治斗争利用,成为政治运作中的不稳定因素。汉代人相对比较朴实,全是玩真的。西汉成帝时,曾九次下罪己诏;在绥和二年,还因“荧惑守心”这一严重的天文灾异,下了一道问责册书,详列灾异,归咎于丞相翟方进。然后翟方进就自杀了。作者认为:翟方进名义上尽人臣之节,转受天子的凶祸,实则可以长保子孙爵禄。此为“尽节转凶”。更直白地说,以当时的灾异观为视角,丞相翟方进就是替皇上堵枪眼的,即使成帝在翟方进死后两个月就驾崩。“神道设教”原本是教化臣民的,反而弄得统治阶级人心惶惶,这不科学。

幸好,宋代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主要在三个方面发生了转变:首先是天人感应论遭到有力质疑,并且这些质疑在士大夫中获得了相当普遍的认同;其次,灾异与人事机械对应的事应说从理论上被基本否定;最后,运用灾异论进行‘神道设教’的主客体发生转换。”(第五章)数术从儒学中剥离,而隋唐之际,帝王学也逐渐成熟。“神道设教”的话语权随之转移到了帝王手中,敬天畏天反而成为悬在大小臣工头上的利剑……臣民则屈服于权势而复归于臣民。

灾异的政治文化史,大约就是“迷信”最终屈服于政治权力的过程。

《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以色列】埃特加·凯雷特/著 楼武挺/译,上海文艺出版社·99读书人,2013年10月版

推荐人:顾明

推荐语:

这部短篇小说集,开篇第一句话就吸引住了我:“给老子讲个故事!”与书同名的这个短篇故事,主人公“我”一开始就被一个大胡子移民用枪抵住了脑袋,命令他讲一个故事。大胡子觉得,在这个国家,要想得到什么东西,就得使用暴力,哪怕是一个故事。随后,小说进入了《盗梦空间》式的层层递进状态,不断有人来敲门,进入“我”的家,来要求他讲一个故事,而故事中,不能出现敲门声。小说最终指向的则是人的生存焦虑,就如同写作者在创作时所面临的状态。于是,书中接下来的短篇故事,就像是出版商、读者拿着枪顶住埃特加·凯雷特的脑袋写出来的一样,几乎篇篇精彩。

埃特加·凯雷特的语言简洁,每个故事的篇幅都不长,但不乏让你记忆的闪光点;幽默又大胆,比如《其实,我最近勃起过两次,硬得就像根金刚棒》,光标题就让人吐舌又好笑(男人啊,总有长不大的时候)——但其实,在这个短篇里,夹在妻子和情人之间的男人,思考起了性的本质是什么,很严肃的!而在这些故事中,埃特加·凯雷特也涉及了诸多当下议题,恐怖主义、种族歧视等。

最后,表扬一下译者,虽然是从英文翻译而来,可能丢失了作家原本的口语化风格,但译文流畅,读来很舒服。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李元胜/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推荐人:方晓燕

推荐语:

这本诗集的同名诗作《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因为被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谱成曲,由独立民谣女歌手程璧演唱而破圈流传。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大学校园开始写诗的那一代人,李元胜一直没有中断诗歌创作,加之迷恋花草,从事生态摄影,他的作品确实自带民谣气质。

被日常缠手缠脚的所谓长假,翻看这样平易的诗集最是趁手,看这个文字读来无甚野心的诗人施施然地写云和大海,满目的花草,谈论书信和日记,如此怀旧地抒情,坦荡地文艺,倒有种久违的亲切。

诗人说,“我平躺着时,是白色的/对折过来时是蓝色的”,“但是如果我对折过/再平躺,我就是灰色的啦”,“就是这样,世上又多了一个/折痕很深的人”(《深蓝色》)。

一个已经能够分辨自己的“折痕”,可以挺身穿过人生“针眼”的人,鲜少言及痛苦,说得更多的是迟疑和犹豫,是消磨和虚度,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

诗人说,“写作没能挽救我/但它防止了/我的生活过分戏剧化”(《写作时卸下的黑暗》)——想一想,阅读,好像也是。

《巫师:一部恐惧史》

【英】罗纳德·赫顿/著 赵凯、汪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2020年9月版

推荐人:黄晓峰

推荐语:

关于欧洲近代早期猎巫的著作,国内已译介了不少,不过,此书重点关注巫师的妖魔化过程以及对猎巫风潮溯源。按照这个思路,作者对巫师下了一个狭义的界定:用以指称所谓使用破坏性魔法的人。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讨论破坏性魔法的来源,他认为:“作为近代早期巫师审判学说基础的基督教是美索不达米亚恶魔学、波斯宇宙二元论、希腊-罗马人对魔法的恐惧、罗马邪恶巫师的形象、日耳曼人关于夜游食人女的概念等所有古代传统的结合,而这些传统单个拎出来看,它们又各自组成了猎巫背景的一部分。”(229页-230页)在这些庞杂的拼盘中,“埃及是这一传统可能的来源中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而且几乎肯定就是最重要的来源”。(443页)也就是说,欧洲的巫师原本只是带有古代民间信仰的遗存,而且很多巫师其实也是信仰天主教的,并且利用魔法为布道服务。可是,当形势需要时,他们的妖魔化形象就被猎巫者“制造”出来。这一形势,作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宗教改革带来的欧洲宗教危机达到了顶峰,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进行了一系列全面竞争……这一时期也是气候状况最不好的时候,天气变得更寒冷潮湿,农作物因此产量下降。(282页)所以说,猎巫从来就不是纯粹宗教内部的事务,而是宗教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乃至整个社会危机导致的。为了化解危机、净化社会,中世纪的天主教会日益注重通过识别和消除异端来净化它所控制的社会,这为设想出一个有组织的崇拜魔鬼的巫师教派提供了基础。(261页)无论新教还是天主教,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如果没有敌人,就造出来,这与科学的进步或魔法的式微无关。作者指出:“国家的形成、文明的开化和经济的发展会消除这些影响,取而代之的是更集体主义的社会偏执;但人口和经济危机仍可能重新引发对巫术的恐惧,就像近代早期欧洲所发生的那样。”(20页-21页)所以,即使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各地的猎巫行为依然存在,而且大都由政府主导,你也许会问,科学和理性呢?有意思的是,“科学已经成为一些南非城镇解释巫术的‘主要参照系’”。(52页)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

【美】菲利普·古雷维奇/著 李磊/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7月版

推荐人:臧继贤

推荐语:

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并不像书名中“大屠杀纪事”表现的那样,不仅仅是血淋淋的事实,更重要的是在采访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从大屠杀为何会发生,到大屠杀发生后如何确认处罚众多的凶手,再到夷为平地的卢旺达如何在仇恨和恐怖的阴影中重建等等,都发人深省。原作是1998年出版的,时隔22年才看到中译本,然而也并不晚。不仅大屠杀本身不应该被遗忘,其中显现的种族歧视、政治统治、民族国家和国际关系等等问题仍然存在,发生过的事情也可能再次发生。电影《卢旺达饭店》中酒店经理原型保罗上个月在卢旺达被捕。大屠杀结束了,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张爱玲往来书信集:《纸短情长》&《书不尽言》

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著,宋以朗/编,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9月版

推荐人:郑诗亮

推荐语:

张爱玲与他人的通信集,陆续购藏了不少,如《张爱玲给我的信》(夏志清著)、《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张爱玲私语录》等。但总觉得不过瘾,恨不得哪天有谁宣布,某处又觅得了一大批未经发现的张爱玲书信。发掘文墓和揭开文幕的工作自不免为智者所嗤笑,而读者永远是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嘴里也永远嚷嚷着:“给我更多!”

这部《张爱玲往来书信集》无疑可以(暂时)餍足读者的贪欲。与仅只选录部分书信的《张爱玲私语录》相比,《张爱玲往来书信集》对张爱玲与她晚年最亲密的朋友宋淇、邝文美夫妇的鱼雁往还做了全面呈现,个中价值,无需多言。我个人的感想,则如书信校阅者冯晞乾先生的前言所说:“没带着窥私的心态,只有一种要凭吊什么的情怀”,“昔日的隐私已经升华为文学史的材料,再好奇八卦的人对此也不由得肃穆起来”。

几年前读过宋以朗先生的口述传记《宋家客厅》,希望他能再接再厉,将钱锺书、傅雷等人的信件也整理出版。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