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早安!乌兰察布(2020/10/13)

2020-10-13 06: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融媒体中心 乌兰察布日报

十月

13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

今 日 天 气乌 兰 察 布多云-4~11℃西北风3-4级空气质量优

历史上的今天▼

◆1884年10月13日,格林尼治时间正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时间。

◆1970年10月13日,中国与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

乌兰察布要闻

﹌﹌﹌﹌﹌﹌﹌﹌﹌﹌﹌﹌﹌﹌﹌﹌﹌﹌﹌﹌﹌﹌﹌﹌﹌﹌﹌﹌﹌﹌﹌﹌﹌﹌

◆10月12日,市委书记、市长费东斌主持召开2020年第7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2020年市本级拟保留权责清单和2020年市本级拟取消下放行政权力事项目录》《乌兰察布市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乌兰察布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总体工作方案》《乌兰察布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调整管理体制方案》,并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10月12日,全市乡村振兴暨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全市乡村振兴、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强,副市长王国相、雷儒鑫出席会议。

◆乌兰察布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10月12日发布提醒,截至10月11日23时,青岛市共发现6例确诊病例,其中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到目前发现的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与该市胸科医院高度关联。在此提醒广大乌兰察布市民,近期去过青岛市,特别是9月27日以来到过青岛市胸科医院、接触过医院病人、与上述人员有过接触的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佩戴一次性医院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疗。

吃上旅游饭 脱贫门路宽

——关于卓资县旅游扶贫的调研报告

乌兰察布市社科联调研组

(滑动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个重要渠道。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实践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卓资县属于典型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51个重点贫困村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南麓、蛮汉山北侧的山地、丘陵区,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条件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贫困现象严重且脱贫难度较大。

为了早日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十三五”期间,卓资县县委提出“依托县域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线,开发建设大型旅游项目,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思路。依据如此发展思路,卓资县围绕旅游业进行产业布局,逐步走上了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真正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式到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依托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

卓资县东望首都,西邻首府,北依大青山,南临蛮汗山,自古就有“归绥门户,丰州襟喉”之称。境内资源丰富、人文厚重,近几年,卓资县立足于本地特色山水资源,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景区周围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上升,极大地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一)靠山吃山,依托景区富起来

九龙湾位于卓资县西北部、旗下营镇和红召乡境内,因其自然形态宛如九条龙横卧在大青山间而得名。这里山崖陡峭,郁郁葱葱的桦树林将大山装点得分外妖娆,清澈的泉水遍布山林,四季长流。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九龙湾水草丰茂,风景秀丽。

油坊营村,位于红召九龙湾景区入口。村民张海龙为了生活,最初选择依托大山搞养殖。2013年,张海龙发现有不少游客自驾游过来玩,他便选择开了富海农家院,2017年九龙湾景区建成,张海龙扩大了他的农家院,可以同时接待150人就餐、80人住宿。先后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吸纳5人在农家院就业。由于经营得当,富海农家院每年会比周围的农家院多经营2个月。每年5月,这里满山桃花杏花,10月份,九龙湾山上层层叠叠、五彩斑斓,这期间,会吸引来众多慕名赏花、观秋景与写生的游客和学生。由于经营时间长,雇用的5个贫困户帮工大约人均每年能稳定收入12000元。“今年疫情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收入翻番了,因为人们哪也去不了,只能自驾到山里转转,这里空气好”,张海龙高兴地跟我们介绍,“每年能收入30万元,我这日子达到小康了”,现在他的农家院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院、自治区四星级农家院。

张海龙富了不忘乡亲们,他又出谋划策、协调贷款,一手带动起6家农家乐,通过“能人带户”的模式,如今这6家农家乐每年收入在3到10万元不等。

张海龙所在的油坊营行政村,全村贫困户有59户,2019年全部稳定脱贫。依托景区,村里不仅开起了农家乐,超市、特产店,村里人还在景区打工,景区里50多名打工者中20多位是贫困人口。同时,村里自家的绿色蔬菜、羊肉、鸡、蛋都卖给了农家院或游客。多渠道的收入让脱贫更稳固。

距红召九龙湾20多公里,是红石崖寺生态旅游区,地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距呼和浩特市正北方35公里。总占地面积10万亩,其中2万亩原始森林、8万亩高山草甸草原,这里水草丰茂、牛羊成群,山崖陡峭、鬼斧神工,景色十分迷人。随着休闲自驾游的快速兴起,近年来,这里已是呼包鄂、乌大张等城市周边游的最佳目的地。

位于红石崖景区官庄子村的贫困户张连贵给我们介绍,依托红石崖景区,自己季节性打工,一天120元,又不误自家地里的活。当问到景区对他们有没有带动作用时,张连贵说:“有啊,村里过去养的鸡一只才卖20元,现在鸡一般能卖到120元,大的能卖150元,鸡蛋过去3元钱,现在10元钱。稳定脱贫后我们的生活变化太大了,过去吃不上肉,现在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听着贫困户介绍,能感受到他们发至内心对过上好日子的喜悦和自豪。

(二)乡村旅游,打开百姓致富门

壕赖村是10多年的明星村,当时在乔屹基书记的带领下,依托原有的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壕赖富民旅游区。“我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富!”一直是乔书记常说的一句话。合作社的名字是“富民合作社”,搞乡村旅游还叫“富民旅游区”,带领家乡人致富是他从小的目标。富民旅游区2017成功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集特色餐饮住宿、垂钓、采摘、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宣传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发展旅游产业,直接受益农户56户60人,间接受益农户315户428人,每年为3个行政村交8万元集体资产,每个贫困户年底享受资金分红1000元。村民通过打工、土地流转、出售农家土特产,2019年实现了稳定脱贫。

61岁的庞四虎一直在合作社打工,他和老伴都有病,他干不了重活,负责看管大棚,一月2000元收入,让他挣上了稳定的工资。“2019年,我也脱贫了,现在住幸福院,自来水费都是村委会承包,变化太大了,现在我们是真正小康了。”

(三)景区带村,农民走上了小康路

大榆树林胡古塞旅游区位于卓资县大榆树乡,以山水生态资源为基础,发掘了林胡部落文化和红色文化,开发了休闲体验、生态康体和养老产业等项目,建成了集观光、体验、休闲、养老、度假、娱乐为一体的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

林胡古塞景区所在的芦草沟村委会,是国家级贫困村,常住户143户、人口 3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 贫困人口 109人,该村被确定为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2015年景区和新村建设同步进行,采取公司(景区)+新村(农户)的模式,新村总体布局为156套平房连栋院落,将旧村整体拆迁,新村落成回迁,村民免费入住,房屋产权归户。2018年被确立为自治区旅游扶贫“景区带村”示范项目,建成集居家、民宿、餐饮、体验、购物为一体的“居家乐园、幸福家园”。

景区入口处的蓿麻湾村,过去的是一个偏僻闭塞、残墙断壁的破败村落,青壮年举家外出,老弱病残留守家园,土地荒芜,现在整个村子变成了白墙灰瓦人字顶的徽派建筑,房子整齐划一、宽敞明亮,每套占地120多平方米,包括2间主房、1间凉房和一个菜窖,水电暖厕网气配套齐全。景区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将芦草沟村打造成“塞外华西村,卓资第一村”。

贫困户赵和平,自家的土坯房一夜之间变成了砖瓦房,脱贫的劲头更足了,2018年,他在自家房里开了小面馆,夫妻两人起名“瑞旺面馆”,寓意着日子越来越兴旺。从最初的两张桌子,到今天的8张桌子,生意最好的一天能收入2000元。“脱贫不能光靠政府,还得靠自己干”,赵和平已于2019年稳定脱贫。

驻村第一书记王广生介绍:景点带动了周边2个行政村、6个自然村的村民增收致富,经常在景区打工的有20多人、季节性有50多人。紧挨景区门口的旅游新村,42户人家,就有8家小饭馆、4家煎饼店、2家小超市、4家摆摊卖旅游用品。村里能干活的全部动了起来,即便是基本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太太,也卖起了煮玉米、毛豆角,来增加收入。最主要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从日常生活、卫生习惯,到参与村委会管理、集体活动,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自从有了这个景区,村民们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二、坚持生态优先,让小康成为百姓的共同努力目标

卓资县旅游资源丰富,现有4A景区4家、3A景区1家、特色旅游村10多个、特色农家乐50多家、星级农家乐5家,芦草沟、油坊营等九个村庄被确定为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对县情的准确把握,并在实际工作中,立足本地优势,坚决贯彻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指示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坚持生态优先,努力为百姓开辟一条永续发展的幸福之路。

(一)抓住政策机遇,扶贫搭上旅游快车

2016年《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制定出台,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目标是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其中一项措施就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内蒙古建设、发展、生态文明工作等多次提出具体要求。

为把祖国北疆这道绿色万里长城构筑的更加牢固,卓资县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境内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提出了打造首府的后花园、首都的养生地,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围绕“休闲养生地、文化卓资山”发展定位,坚定树立“山水为媒、文化为魂、投入为基、民生为本”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和“旅游+”战略,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居”养生游。通过这一战略的有效实施,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9191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32390 元,2019年全县2800户5707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265%,2020年卓资县退出全区贫困县序列。

(二)坚持项目带动,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

卓资县选择旅游业发展,坚持走项目带动和能人带动的路子。比如林胡古塞旅游景区,2017年获评国家优选旅游项目,2018年获评国家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重点示范项目、自治区旅游扶贫“景区带村”示范项目。红石崖景区,2016年6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红石崖国家生态公园”,同年10月,被正式命名为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风景区。两个景区的开发人都是卓资县人,他们对当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感情,选择回家乡再创业,就是为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带动家乡发展。

通过几年的发展,卓资的旅游业在区内外小有名气。2019年全年接待中外游客9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15.7%。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卓资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布局也在围绕旅游业进行调整,引进绿色企业、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绿色发展开了好头,也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注重生态保护,实现百姓的长远发展

卓资旅游业的发展注重生态保护与开发并重,林胡古塞从百姓那里流转了20多户80亩土地,全部用来绿化、种草、种树,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建设中的明星沟旅游区,把老百撂荒地流转过来,建成了田园综合体,明星沟适合种植糜子、谷子、土豆、豌豆、莜麦和胡麻等农作物,景区征得各家各户农民的同意,将撂荒地流转过来,每亩给农民支付一定数量的租金。将荒山合围,种上了桃树、李树、果树,将周围打造成芳香四溢的花果山。然后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标准,实施田园综合体开发。几年来,全村安置附近就业人员60余人,景区仅支付农民工资一项,累计人民币1000余万元,30多户贫困户由此脱贫致富。

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使卓资县走上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九龙湾和红石崖寺景区位于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境内,从发展旅游业开始,境内的4个矿业被注销,将景区改造与自然保护区环境整治相结合,还大自然以绿水青山,还老百姓以幸福健康。

三、坚持绿色发展,让美丽风景转变为老百姓幸福前景

近几年,乡村旅游不仅在推动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而且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综合带动作用。据统计,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约30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49%,营业收入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30.9%。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规模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旅游扶贫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反贫率低的“造血式”扶贫道路,也是一条转变发展方式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路径

位于卓资县大榆树乡大南沟村的明星沟旅游度假区,蛮汉山北侧的山地、丘陵区,耕地养活不了村里人,村里人大部分撂下土地外出打工。2017年,明星沟旅游度假区项目开发,将古老的乡村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有机结合,将原始白桦森林、山水风光与现代化田园综合体建设相融合,充分挖掘乡村历史、红色革命的遗迹,形成独树一帜的旅游景区,拓宽了村民的脱贫渠道。

今年4月份新签约的宝贝沟村旅游项目,计划将宝贝沟村打造成为旅游观光、生态涵养、民俗欣赏、科普教育为主的绿色、高端、特色红色旅游基地,未来可带动村里农产品消费、餐饮、住宿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兴起。待整个红色旅游项目完全建成后,不仅会有效带动农户就业、农产品销售,还将推动实现卓资经济发展与农户收入可持续双增收。

卓资县旅游资源丰富,还有大量待开发项目,境内在建项目还有平顶山风景区、隆胜湖水利风景区、明星沟风景区、武要古城等。所以,在旅游发展规划上,既要注重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避免景区同质化、旅游项目同质化的竞争发展;又要立足本土、突出重点,适应当今旅游业发展变化,结合乡村振兴,拓宽贫困群众的致富路径,增强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注重旅游基础设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九龙湾景区的门总经理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苦恼,景区正好处于一条乡道,为了分辩车辆是来旅游的还是路过的居民,他每天耗费大量的人力在盯,其实一个智慧门禁就解决的事,但是网不通。有时候游客消费,扫一个二维码也实现不了。

而对于林胡古塞的负责人来说,旅游道路不通是他最头痛的事情。景点门口一条呼兴运煤专线却是单向行驶,呼市、包头来的客人回的时候得绕到卓资,而且集宁、兴和、大同方向的游客却走不了这条路,给景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在卓资,通往这几个4A景区的道路大多不好走,各景区之间道路连接只能靠村村通道路连接,影响旅游大巴通行。

“要想富,先修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奔小康,先联网”,但目前的交通设施、网络建设落后,已成为现今卓资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解决景区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的问题,不仅会给当地老百姓带来致富信息,更会带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改变。

(三) 创新旅游业态,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

旅游扶贫的发展,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的创新。林胡古塞在2018年国庆黄金周由于网红玻璃吊桥,游客突破8万人次记录,2019年国庆假期,林胡古塞旅游区大熊猫馆正式开馆,吸引3万多游客前往观赏游玩。可见旅游不是没市场而是缺乏创意。

卓资县通过发展旅游业,围绕旅游业规划产业发展,探索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借助近几年打造的吉祥九曲旅游文化节、熏鸡美食旅游文化节、骆驼冰雪旅游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平台,使旅游业与当地熏鸡产业、特色农产品加工、冷凉蔬菜加工、商贸物流深度融合。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食住行游购娱”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已经扩展到“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丰富旅游扶贫业态,拓展旅游的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研学、康养等功能,是我们接下来急需打造的。通过创新旅游业态,发挥景区品牌效应拓宽销售渠道,创意开发旅游扶贫商品和土特产品,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让美丽风景转变成老百姓的致富前景。

以文艺的形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年均巡演15000余公里助力民族团结工作

本报记者 李璟

通讯员 李宁

(滑动阅读)

金秋九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37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是祖国大地丰收的季节。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带着自编自导的民族团结故事和传统舞蹈深入校园和田间,与师生及广大农牧民共述四子王旗各族人民繁荣发展、亲如一家的生动故事,引导全体师生、各族各界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开拓进取,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积极贡献力量。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员发挥着重要角色。他们在演出时,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其中,把最新的民族理论政策编创到节目中,让各族群众在歌舞中共学、共乐。演出结束后,他们帮扶乡镇、嘎查村(社区)进行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引领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民族事业全面发展凝聚精神力量。据统计,每年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平均巡演行程达15000余公里,为四子王旗各苏木、乡镇、社区、农村、部队、学校、厂矿等地送去惠民演出100余场。

“四子王旗属于半农半牧旗县,少数民族居多,乌兰牧骑就是要搭起民族团结工作的桥梁,把党的政策方针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传递给基层的父老乡亲。”四子王旗乌兰牧骑指导员那木拉表示,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每个人都要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今后,四子王旗乌兰牧骑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为促进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繁荣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田间地头、草原深处,杜尔伯特广袤的土地上,四子王旗乌兰牧骑队员不辞辛苦、不畏寒暑,进村入户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农牧民身边,时时感召着各族人民要和衷共济,为伟大祖国繁荣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政府对全市各类非紧急类政务专线进行清理整合 ,设立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形成了 涵盖城镇乡村、蒙汉双语以及媒体监督曝光等服务模式的工作机制, 实现了“一号受理、一次性办结”, 真正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已成为我市人民群众向政府反映问题、 咨询求助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称赞。

本报记者 张晓鹏/摄

聚焦内蒙古

﹌﹌﹌﹌﹌﹌﹌﹌﹌﹌﹌﹌﹌﹌﹌﹌﹌﹌﹌﹌﹌﹌﹌﹌﹌﹌﹌﹌﹌﹌﹌﹌﹌﹌

◆据正北方网消息,自治区财政厅、科技厅下达2020年“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资金4.7亿元,用于支持“三区两中心”建设、自治区高新区升级、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定向委托等重点专项16项。

◆10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了音像档案修复寄存座谈会,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多年搜集保存的民间文艺资料——131盘不同制式的录音磁带进行抢救性数字化,整理出共约119小时的音响资料数字化档案。

◆10月10日,由内蒙古文联和内蒙古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内蒙古摄影艺术展览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有作品220幅(组),201人入展获奖,展览截至10月18日。

看天下

﹌﹌﹌﹌﹌﹌﹌﹌﹌﹌﹌﹌﹌﹌﹌﹌﹌﹌﹌﹌﹌﹌﹌﹌﹌﹌﹌﹌﹌﹌﹌﹌﹌﹌﹌﹌﹌﹌﹌﹌﹌﹌﹌﹌﹌﹌﹌﹌﹌﹌﹌﹌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教育部近日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670号建议的答复中指出,将心肺复苏和急救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将急救知识纳入基础教育相关课程。

◆据新京报消息,10月11日,青岛市发现3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青岛市卫健委12日发布最新检测情况通报。通报显示,青岛市已采样277968份进行核酸检测,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32人,其中9人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据央视网消息,近日,俄罗斯多地疫情出现反弹迹象,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展览馆的“方舱医院”于10月12日起重新投入运行。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近期,希腊政府正式向海外养老金领取者发出邀请,呼吁前往希腊安度晚年,并表示希腊政府已出台更多优惠政策。

﹌﹌﹌﹌﹌﹌﹌﹌﹌﹌﹌﹌﹌﹌﹌﹌﹌﹌﹌﹌﹌﹌﹌﹌﹌﹌﹌﹌﹌﹌﹌﹌﹌﹌﹌﹌﹌﹌

服务台

自治区地市级首家

优生与分子医学检测实验室

落户市中心医院

优生与分子医学

检测实验室简介

什么是出生缺陷

优生与分子医学检测

实验室检测项目

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

定点筛查机构:乌兰察布市优生与分子医学检测中心

地 点:乌兰察布市中蒙医院(市中心医院分院)B座5层西侧

咨询电话:0474-2252218

地 址:乌兰察布市集宁新区工农大街西呼格吉街南

乘车路线:市内乘10、11、21、36路公交车均可直达

今天的《早安!乌兰察布》就是这样

感谢各位的收听,咱们明天再会

播音:谢 敬

原标题:《早安!乌兰察布(2020/10/13)》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