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驻村工作】太阳梦 ——记清水河县城关镇孔读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樊天雷

2020-10-13 20: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太阳是一粒种子。他把太阳播种进黄土地里,滋润,萌发,成长,让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像阳光一样地灿烂。

——题记

认识樊天雷,是从他摄制《彩色的乡情》作品和各种大型照片开始的。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在清水河的城里乡村、街头巷尾被人们咀嚼传诵着。后来我又知道,在脱贫攻坚下派干部中,有他的名字和身影。因为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渐渐熟了,知道他在小小的孔读林村扶贫路上也有一定的收获,于是决定酝酿着给他写下一点文字。

弯弯曲曲的清水河之滨,孔读林村就坐落在上游一道弯处,这里一年四季水流潺潺,墩台林立,榆树茂密。由此想象,孔读林古时候该是一派肥壤沃野、草青水阔,黎民百姓富足度日的桃源乐土。而不知从何时起,孔读林却变成了一方瘠薄多难的土地。贫穷落后长期困扰着这里的人民。历史发展到今天,又在呼和浩特市地区“脱贫攻坚”的圈子里徘徊彷徨。

清水河县曾经是自治区的贫困县,樊天雷就生于斯,长于斯。在他的记忆里,家乡就是几间冒着淡淡炊烟的窑洞,就是乡亲们褴缕衣裳间的薄田,就是无依无靠的老人们一双渴盼和无助的眼睛……一切融为一个铁板的字眼:穷!

生活使樊天雷过早地见习了贫穷和艰难,也促使他小小的年纪就开始在这贫困的底色中涂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儿时他有个特殊的癖好,就是每天早早地起来,蹲在缀满露珠的原野里看日出,看那一轮红日从遥远的东方冉冉升起,看那朝阳拨开晨气晓雾,放射出万道金光的壮丽景观。自从搞了影视拍摄和摄影艺术以来,更是把这一光与影子的艺术融为一体。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静静守候在它的面前,看朝霞映红了大地……

樊天雷喜爱和敬佩太阳,是因为太阳是那样的勤恳热情,公正无私,春去秋来,给耕耘者带来希望、勇气和力量。

星转斗移,春去秋来。在清水河这片黄土地上生活了30多年的80后樊天雷,与100多位扶贫第一书记一起,于2018年凛冽寒风中,受党组织委派到孔读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长。他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带领孔读林人民改变世世代代贫穷落后的面貌。将精准扶贫送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使命贯穿始终。

“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撕掉绝对贫困的标签。”是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到孔读林,樊天雷憋足了一口气,他不相信孔读林的穷日子就没有个头!

三月,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清水河的最上游孔读林下辖的7个自然村,神州大地冰雪消融。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的坚定信念让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宣告了一个生机勃勃新时代的到来。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这块黄土地沸腾了!那一刻的太阳好像更加绚丽多彩。

也就是那一年,樊天雷作为政协清水河县委员会派驻干部第一次来到孔读林村扶贫,就任扶贫队长,踏上了他的太阳梦之旅。

虽然是本乡本土之人,但来到这个偏远地区第一印象就是四面环山、沟壑纵横,生存环境条件落后的孔读林村依然让这个30多岁的年轻人面对脱贫攻坚战的现实无从下手,城关镇派出的第一书记中,大都是副科长、科长级别从呼和浩特市下派来的干部,他们都有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自己只不过就是本县的一个工勤人员,三个队员中,自己的年龄居中。

下乡找不见营生的他,开始思索怎样与当地老百姓融为一体?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洒下一串崭新的音符。面对村庄里升起的太阳,樊天雷想起了自己是清水河县首批义工,他们曾经下到敬老院、养老院,为老人做饭、洗脸、包饺子、擦玻璃、捐衣服、捐钱……义工虽然没有太大意义,但它显现出来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将是他一生学习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樊天雷(左一)带着电脑、打印机为贫困户服务

樊天雷想起了自己是摄影爱好者,常常随身带的照相机。“为贫困户免费照相,既能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又能拉近彼此距离。”

于是孔读林村辖7个自然村,常住户75户162人,低保户63户102人,五保户5人,残疾人3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42人几乎都进入他的镜头:儿童照、结婚照、老人遗像照、寸照、全家福,在家里,在院子里,在村里的马路边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为了能够给村里的70多户常住居民拍摄到全家幸福,他于春节期间踏雪来到村里,“村村响”大喇叭一响,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为了让照相的家庭尽快免费拿到照片,他把个人购得打印机搬到农户的土炕上,为他们送去欢乐。

樊天雷(中)与农民交朋友

在报送各种报表中,他发现贫困户拿不出寸照,如果让他们到城关镇照相馆照相,对年老体弱和残疾人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因此樊天雷用自己的照相机免费为他们先拍摄寸照,再用自己的打印机一次打印出A 4相纸50张左右,供他们慢慢使用。收到照片的农民与他渐渐熟惯起来,愿意把心窝里的话告诉了他,心与心再次得以交流。

暖心之举,赢得乡亲们的信赖。当贫困户拿着樊天雷送来的照片时,热情地递上稀罕水果,热情的双手主动伸出来:“樊书记,扶贫工作我们支持你,你让我们干啥我们就干啥。”

热情的村民为樊天雷(左一)递上苹果

“这几天生活怎样?”“最近有没有困难?”

当樊天雷的脚步还没有踏进贫困户甄来旺的家门,就开始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问着甄来旺。

自从下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带着2名扶贫队员的樊天雷,首先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让这个只有半个劳动力的“老人村”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的实惠。

底数清、情况明是做好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两个月时间,他的脚印遍布了70户常住户家中,对每家每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思想认识情况、身体状况、困难程度、发展意愿等等,了如指掌,熟记于心。

残疾人甄老女,50多岁全身肌肉萎缩,无劳动能力,窑洞年久失修,存在住房安全隐患;贫困户甄来旺生活困难;村民刘铁小摘下的山茶急得卖不了,还有全村农民种土豆虽然大丰收,却卖不上好价格等等,樊天雷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这一夜,樊天雷在床上辗转翻侧,夜不能寐。凌晨便又起来,坐在清新的田野里等待日出。他想着如何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怎样才能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自2018年3月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樊天雷思考最多的问题。经过对所在村土地、人口结构情况进行深入摸底、调查研究后,发现村中外出打工人数较多,不少土地快成荒地了,再加上村里年龄结构普遍偏大,缺乏年轻劳动力。

太阳升起来了,樊天雷沐浴在万丈霞光里,抚一抚松软的土,看一看嫩绿的原野。身上一阵燥热:干,困难再大也要干!

樊天雷(右一)入户调查、看望贫困户

入户工作结束后,如何帮助贫困户摆脱这些困扰,成了他朝思暮想的心病。经过樊天雷与工作队队员、村干部们的认真分析与反复研究,一套分类精准、施策有效的帮扶方案逐步形成。

樊太雷(右二)与驻村队员、村委会工作人员给村民讲扶贫政策

2018年秋日的一个夜晚,月朗星稀,微风习习。劳累了一天的的乡亲们,聚集在一棵老槐树下,听着驻村工作队长樊天雷的演说:“孔读林村在两委班子及驻村工作带动下,确权耕地18673.76亩,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特产以玉米、小杂粮、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牛、羊、生猪、蛋鸡为主。在发展生产脱贫的政策中有了很好的发展势头。2020年驻村工作队与当地致富能人杨五小合作,驻村工作队做宣传、策划、包装:致富能人投入种植、运输、销售,开发17亩实验田,种植玉米、西瓜、南瓜土地的利用程度上有了新的长远规划,为大面积种植提供了良好基础。在时间和效率上帮农户可缩短时间的成本。”

他深信,只要孔读林人同心合力,幸福美好的明天定会轻快地向他们走来。

面对今年春旱,樊天雷(左一)与村民一起抗旱保苗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进清水河县城关镇孔读林村,在庄稼地里,村民正在地里忙碌着,还有几个人走走停停,指着地膜覆盖的农田,正在议论着,原来是驻村第一书记樊天雷正跟村主任与几个村民一起查看春耕情况。“ 时下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期,今年春天旱情严重,得尽快想办法抗旱。”樊天雷一边查看耕种情况一边帮助村民干活。汗珠挂在双颊,笑意写在脸上。

樊天雷(中)抗旱保苗

阳光融融地洒着,洒在孔读林人的脸上,洒在孔读林人的心上。

樊天雷深入农户宣讲政策

不忘初心,竭尽所能解难题,是樊天雷默默遵守的格言。驻村以来,樊天雷深知干工作就要动真碰硬,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这一天,清水河县民政局领导向他征集照片,“按照正常情况,他们要支付我稿费的,但为了这些贫困户,我免费给他们提供照片,得知他们那里有救济物品,特意为贫困户申请了10多套棉被发给五保户和贫困户甄来旺等人。”喜欢摄影并多次获奖的樊天雷把自己辛苦拍摄的摄影作品换回了贫困户需要的棉被。

面对年久失修的残疾人甄老女住宅,樊天雷帮助整修并协调帮扶责任人购买炕布,重新换上了窗户上的玻璃。

樊天雷帮助贫困户整修窑洞

樊天雷(右二)帮助贫困户盖房

见到村民晚上黑灯瞎火出行不方便,樊天雷同村两委2020年从扶贫对口单位清水河县政法委争取1万元路灯购置费,为村中常驻户解决了照明问题。

喇嘛窑和孔读林两个自然村的自来水管一到冬天就冻裂,他又协调了7000元维修费帮助村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刘铁小大爷的山茶卖不了,他与驻村工作队员体验采山茶的经过,拍摄视频,发到朋友圈,把500元销售款交给大爷。

快过春节了,他把大红灯笼人手一份送到家。让红红的灯笼伴随着浓浓的年味。

在村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烈士纪念碑,每年清明节,他与驻村工作队员前去祭奠并把周围的杂草清除。

秋收之后过年之前,这段时间是村民们比较清闲的时光,他联系爱心人士免费为村民理发。路过城关镇的商店,他还要为贫困户捎买上种子、牲畜药品。

为7个自然村的村民维修户户通卫星电视,信号不好的家庭免费安装电视接收器。

看到贫困户出行困难,他开车带着他们到医院看病,帮助其报销医疗费。

面对这些,樊天雷没有蹦,也没有跳,他知道, 要真心实现孔读林向现代文明的飞跃,要真正圆了自己的太阳梦。

为了发展有机食品,他带头种植西瓜,并改变村民自己食用或送人的传统习惯,带头售卖西瓜,带动大家把农产品变为商品,增加农民的收入。眼下,正是秋收的大忙季节,他又带领村民收割了11亩的荞麦,准备将这种小杂粮深加工后销售,增加收入。

这还远远不够。他燃起一支烟,蹲下来,又开始细细地琢磨怎样带动农民增收制富带头,大量种植有机西瓜,细细描绘着孔读林下一步打造农产品“品牌”效应,发展绿色农业,实施“美丽乡村”的大发展……

樊天雷(右一)帮助农民发展绿色经济

在清水河县城关镇马路边带领村民售卖西瓜的樊天雷(中)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近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樊天雷为了改变孔读林的贫穷面貌,为了贫困户的生活,几乎支付了整个身心。

樊天雷(右二)发放慰问品

樊天雷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现如今,在孔读林村只要提到樊天雷,没有人不夸赞他,他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在平凡中坚守,扎扎实实地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带领群众一步步朝着美好生活的方向大步前行。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樊天雷是个闲不住、停不住的创业人,当笔者即将完成这篇文字时,他又背起昔日的行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走进了外面的世界:

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望

长大以后去播种太阳

仅这一颗就够了

会结出许许多多的太阳

一颗送给南极

一颗送给北冰洋

一个挂在冬天

一个挂在晚上

到那个时候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都会温暖

明亮

作者简介:高晓梅,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内蒙古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长城研究会副会长、呼和浩特市长城科普学会会长、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万里长城》杂志社社长,著作有《情系长城》《情系广播》《情系戏剧》《长城华章》(第一、二、三辑)、《话说长城:内蒙古篇)等书籍,并多次获奖。2020年被呼和浩特市宣传部授予“青城好人”称号。

来源:清河创客

原标题:《【驻村工作】太阳梦 ——记清水河县城关镇孔读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樊天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