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浦江塘井

2020-10-16 18: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浦江“七山一水二分田”,属江南典型的丘陵盆地地貌,池塘泉井星罗棋布。据1958年浦江县水利调查,当时全县有水塘21550口、水井654座、水仓308处,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在浦江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浦江有“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之称,一万年前,浦阳江河谷平畈已经有人在种水稻、吃稻米,春播夏长秋收冬藏,水稻与时节天气紧密相关。浦江为诸水之源,山险地狭,据《光绪浦江县志》,康熙六年全县册定的塘172.28顷,水塘面积占县域面积的0.84%,与水田面积之比为5.77%,可见古代浦江抗旱能力低下。浦江的历史上旱灾不断。据统计,自北宋(公元1000年左右)至解放前,全县发生重大旱灾68次。那古时候的浦江人依靠什么来抗旱灌溉保丰收的呢?靠的就是大大小小的塘井堰埂等小型水利工程。

说到水利工程,不得不提到浦江历史上的“水利人”毛凤韶。毛凤韶于嘉靖二年(1523)三月授浦江知县,著有《筑塘解》,在浦江城西先贤祠内有他的雕像。毛知县积极倡导兴修水利来抗旱救灾。认为“天时一不至,即告旱难,水利尤所当讲也”“救荒无他奇策,不如讲求水利”“灌溉则莫如修陂塘而已”,提出多建堰坝、多挖水塘来抵御旱魔的水利策略。这一策略浦江人沿用了500年。

浦江有记载的最早的塘当属“鹤塘”,据称五代时就有人居其旁,“县东南一十五里曰鹤塘,道经谓双鹤自塘心戾天,因名。广袤数里,可注田二千亩。”最有名的塘是“三湖”。“三湖”是指东湖塘、西湖塘和椒湖塘,时位于浦江县南乡的通化乡(今兰溪市梅江镇),为宋时浦江名人钱侃、钱遹两人带头所建。“月泉塘”算得上浦江最有文化的塘。月泉在浦江旧县城西二里,源出仙峰之下,其泉随月盈虚为之消长,自朔至望则增,自望至晦则亏,因名月泉。

在黄宅镇上山村,自北向南有一串大大小小的水塘,弯弯曲曲,似连非连,俗名不直塘。水塘中间用老石板建有一口井,旱年不枯,水色清洌,井的水面明显高于塘面,呈现“井水不犯河水”奇观。据村里老人介绍,民国二十三年(1934)浦江大旱,别的地方都找不到水了,远在10里外的七里村人都跑到这里来担水。

浦江最有特色的塘是“闷塘”“水仓”,有些地方也称“水孔”“匣”。这些塘一般建在沙层较厚、有地下水补充的溪流河床中或河滩边,分有盖与无盖两种,浦江盆地多有发现。这些地下水塘一般呈四方形,大小随涌水量不等,四壁以块石、卵石垒砌,用粗壮松木为柱,架以松木横梁,上覆活松木为盖,并用石块、泥砂压至原河床平。在堤岸上用石块砌一个车水埠头,遇到大旱年份,只需对准车水埠头槽,刨开压顶的石块,揭开松木条,就能车水灌溉。

在浦江南山脚巧溪流域,砂砾层遍布,地表水难以积蓄。聪明勤劳的巧溪人用“拗井”储水提水。拗井建在自家田边地角,一井一田,以卵石盘砌,下口大,上口逐渐收紧至仅可供一人跨立。井旁竖一长直木,再缚一长横木于其上,横木一端悬一杆,杆头为一吊桶,能活动翻转,另一端绑以石块配重,系一拉索作辅力用。拗水时,拗水人面对水渠,将吊桶徐徐放入井中,用巧力一翻盛满提起,利用杠杆的配重和拉索人辅力,提至井口上方,轻松一倒,方便灌溉。

浦江还有一类奇特的高山坪地泉水塘,如登高山、乌浆山、虬树坪等村,村子因泉而生,村民的生活、生产、灌溉用水全是高山山泉。特别是仙华山上的登高古村落,坐落在海拔500米以上。先辈村民凿石为渠,将一汪清泉从2千米外的山上引至村中,建了造型酷似酒葫芦的上、中、下三塘。三塘由小而大,上塘饮水,中塘洗菜,下塘洗衣,尾水绕村而过,流入层层梯田。从空中俯瞰,石渠和三个清水塘犹如一条长长藤蔓上结的葫芦瓜,800年来,登高村民在它的哺育下,繁衍生息,瓜瓞绵长。

浦江的塘井,从万年上山原始村落到千年月泉文化,从高山山巅到河谷平畈,除了灌溉,饮用、沐浴、浣洗、消防、养殖等等,一直以来,它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作者|傅克平

编辑|赵哲越

审核|李少俊

广告合作:13600695466(微信同号)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浦江塘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