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伊川:村子摘掉“贫困帽” 群众走上小康路

2020-10-16 19: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伊川新闻●

“哒哒哒,哒哒哒……”昨日,记者走进高山镇谷瑶村扶贫产业园小利鞋业加工车间,伴着轻快而富有节奏的缝纫机响声,女工们正在赶制运动鞋。操作台前,30岁的丁闪闪把印有商标的软布与衬布拼在一起,用缝纫机迅速缝合成一片鞋舌,用时仅10秒。“以前在外地打工,一个月挣不到2000元。如今在家门口上班,除了底薪还有计件工资,一个月能挣4000元。”丁闪闪是村里的贫困户,公婆身体不好,需长期看病吃药,一双子女正在上学,家里全凭夫妻俩在外地打零工挣钱艰难支撑。半年前,她从外地回来,经过培训后,在村里的扶贫车间正式上岗。

“曾经的谷瑶村资源缺乏,村经济非常薄弱。”65岁的谷瑶村党支部书记冯北方说,2015年之前,该村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700元,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滞后。近年,该村按照“创新发展、产村相融、多元带动”的理念,强力推进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本村特色的发展道路。

2016年,谷瑶村建立了扶贫产业园,先后建立了蜗牛养殖、鞋业加工、软包加工等扶贫车间。今年建成的铝制品加工车间正在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也即将投入运营。有了产业园和项目做支撑,谷瑶村的脱贫致富就有了依托。当地立足扶贫产业园,探索出了社会帮扶、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的产业扶贫路径,采取托管代养、股份合作、能人经济等模式,将全村所有贫困户和15%的非贫困户聚集到产业链条上,有效地激活了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农村群众多元增收。

作为谷瑶村首批养殖白玉蜗牛的贫困户,张盘香和丈夫从2014年开始养蜗牛,当年就还清了所有债务。此后,他们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她家的旧瓦房被3室1厅的现代化住宅取代,车库、厨房、卧室、书房等分区功能完备,滚筒洗衣机、冰箱、电脑、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2018年年底,张盘香花费近20万元购买了一台轿车,做成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选准产业突破口,分类施策,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是谷瑶村近年取得不断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养殖蜗牛为例,经过前期市场调研,冯北方为首批8户贫困户作担保筹集了20万元启动资金。在贫困户取得收益后,他和村干部远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拓市场,引导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为养殖户提供冷藏、冻肉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不仅解决了贫困户的增收问题,还带动其他乡镇发展养殖户100余户。凭此一项,养殖户年均收入4万元左右,年收入最高的超过10万元。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蜗牛养殖出现停滞。谷瑶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规避市场风险,为群众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在谷瑶村扶贫产业园内,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冯小利的鞋业加工车间供销两旺,即将投产的铝制品加工车间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利用扶贫产业园屋顶空间建设的光伏发电站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该村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6000元以上……如今的谷瑶村,产业布局合理,扶贫带贫效果显著。

冯北方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群众的生活得到改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村子摘掉了“贫困帽”,并顺利通过验收。他们将继续坚持产业驱动战略,科学谋划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群众稳步走上小康路。(来源:洛阳网-洛阳日报)

伊 川 新 闻

伊川县广播电视台 伊川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发布官方平台

总监制 郭明杰 监 制 赵艳红

编 审 谢 琨 周中强 制 作 李 元

原标题:《伊川:村子摘掉“贫困帽” 群众走上小康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