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镇一村皆是景,美丽城乡入画来——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工作综述

安顺发布
2020-10-16 16: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美丽的黔中大地上,道路通达、产业集聚、镇村靓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安定……近年来,我市按照“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建设要求,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深化产业革命、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富美新安顺。

近年来,我市按照“全域安顺、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建设要求,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富美新安顺 张燕/摄

推进建设,蹄疾步稳。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5个100” 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城镇化“1151”工程,探索打造“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紧密结合,不断完善县城和重点镇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新格局。

城市框架由“十三五”初期的32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100余平方公里 潘军翔/摄

步履坚定,成效斐然。我市围绕建设“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加快西秀、平坝、普定同城化发展,城市框架由“十三五”初期的32平方公里拓展到目前的100余平方公里,“一城三区”框架基本形成。随着“一分三向”模式的深入推广,“城镇村”一体化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全市已培育示范小城镇45个,2020年底前将按计划增补5个,城镇户籍人口从“十三五”初期的92.1万人提高到2019年的126.8万人。

示范带动,镇村联动促发展

西秀区旧州镇把特色小镇建设与全面小康结合起来,构建起“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融合”的“1+N”镇村联动发展模式,以镇区为核心向外辐射带动,完善各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特色化发展。打造出浪塘、茶岭、邢江、罗官等地为核心的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形成“镇区核心,多旅融合”的发展格局。

如今的浪塘村有产业、有美景、有项目 吴学思/摄

坡屋顶、青石瓦、白漆墙、穿斗枋、风吹稻浪油菜花儿黄的田园风光不断吸引着游客的到来。浪塘村曾经是国家二类贫困村,如今的浪塘村有产业、有美景、有项目,村民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5600元上升至2019年16000元,彻底与贫困告别。

我市深耕“1+N”镇村联动模式,打造45个示范小城镇

以“旧州+浪塘”发展经验为引领,我市深耕“1+N”镇村联动模式,打造蔡官、乐平、幺铺等45个示范小城镇,辐射带动278个行政村“联动、联建、联富、联美”。截至目前,45个示范小镇累计完成投资487亿元,实施“8+X”项目1471个,建成项目1164个,在建项目307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52个,签约资金1104.2亿元,到位资金476.5亿元;新增企业数2812个,新增城镇人口81753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口82172人。

产业支撑,助推产城融合

产业旺,则城市兴。我市强化产业支撑,以城促产,以产兴城,助推实现产城融合。

2019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2.7亿元 吴学思/摄

工业产业方面,军民融合提速升级,贵飞工业联合体、安吉航空精铸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三力制药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南山婆食品生产基地实现一产二产融合发展;合作共建“安顺-青岛产业发展园”,熊猫精酿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实现两地优势互补……2019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62.7亿元,是2015年的1.57倍,年均增长11.4%以上,工业产业的支撑为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目前,全市共建成39个省级、83个乡级农业园区,带动32.86万人就业 薛峰/摄

农业产业方面,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坝区建设。西秀区“菜单式”产业扶贫帮助小农户精准对接大市场;普定以十万亩韭黄为村民铺就金色致富路;平坝做大做强蔬菜种植主导产业,成为产业强镇的新典范……目前,全市共建成39个省级、83个乡级农业园区,带动32.86万人就业。

我市完成了82103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薛峰/摄

不断升级的产业发展,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全市贫困发生率从“十三五”初期的13.74%下降到目前的0.73%以下,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市还完成82103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196051户农村危房改造建设任务,累计建成“组组通”农村公路2684.116公里,全市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率达100%。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加饮水安全工程加快落实,有力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以人为本,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于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把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最终落脚点。

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受益

八大公司老旧小区经过改造,道路干净整洁,门禁、路灯、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房屋外立面也焕然一新。居民们纷纷点赞:小区环境变好了,居住也更安全舒适了。

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的顺利推进,我市成立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老旧小区改造专家技术服务组,并印发工作方案,指导推进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据了解,全市2019年和2020年纳入中央补助支持老旧小区改造的小区共55个,10129户居民受益。

文化为魂,厚植发展活力

我市以文化解题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屯堡、藤甲、夜郎等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有效激活优秀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等资源,着力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不断彰显城市文化品位,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寄托了安顺人的乡愁记忆 薛峰/摄

“黔中老底子,安顺新封面”。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寄托了安顺人的乡愁记忆。我市不断推进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修缮。在这里,能够触摸得到安顺600年的历史,在古城街巷中能够感知这个城市的温度,成为安顺又一城市名片。“屯堡文化”是安顺独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汉民族文化的实景博物馆”。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展示、营销和转化屯堡民俗文化,打造出一系列与文化交融,与旅游相关的休闲旅游产品,将安顺独特的文化现象传承下去,全力打响安顺民俗文化乡村旅游品牌。

我市潜心勾勒“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诗意图景 薛峰/摄

网红景点藤甲谷、“一个人的安顺乡愁文化园”、大型实景演出《虹湖之夜》……一笔一画,我市潜心勾勒“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诗意图景;不仅如此,城市“双修”试点、海绵城市、城市生态、景观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城区成品住宅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等等,在黔中大地上,一幅幅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 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

记者 肖劲松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一镇一村皆是景,美丽城乡入画来——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工作综述》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