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加速奔跑的孩子们

2020-10-17 14: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脱贫攻坚 ,作者郭少雅 吕珂昕

中国脱贫攻坚

由农民日报社扶贫新闻部负责运营。探索脱贫攻坚路径,讲好脱贫攻坚故事,总结脱贫攻坚经验,我们在这里,和您一起迈入全面小康新时代。

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的阿支伍吉今年28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曾经,“背上背一个,手里拉一个,地上跑一个”去地里挖土豆,几乎是她生活的全部。从2018开始,她的儿子吉能小飞进入了村里专设的幼教点,读上了兼顾普通话学习和民族地区特点的幼儿绘本,还回到家里教她“饭前便后要洗手”。阿支伍吉的生活,正因为自己的孩子,因为村里的一个小小的幼教点,发生着不敢想象的变化。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叫吉能小飞,我今年6岁啦,最喜欢唱歌跳舞,还有说普通话。”

镜头前的彝族小男孩吉能小飞个子不高、脸蛋红红的,表情却自信大方,如今已是抖音平台上推广“学前学习普通话”的小网红。

吉能小飞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落,村民们从小听彝语、说彝语,“说普通话”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更像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凉山彝区视察,特别指出:“要抓好抓实教育工作,决不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同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的行动试点。山里的娃娃们第一次有了兼顾普通话普及和民族地区特点的幼儿绘本,有了彝汉兼通的专职辅导员,有了每天都想去的幼教学校……

两年多的时间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已覆盖凉山州17个县市、2124个村、3895个幼教点,惠及26.96万学前儿童。从见了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到落落大方主动问好,从听不懂一句普通话到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山外来的客人讲故事,“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成了大凉山彝族孩子们的“标配技能”。

曾经因大山阻隔而远远落后的起跑线上,几十万吉能小飞们正在加速奔跑。

牵住牛鼻子,“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总人口530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3.6%。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目前全国尚未脱贫的52个贫困县中,仅凉山州就占了7县,脱贫任务重、难度大。

“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凉山州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语言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凉山州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程志敏说,打通语言关,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是斩断凉山州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关键一环。

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承担“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的技术保障单位之一。项目负责人张定宇清晰地记得2018年项目开展之初他到凉山州考察的场景,“四面墙、一个顶,就算是屋子。”很多村子还保留着人畜混住的居住模式。最让人心疼的是孩子,“不论多么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孩子们总是脖子紧缩,脏兮兮的小手含在嘴里,瞪着大眼睛紧张地看着我们……”

张定宇调查发现,彝族村落里,1/3的孩子基本能听懂普通话,1/3的孩子能听懂两三句,剩下的1/3则完全听不懂。家长们的情况更严重一些,你问“东”,他答“西”,几乎无法沟通交流。

“3—6岁是儿童语言的黄金期,大凉山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远远落后了。”程志敏说,“听不懂,说不出,直接增加了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的难度,孩子和家长们看不到学习带来的希望,辍学打工就成了很多青少年的选择。”

事实上,彝族群众的外出务工也是艰难的。因为语言不通,彝族群众能承担的工作往往十分有限,收入低、环境差、以体力劳动为主。

“我也外出打过工,因为语言不通,买东西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很快就被辞退了。”吉能小飞的妈妈阿支伍吉今年28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2018年9月,她送四岁的小飞去村里的幼教点接受学前教育,家里的一切都开始慢慢变好,“过去背上背一个,手里拉一个,连地里的土豆管不好。小飞去了幼教点,有老师照顾教育,白天我就去草莓大棚里打工,一天能赚60块钱。”

像阿支伍吉家这样的情况在彝族区比比皆是。受传统多子多福的思想影响,彝族区家庭往往生育3个或更多的孩子。孩子太小需要看护,父母——特别是家里的女性要一边带孩子一边干农活。孩子送去幼教点,父母可以就地或出门打工,增加了家庭收入,也加快了家庭的脱贫步伐。

入园一个学期后的小飞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性格从内向变得开朗,还成了父母的“小老师”。阿支伍吉现在已经能用普通话与外界顺畅交流,“就是小飞的功劳”。除了教会父母说普通话,小飞还把幼教点学到的好习惯带到了家里,一会儿督促着妈妈“勤洗手、讲卫生”,一会儿又教弟弟唱刚学来的儿歌,“家里好像一下子多了一个小帮手。”阿支伍吉说。

突破语言关,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洒拉地坡乡中心小学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扩建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国旗下,彝语与普通话写成的“我爱我的祖国”两行大字在深秋的暖阳下折射着光芒。“学校原来占地只有10亩,扩建后达到了30亩,在校生从原来的700多人扩展到了现在的1400多人。”洒拉地坡乡中心小学校长俄洛木果告诉记者,就读学生的数量之所以翻了一番,一方面是多年坚持的“控辍保学”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方面也缘于学前学普行动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过去,昭觉县的孩子们卡在了语言关上。学前没有学过普通话的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跟不上。”俄洛木果告诉记者,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昭觉县彝区小学的孩子们普遍数学比语文好,“因为数学没有那么字要认。”

“我小的时候幼儿园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根本没有条件上,上了小学,听老师讲课像是听‘天书’。”中心小学副校长兼数学老师吉木土拉,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对学前学普对孩子们的影响颇有感触。

近些年,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幼教点。如今,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已经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3至6周岁的幼儿都可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这就为凉山州的学前学普行动打下了重要基础。

“这批孩子的变化特别大!” 2019年秋季学期,第一批学前学普彝族儿童上学了。项目跟踪发现,参加过学前学普行动的儿童语言沟通能力更强,喜欢主动与人交流,上课更加专注,学业成绩整体较好,综合素质相对较高。2019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专家组对试点阶段的学前学普儿童进入小学后语言发展水平进行了抽样测评,合格率为99.03%。

彝族孩子的未来,正因为学前学会普通话这一个看似小小的改变,而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过去,为了控辍保学,我们做老师的翻山越岭,一家一户去动员家长让孩子读书。现在,看到孩子们在学校里一天天迅速成长,不少家长特意把家从山上搬下来,在学校附近租房住,支持孩子读书。”俄洛木果告诉记者。

夯实起跑线,打造一支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学前学普行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彝族孩子和家长。为了让学前学普工作在顺利推进,凉山州成长起了一支优秀的学前教育队伍。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幼教点里,罗英和孩子们在一起。

今年24岁的彝族姑娘罗英毕业于川北幼儿师范学院,三年前应聘成为姐把哪打村幼教点辅导员的时候,她满怀热情,却很快因为教学手段和能力的不足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怎么教、教什么、教多少才合适?孩子们大多只会说彝语,教普通话的教材与彝族孩子生活太远,孩子们听不懂,坐在板凳上扭来扭去,老师干着急,孩子也不开心。”回忆起教学初期遇到的困难,罗英的眉头还是忍不住皱了起来。

学前学普行动是一场罗英们的“及时雨”,2018年开始,凉山州幼教点开始有了统一的教学规范,教具和课本也开始丰富起来,一册册专门为彝族孩子设计的绘本紧贴彝族群众生活,孩子们学以致用,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最重要的是,每个幼教点都配备了教学督导员,来自一线城市教育系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督导员们至少每星期都要到幼教点听课一次,带着辅导员们复盘一周的教学情况,“终于不是自己在独自摸索了。”罗英开心地告诉记者。

2019年,罗英和她的工作搭档吉克木尔第一次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专业培训,“老师教给我们很多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浸润式情景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接近式教学法,通过彝族群众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学中用’。这些方法立竿见影,孩子们一下子就成了语言小能手,很快可以很好地掌握彝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

“学前学普行动不是凉山州的一场孤军奋战,它带来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为我们的辅导员打开了一扇自我丰富和提升的出窗户。”程志敏介绍,由于凉山州学前教育基础差,双语人才匮乏,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辅导员仅占30%,这一场学普行动,是“一边培育孩子,一边培育老师。”

作为“学前学习普通话”行动的技术保障单位之一,北京华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与了大量的凉山州学前师资培训工作。

华言负责人之一申颖介绍,对于辅导员的赋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部分辅导员普通话水平也不高,拿到二级甲等(普通话水平分级)、二级乙等证书的很少。我们就先给他们开展学习活动,像普通话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才艺展示等,促使他们主动提升。”二是改善辅导员的教学能力。除了丰富教材教具,华言文化选派督导老师深入每个幼教点,观察辅导员的教学,找出问题并帮其改正。

“在督导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了一些幼教点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些混班的大班教学,我们会建议辅导员把大班拆成小班,分类教学。再比如一些辅导员把孩子按在教室里背诵古诗,可能效果并不好,我们会建议辅导员先带着孩子读与彝族群众生活有关的绘本,再通过游戏的方式把古诗词融入进去,教学过程一下子就变得轻松有趣。”申颖说。

据凉山州教育体育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各类专业机构共组织线上线下各类学前教育培训活动329场,培训老师超过十万人次,“可以说,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真正把彝族孩子的起跑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程志敏说。

扩大示范效应,学前学普仍需持续发力

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文明形成和前进的基础。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来说,语言首先是通往外界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他们才能和来自全国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真正阻断贫困的“文化基因”。

2019年6月4日,在凉山州雷波县召开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学前学普行动“起步良好,初见成效,未来可期”,四川省省长尹力指出,学前学普让“孩子们学习受益,辅导员们教学水平提升,不少地方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也有好的变化,不仅夯实了义务教育的基础,还通过孩子带动众多彝族家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学前学普行动能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离不开中央、省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程志敏介绍,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凉山州按照《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边实施、边完善、边总结,探索形成了符合凉山具体实际的“123456”工作法,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在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何强看来,凉山州的学前学会普通话工作,更像是一场社会主义扶贫大格局的生动实践,“凉山州已经形成了一条从中央到省市,再到州县乡村的工作思路,上下协调一致,这是政府发挥的作用。同时,每个地方都因地制宜来制定方案,这是各州县教育工作者和扶贫工作者发挥的作用。最后,一支强有力的社会力量高效率运转,做好专业的督察和技术支持工作。这三个环节就像是一艘大船的前进齿轮,环环相扣,护航着彝族孩子们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两年多的试点示范,为凉山学前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为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幼儿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长期在各个教学点之间奔波调研的昭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干部杨静提起这几年孩子们的变化,兴奋得话匣子一打开就合不住。她深知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凉山州的条件太艰苦了,相当一部分村级幼教点条件简陋,厨房、厕所、儿童午睡室、辅导员宿舍不配套,教具、玩具、图书配备数量少,为了让孩子能中午吃上一口热饭,当地的老师干部真是费尽了心思。”如此艰苦得来的成果,杨静希望能够好好地巩固下来,“目前村幼教点辅导员尚存在每月劳务报酬较低,边远山区幼教点存在招人难、稳定难的问题。彝族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种子已经播下,小苗已经露头了,要呵护它们长大,还需要一段持之以恒的历程。”

对于未来继续落实“学前学习普通话”,程志敏认为还需要一个可持续的帮扶机制,“就像孩子刚学会走路,不能一下子撒开,还需要在政策、资金、技术各个方面有持续的、长期的支持。”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少雅 吕珂昕

图片:罗英、吉克木尔

原标题:《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加速奔跑的孩子们》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