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绿博会在即,今天《人民日报》整版关注贵州黔南!

2020-10-17 17: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0月17日,《人民日报》整版关注贵州黔南,刊发《守住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城在山水间 人在画卷中》《绣出美好新生活》三篇文章。重点报道贵州省黔南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断擦亮“生态之州”的亮丽名片;努力把绿博园作为助推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生态新示范;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增加少数民族搬迁群众收入促脱贫。

贵州黔南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样本

守住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

本报记者万秀斌 程焕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17日第06版)

今年“十一”黄金周,国庆献礼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在全国热映,作为贵州篇章主要取景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凭借其秀美风光与民俗风情,受到广泛好评。

事实上,黔南的这份美丽来得并不容易。94%的国土面积属石漠化片区,面对石多土少、生态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发展基础差的现实难题,黔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深挖“金银”效益,打造了一份“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样本。

废矿区成后花园

出都匀市区一路向北,不多远便来到三江堰湿地公园,每到节假日,这里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公园地处三条河流交汇之地,水面清澈如镜,远处山林葱茏,亭台楼阁点缀其中,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以前这里生态环境不好,是大家避之不及的地方。”罗琦是都匀市水务局规划计划科负责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她对于发生在这里的变化感触颇深。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河流上游分布着许多小煤矿,矿山渐渐废弃后,每到雨季,废矿里不断地流出污水,延绵数公里的河道也染成了黄色。“不仅污染了水体,生态也遭到了破坏,河里连鱼虾的踪影都很难见着。”罗琦告诉记者,尽管都匀市历年都在治理污染,却效果甚微。

从2015年开始,都匀市决心实施一场“大手术”,根治污染问题。在对废矿进行治理的同时,建立拦河堰工程对河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沉降,并通过打造湿地公园修复陆生生态与水生生态。短短数年,污染问题得到根治,这里化身为城市“后花园”。

都匀市的蜕变是黔南治污的一个缩影。作为亚洲最大的磷肥生产基地,长期以来,涉磷污染一直是黔南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痛点。近年来,全州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亿余元,并配套一系列政策措施,倒逼企业解决传统磷化工产业存在的占地、污染等问题。2019年,黔南磷石膏资源利用处置率达95%,特别是重安江和瓮安河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消除了存在20余年的劣Ⅴ类水体问题。

“森林覆盖率达到65.8%,主要江河出水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黔南州州长吴胜华介绍,随着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美丽黔南林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等举措的启动实施,全州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取得阶段性胜利,为可持续发展构筑起了更加稳固的生态屏障,踏上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之路。

伐木工变护林员

地处贵州南部的群山之间,荔波县小七孔景区虽位置偏远,却早已声名远扬。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刚到上午8点半,景区就发布当日门票售罄通告,提醒游客错峰游览其他景区。在黔南,越来越多的景点正在成为“网红打卡地”。

斗篷山、云雾山、龙架山……黔南多山,峰峦千姿百态,峡谷曲径通幽,每一座山峰就是一幅画卷;都柳江、江界河、红水河……黔南多水,或婉约灵秀,或气势磅礴,每一片水域就是一道风景线。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黔南把绿水青山做成了最突出、最响亮的品牌,推动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一场秋雨洗礼,贵定县甘溪林场弥漫着淡淡清香,满眼皆是苍翠欲滴的绿。“以前林场靠伐木为生,树砍了不少,可谁也没富起来。”46岁的唐廷斌曾是甘溪林场的一名职工,在他印象里,靠山吃山就是砍树卖木材,林场职工的待遇上不来,更无力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2011年,甘溪林场作为黔南州国有林场改革的试点单位,实现了从生产销售木材到培育管护森林资源,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转变。职工变成护林员,大家在林场里栽种了大量花草供游客欣赏,培育风景植物树苗。此后,甘溪林场顺利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十佳国有林场”等荣誉称号。

“生态好人气自然足,林子就是我们的财路。”唐廷斌在景区周边开了家农家乐,一开张生意就十分红火,也带动了不少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甩掉“木头经济”的老路,林场走上了森林旅游发展新路,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

除了拥有1个世界自然遗产地、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和5个国家水利风景区,黔南还有大量特色村寨与传统村落,2019年接待游客达900万人次,旅游业保持着年增长40%以上的高速度。守着好山好水好风光,黔南正以综合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小瓜果铺致富路

9月22日上午,惠水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佛手瓜产业发展问题。这场会议通过中文、英语、西班牙语面向全球直播。

一个西部县种佛手瓜,为何能引起世界关注?惠水县山多地少土层薄,传统农业产业难以可持续发展,老百姓靠种地迟迟不能脱贫致富。近年来,惠水县依托自然条件、区位优势,探索出以佛手瓜为代表的山地高效特色产业,并作为主导产业在全县推广5.2万亩。

“一亩地收入近万元,在以前真不敢想象。”52岁的颜桥珍是好花红镇弄苑村村民,从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一步步将佛手瓜种到了18亩,一家人因此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生活。今年,在贵阳上班的儿子汪军干脆辞职回乡,准备把家里的瓜地再扩大100亩,用自己学到的信息技术,把产品卖到更多大城市。

浑身是刺,吃起来又酸又涩,刺梨在贵州曾无人问津。如今,在龙里县,这种其貌不扬的小果子却成了“香饽饽”——种植面积达10.5万亩,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开发出刺梨干、刺梨酒、刺梨汁及刺梨保健品等20余种产品。目前,龙里已成为贵州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刺梨规模最大、品种最优、产量最高的生产基地之一,种植受益农户达7917户,户均增收8000元。

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毛尖是黔南茶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也是帮助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全州12县市均产茶,现有茶园超过161万亩,茶叶从业人员达38.83万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6746人。除了产茶,各地也在探索茶旅一体化融合发展路径,吃茶宴、住茶山、游茶园、体验制茶,茶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景区。

如今,黔南各地都在积极行动,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衔接,立足山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以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正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红利。

“把生态保护好、建设好、管护好、利用好,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表示,将以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黔南举办为新的起点,不断擦亮“生态之州”的亮丽名片,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

第四届绿博会即将在贵州都匀市开幕——

城在山水间 人在画卷中

本报记者 黄娴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17日第06版)

满山苍翠,一波碧水,亭台楼阁,相映成趣。一园入、百城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10月18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将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

中国绿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是中国绿化生态领域组织层次最高的综合性博览会,也是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博览盛会,被誉为中国绿化领域的“奥林匹克”。绿博会每五年举办一届,前三届分别在南京、郑州、天津武清举行。

花落黔南,连创四个第一

2017年10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草局决定将第四届绿博会举办地点确定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此举开创了绿博会举办的四个“第一”: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第一次在西部地区举办、第一次在非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举办、第一次在高原山地举办。

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看来,绿博会“花落黔南”对推进西南地区树立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典型和样板、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博会的永久主题是“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本届绿博会副主题是“绿圆中国梦,携手进小康”,着力打造一个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化成就展示的示范平台。

贵州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省林业局局长张美钧表示,借助中国绿化博览会这一特殊载体,可以生动诠释绿色发展理念,助力提升生态建设基础条件,推动贵州大生态与大旅游发展的有机融合,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山峦起伏、层林叠翠,森林覆盖率达65.8%,长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2%以上。”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表示,作为第四届绿博会承办地,生态条件优良,国土绿化水平较高,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黔南州有条件打造一届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绿博会。

顺势设计,妙用真山真水

绿博园展园内,园区中心山体之巅,高88米的绿博塔屹立,俯瞰大地;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倒映于东湖水中,微风过处,波光粼粼,一幅湖光山色美景映入眼帘。

一步一风景,一眼一画卷。“‘顺势’是绿博园设计和建设的关键理念,就像给这里的山水只做一个‘微创手术’,用最小的代价去营造最美的景观。”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绿博园驻场负责人钱进介绍,真山真水是本届绿博园最大的看点,园区采取“范式传承、顺势设计”的策略,形成“一心、两环、两带、五区”的规划结构,共同构成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共同体。

步入绿博园,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一眼千年。陕西园大雁塔、湖北园黄鹤楼、广州园“小蛮腰”……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元素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整个园区似一幅摇曳生姿的人文山水风情长卷,正符合绿博园的总体定位:“绿水青山新画卷,生态文明新标杆”。

绿博园核心区面积6000亩,设立56个展园,坚持不搞高强度开发,不挖山、不填湖,尽可能留住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通过借鉴国画“点、染”技法,在绿水青山中点景和染彩,营造绿色新形、新态、新韵、新魂,建成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典范”,自然地展现我国国土绿化和林业事业建设成就。

除了室外展园建设,本届绿博会还将举办国土绿化成就室内展览、国土绿化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同时还将组织举办展览展示竞赛、学术交流、生态文化宣传等一系列推动国土绿化事业发展的活动。

立足长远,构建城市“绿心”

绿博园位于都匀市新老城区接合部,规划区面积达2.9万亩,林地占54%,其中核心区面积0.6万亩,水面面积多达1200亩,规划区周边均有双向八车道城际大道,具有良好的通达条件;规划区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元素齐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博园对城市建设、旅游文化和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夜晚的绿博园流光溢彩,采用世界先进的脉动水幕技术,在水面上投射出面积超1000平方米巨幅《绿博九州·印记黔南》水幕电影,声、光、电立体呈现、美轮美奂。为增加稳定电源点,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建成投运110千伏凤凰变电站改善电网网架结构,对比传统变电站更加节能环保,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5G信号覆盖整个园区,通过“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建设,打造出政府监管、运营管理、推广营销、游客服务“一云多用”的智慧平台,旅游绿道、游客服务中心、水体景观、城市民宿等文化旅游设施一应俱全。

“这都是立足长远,为提高后绿博时代的运营提前谋划准备。”黔南州州长吴胜华表示,举办绿博会不仅仅是办会,而是把绿博园作为助推黔南绿色发展,构建集生态、康养、博览、休闲、文旅于一体的画卷型城市“绿心”,打造山清水秀、山水相连、天人合一的生态新示范。

贵州黔南州全面打好少数民族脱贫攻坚战

绣出美好新生活

本报记者 苏滨 《人民日报》( 2020年10月17日第06版)

“好花红来好花红,好花生在刺梨蓬。好花开在刺梨树,哪朵向阳哪朵红……”伴着一曲《好花红》,60岁的水族妇女潘萧,正娴熟地将马尾用丝线包裹,搓成线状,再用大针穿好,赶制马尾绣。

尽管工艺繁琐,过程复杂,但对老人家而言,再是熟悉不过。“每个水族妇女都会马尾绣,现在进了城,政府鼓励我们继续绣,这门手艺不能丢!”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抓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各族人民共同唱响民族团结“好花红”。

把手艺做成生意

潘萧是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由于人多地少,交通闭塞,在老家几乎是靠天吃饭,贫困成了绕不开的坎儿。2018年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她举家搬迁到中和镇雪花湖社区,成了新市民。

“以前闲下来,总会做点马尾绣,除了家里用,还能在赶场的时候挣点零花钱。”刚搬出大山,潘萧一度很焦虑,不知道家乡的马尾绣还能不能传下去,“这是水族的瑰宝,有它就有家。”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是第一步,关键是如何稳得住、能致富。马尾绣是一种以马尾作原材料的特殊刺绣技艺,在水族妇女中世代传承。

“搬迁之前我们就开始谋划,也想了不少招儿。”社区负责人韦孟佩也是水族人,她深知马尾绣是水族搬迁群众共同的情结,必须传承和保护好。

韦孟佩介绍,随着群众的陆续入住,社区开始引入马尾绣制作企业,既传承了这门非遗技艺,又让群众从中受益。

“现在只要有空,就到附近的企业拿绣片,回家绣,绣完了还有钱赚,大伙可喜欢做咧。”如今,潘萧时常会跟几个邻居搭伙绣,几乎跟老家没啥区别,“真要说有啥不一样,就是环境好,日子越来越好了。”

目前,整个社区有1500多名绣娘,几乎家家都做马尾绣。“企业会根据绣片图案的大小、复杂程度、质量等支付工钱。”据统计,如今社区里的马尾绣制作企业已有14家,前不久社区还成立了马尾绣协会,组织带动广大群众绣出更美好的生活。

地处黔桂交界的黔南州少数民族超过40个,占当地人口总数的近六成。在脱贫攻坚中,黔南州注重将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就业等融合,采取多种方式,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搬迁群众增收致富。

从田间走进车间

拿惯了锄头的覃想燕,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朝九晚五地上起班。

家住三都县周覃镇拉近村的覃想燕是布依族人,2019年以前,一家人守着两亩地过活,“那时候特羡慕有份工作的,也想过出去打工,但孩子正在念书,出远门实在放心不下,只能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着。”

2019年,听说邻村的一家香菇企业正在招工,覃想燕直接跑去报了名,“一直盼着能在家门口上班,好不容易等到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抓住。”她顺利地成为企业的一员,第二天便来园区报到。

“除了种香菇,企业还做菌棒加工,供应周边乡镇30多个合作社,带动群众一起发展产业。”企业负责人陈金棒之前一直做木材加工生意,到了2013年,决定转型做菌棒。在政府的帮助下,他接连建起了育苗大棚、菌棒加工车间,还在周边流转土地种植菌材林,形成较为完整的香菇产业链。

目前,该企业共有员工51人,27人是贫困户。他们大多数都跟覃想燕一样,摘菌子、做菌棒等,“刚来那几天,一直有专人培训,几天就学会了。”

在陈金棒看来,最重要的是能覆盖更多贫困户,带动他们增收,“截至目前已经供应了180多万棒,还有50多万棒的订单等着交货。这就像撒下种子一样,香菇产业开始在周边生根发芽。”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让一个民族掉队,黔南州通过抓产业扩就业促增收。全州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发展茶叶、刺梨、食用菌等12个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培育新型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全州农业龙头企业7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230个,带动38.4万户农户就业。

让农民变成市民

出门忘带钥匙,找不到回家的路,不会坐公交……位于惠水县经济开发核心区的新民社区,是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016年,王明玉一家成为第一批搬迁入住的新市民,由于习惯了老家苗寨的生活,刚来的时候有些难以适应。

“以前都说苗族话,现在也得说普通话。刚来那会怕跟人说话,一直窝在家里不敢出门。”很难想象,一段时间之后,眼前这个苗族妇女也能用普通话交流。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贵州根据实际实施以城镇化安置为主,而随着城镇化发展,也有不少居住在郊区、村寨的群众进了城。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解决融入城镇过程中遇到的困扰,惠水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主动上门,持续开展帮搬迁、帮融入、帮就业、帮解困等服务,提升搬迁社区民族工作水平,加快少数民族搬迁群众融入社区生活的步伐。

“我们在各个搬迁社区建立民族工作服务站,听取各民族群众的诉求,同时开展治安巡逻、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等活动。”惠水县民宗局局长吴咏梅介绍,社区还成立新市民夜校,组织群众学习传统手工艺技能,“还拿出专项资金,支持群众组建社区芦笙队、八音座唱队、山歌协会等,帮助他们安心融入新生活。”

困难得到化解,融入更加顺畅。如今的王明玉,除了在社区找到了工作,还加入了山歌协会,每逢“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节庆,她也会鼓起勇气,为大伙儿高歌一曲。

“不仅要让少数民族群众搬出来,还得帮助他们安心生活,全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因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吴咏梅表示。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黔南州共建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8个,建设安置住房62025套,搬迁24.7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9.99万人。

来源:人民日报、多彩贵州网

贵州50人!2020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公示

贵州这个小山村上了《新闻联播》,因为……

贵州入选国家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名单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绿博会在即,今天《人民日报》整版关注贵州黔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