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周关注|敦煌:传承非遗 留住匠心

2020-10-17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敦煌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走廊和各具特色的传习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敦煌传统的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美术、民俗习俗、饮食、民间文学、医药等非遗项目。馆内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生动有趣的传统民俗展示、独具匠心的民间美食,令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

敦煌历史深远,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敦煌市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相关工作,形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环境。目前,敦煌市已建成四级非遗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体系。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酒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项,敦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22项。

在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背后,是一个个传承人多年来的坚守和努力。杜永卫是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潜心研究敦煌彩塑,与飞天一起“飞翔”在艺术世界里,先后制作传统题材雕塑作品300余身。40余年,他研究敦煌彩塑始终初心不改,努力践行着一个“敦煌工匠”的本分。

非遗传承人杜永卫说:“在2008年敦煌彩塑被评为非遗以后,我就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子。从那以后,我就有意识地去培养一些传承人,培养一些人才。目前,我培养的一些传承人已经在当地都成了传承人,有的也在社会上承担这份工作,并取得了成绩。我们在培养中采取了几种措施,一个就是师傅带徒弟,他在我的工作室跟着我工作,工作中一边共同做雕塑,一边给他们做讲解,手把手的带他们;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办一些培训班,其中有大学生、研究生和社会青年,我想从他们中拔些苗子,适合完成传统彩塑的工作,我们就把他留下来进一步培养。另外,我们还有一项措施,那就是让非遗走进校园,从小培养孩子们。”

敦煌彩塑传承人尤路平说:“2019年6月份,我通过西北五省非遗的一个展览来到敦煌有缘认识了杜老师,就决定在杜老师这里学习,至今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恰巧杜老师在做他的这个复制洞窟项目,我就在杜老师的指导下帮他一起完成这个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敦煌彩塑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值得年轻人去学习。我希望能够通过我个人的学习和传承,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喜欢敦煌彩塑、热爱敦煌彩塑。”

陈正清是敦煌曲子戏的省级传承人,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唱敦煌曲子戏,现在年近六旬的他每到冬闲时节,便在自己家里为敦煌曲子戏爱好者一词一句的教唱。目前,在他的传授下已有十多人可以登台表演了,陈正清说,要让敦煌曲子戏传承的更好,还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

非遗传承人陈正清说:“我觉得曲子戏要想水平提高,就要有年轻人来参与。从小我就学习曲子戏的曲调,只有唱准唱好,我们才能把它传播得更远更广,才能吸引人的眼球。现在自乐班登台演出的50岁左右的人算是年轻的,好些都60几岁,甚至70多岁的人,所以需要培养年轻人。”

说到剪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件高雅而精细的技艺。庄生娟作为一名剪纸爱好者,每天最开心的事便是和喜爱剪纸的人聚在一起,研究怎么样剪出更好的作品。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她不仅要去社区剪纸公益培训班授课,还要手把手的教学徒。她告诉记者,她现在每天思考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剪纸这项传统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人庄生娟说:“当下如何激活它、弘扬它,是我们每个剪纸传承人应该深思的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通过网络授课、线下培训班、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培训等各种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剪纸。同时,我们也围绕敦煌文化,研发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剪纸课程和适合敦煌旅游市场的文创产品,逐步的扩大剪纸市场和剪纸人群。坚守是更好的传承,我希望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能够激发更多的人热爱剪纸、了解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剪纸爱好者张慧萍说:“办了这个剪纸社后,庄老师引领着我们学了很多的东西。每个月有两节课,她义务给我们上课,还义务为社区举办了多次培训班,吸引了很多的剪纸爱好者。现在,我们就想跟着庄老师把剪纸这个技艺传承下去,为我们敦煌艺术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键在“人才”,重点在“活力”。记者了解到,目前敦煌市非遗中心组织建立的非遗传习所多达33个,先后建成非遗传习基地5个。在传习基地,非遗传承人每周进行传徒授艺活动,培养了一批学生传承人。在传、帮、带的传承作用下,敦煌曲子戏、敦煌剪纸、敦煌古代舞蹈等多个非遗项目目前已融入全市中小学课堂。通过从小培养青少年传承、弘扬和保护老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更远。

为了更好地展示和宣传敦煌非遗传承、保护的成果,敦煌市还先后挖掘整理出非遗线索180条,文字资料百万余字,图片资料15000余张,音视频资料12000余分钟。同时,多次组织全市的国家级项目敦煌曲子戏参加跨省市的曲子戏艺术节,组织多个非遗项目参与省内外文化艺术节、非遗展览、非遗论坛、学术交流、高校展演。组织成立全国大学生高校联盟,吸引全国艺术系大学生走进敦煌,开发以敦煌非遗项目为主的文创产品,对外宣传敦煌文化。此外,还实施策划建成了包括实物展示、声光再现、活态传承、现场体验等综合于一体的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面向广大市民及游客免费开放,每年接待人数有十万人次,已成为敦煌市非遗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经过这些年的挖掘和整理、保护和传承,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镌刻进了敦煌的城市记忆,锻造成了敦煌的文化烙印,并在新时代得以活化创新,有效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非遗也让敦煌成为更有人文情怀、更具文化底蕴的城市。我们期待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非遗、宣传非遗,为敦煌非遗保护与传承添光增彩。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每周关注|敦煌:传承非遗 留住匠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