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②|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民族村寨脱贫

2020-10-17 20: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0月10日,“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近三年全球101个旅游减贫案例,其中9个与贵州相关,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

- 黔东南州雷山县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助推民族村寨脱贫

雷山县是一个自然生态资源大县、民族文化资源大县、旅游资源大县。全县植被覆盖率达 94%,森林覆盖率达 72.56%;全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 84.2%,境内苗寨、苗语、苗族服饰、苗族生活方式等苗族文化保存完好,全县共有 68个国家传统村落、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是贵州省主要景区,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业是雷山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西江千户苗寨 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雷山县大打旅游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民族村寨脱贫。

全域化布局,让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成立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高水准编制了《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暨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全域旅游规划》《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以西江旅游公司为主体,每年投入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发展,加快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步伐,逐步实现处处是景、随地可游。

全方位配套,让乡村旅游发展覆盖更多贫困群众。立足旅游“十二”要素丰富产品链条,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各项配套,建设“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引进知名品牌酒店落地建设,建好管好旅游厕所,完善景区标识标牌系统,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全产业融合,形成多业共生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充分利用苗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优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动融合发展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好“旅游 +”这篇大文章,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推进农文旅一体、产城景互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群众参与的文化旅游扶贫产业链,助推雷山如期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

共建共享,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受益对象。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引领作用,创新股份合作型、劳动就业型、经营型、辐射带动型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贫困人口共享旅游发展红利。

多措并举,雷山县乡村旅游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旅游红利充分释放,惠及更多贫困人口。

雷山歌舞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雷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4年以来,全县接待游客人次年均增长 31.3%,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 34.5%,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9.05%,排在全省同类县第一位,乡村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 3.3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西江模式”被列为贵州改革开放40年40事典型案例。

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高度融合。农旅融合强基础。围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茶、竹、药、菜(菌)、生态畜禽等特色山地农业,实现农民人均1亩茶、半亩药、1亩菜(菌)、1头猪,带动了2.3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工旅融合补短板。围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以茶叶、银饰、刺绣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开发了一批“旅游必购商品”, 联动 1.3 万农户。城旅融合提品位。围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化,积极打造“西江—县城—大塘”特色城镇旅游带,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西江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文旅融合显特色。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精心打造了《西江(大塘)盛典》《蝴蝶妈妈》《美丽西江》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剧目,并逐步推向旅游市场常态化演出。数旅融合添活力。围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苏宁易购、网易严选入驻雷山,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加强与头条、新浪、百度等的合作, 带动创业就业2000余人。

《西江盛典》剧照 来源于网络

贫困群众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多——

业态发展联动。积极鼓励农户利用自家房屋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旅游商品店等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或是通过出租房屋实现增收。在西江,7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的1800余元增长到2019年的22300余元,有10户村民成为千万富翁,有48户村民成为百万元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到 11000 余元,全村共有1132户农户购买了私家车。

就业服务带动。鼓励景区吸纳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就业,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西江景区为村民提供了导游、环卫等800多个服务岗位,人均月收入2500元以上。

利益共享驱动。西江景区每年从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资金,对景区民房保护完好的农户进行奖励,既让村民享受到了旅游红利,又调动了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仅2018年就分红3094.4万元,覆盖农户1430户、54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5户、1181人,户均获益2.16万元。

产品供给拉动。景区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茶、菜、畜禽、传统手工等特色产业,并以“景区 +”的模式进行产销对接,带动300多户1150余名贫困人口。

郎德景区二次开发后游客众多 向泽忠 摄

内容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清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世界旅游联盟减贫案例②|黔东南州雷山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民族村寨脱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