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个乡村青年眼中的扶贫与扶贫干部

2020-10-18 15: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王劲松 中国青年杂志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0年第18期

@文/ 王劲松

在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一个海外村,这里海拔高、交通闭塞,用山路十八弯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海外村 村公所 孔春朴 摄

海外村居住着汉族、彝族、回族、苗族等村民,农户分布在河谷地带和半山腰,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我小时候,村里最多的是马车,拖拉机也很少见,偶尔有王牌车拉肥料进村,看到一辆不算汽车的汽车,我们也会向没看到的小伙伴炫耀很长时间。

那时候的海外村,就像小学美术课堂上画的简笔画,异常单调。那时的路,多半是人们用双手挖开的。黄色的泥巴在地上,白云在高处,远远看着土路在太阳下,格外显眼。

三年级时,学校还退过课本费;在即将小学毕业时,我还享受到了“营养餐”,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的温暖。中学时代,很多人领取到了“住宿补贴”;高中时,建档立卡户开始有了助学金。这些原来只在电视上听到的词汇,也开始在我们身边出现。

扶贫,就这样变得切实可感了。

还记得高中政治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教育是最长远的投资,而精准扶贫从教育开始,也必将是最有效的。”当我踏出高中大门,到外地求学时,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触。

放下小家团圆,下沉扶贫一线

第一次知道驻村干部,是在2014年左右。那时,广西卫视有一档节目叫《第一书记》。知道“第一书记”多是大学生后,我的内心有些许激动,有了毕业后也去做第一书记的冲动。

而在生活中第一次接触到驻村干部,是在2019年暑假。一天,几个男人从河边走来,其中包括我们村村支书海长稳。到我家门口时,村支书向母亲和我介绍:“这几位是我们村的驻村干部,这位是哈喇河镇党政办公室主任安伟、海外村驻村第一书记孔春朴、海外村驻村干部杨本。”

孔春朴(右一)与农户在地中交流

他们走进屋内,了解我们的家庭收入、我和弟弟妹妹的教育情况,以及目前家中存在的问题。刚进屋时,我内心有一丝紧张,觉得有一层隔阂。他们仔细核对着关于我家的各种数据,当谈到我会写文章时,他们表现出了期盼的眼神。母亲搬出了我这些年获得的证书和发稿的样刊,他们认真翻阅,表示要带走几本收藏,我也欣然答应。

当精准扶贫全面推开时,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驻村干部们积极带领村两委、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也因为驻村干部的走访,我对扶贫有了新的认识。对于驻村干部,也多了一种感情。

今年年初,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夜以继日地坚守在岗位上,认真排查外来人员,积极做好村内防疫工作。

海外村人口不算多,而且大都是小聚居的形式,做好防疫工作并不容易,各少数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做任何决定都要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情况。

还记得在疫情期间,海外村一位高龄老人去世了。孔春朴第一时间来到这户家中,向他们表示慰问,同时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告诉农户,希望丧事从简,对于外地亲戚,打电话告知即可,人尽量不要前来,以免因人员流动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最终,这家农户全力配合。

贵州解封以后,我遇见孔春朴的时候,他还说:“当时我还担心,要是人家不配合,我们咋整?人已经去世了,死者为大嘛。”

我想,村民们大多都能理解驻村干部及村里的决定。他们连续二十多天坚守关卡,没有任何怨言,支撑他们的,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当他们愿意下沉到扶贫一线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放下了小家的团圆。

我曾看到过孔春朴写给自己女儿的文字:“你放心,我是一个有党性的人,什么事我都是带头冲锋在前,即使不是我的夜班,我都主动去值班,生怕出现什么纰漏,同时我也在思考,星辰为什么闪耀?一个人的一生,是否都应该如一颗星星,即使光芒微弱,也要照亮夜空。”

“孔书记,你们上来啦!”

我和孔春朴第二次见面,是在解封以后。我要写一篇关于疫情的文章,村支书将第一书记的联系方式告诉我。我和孔春朴取得联系后,他告诉我,自己要带着蔬菜种植公司的人员去山上量地。规划种菜的地,正好也有我家的一份,我们便约在地里见面。

我们到达营上的时候,孔春朴和另外几位已经带着仪器在等候了。我刚到,就冲着戴口罩的人群喊了一句:“孔春朴是哪个?”

他打了招呼:“王近松哈,我就是,我们去年还到你家走访过。”

疫情期间参与防疫工作,前排右一为孔春朴,后排右一为杨本

旁边的人笑着说:“要喊孔书记,不能直呼名字。”这个比父亲黝黑、身体强壮、面部有点憔悴的人,就是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就如一滴墨汁进入水中,他一下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路上,我们聊到村两委、驻村干部和镇党委共同争取的“三白工程”(即白萝卜、白菜、莲花白)。他们希望改变一下以往种洋芋、种玉米的传统模式,引进先进模式,让农民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

要在全村实施这样的工程,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觉得地租低了,有些人害怕蔬菜种出来后销不出去,还有一些人觉得还是种洋芋和玉米好。这就需要孔春朴与村委会去协调农民,讲好政策。

我想,如果没有当时的一些反对意见,现在,也不会得到这么多农户们的肯定。

工程实施一个多月以后,公司还没有将租地费用打上农户的卡里。一些心急的农户就认为,这是一件不靠谱的事。他们还在微信群里说:“我们见不到一分钱,就休想去种我的地!”

面对质疑,孔春朴并没有出来辩解。他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在以后的日子里,村民会理解他的。

正是有了孔春朴这样的第一书记,贵州在这次疫情中,一手抓疫情,一手抓经济,使得贵州省的“科学兴农”走在了前列。

量地那天,阳光明媚,已经是春天的感觉。孔春朴和许多老百姓坐在一片草地上,他给大家讲“三白工程”将带来哪些好处,非常肯定地说:“等满山都是绿油油的蔬菜,等大车进来,你们就晓得,种白菜萝卜,远比种洋芋、苞谷的经济价值高。一句话,你们是不会后悔的。”

地里忙活起来啦!因为疫情没有外出打工的农户在家门前就能干活,所有人都能赚到工钱了,精准扶贫户每天还能多加20元钱。除了地租,做一天就有一天的工钱,这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海外村村民来说,无疑是幸福的。

整个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有40万亩蔬菜基地,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威宁5000公里供水的报道后,农户们再也不担心拿不到工钱了。他们或许不知道40万亩是多大的规模,但对于许多农户来说,《新闻联播》里说的,就一定错不了。

不知从何时起,质疑的声音慢慢消失,对于孔春朴和村委会的决定,大家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孔春朴和其他驻村干部日常去田间地头,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没有很多的话语,但总会说一句:“孔书记,你们上来啦!”这简单的话语中,饱含期待、感恩和祝福。

“扶贫工作,就像看病抓药”

除了村委的事情,孔春朴和杨本每个人也都有对口帮扶的对象。

孔春朴的帮扶对象中,有这样一户特殊的人家。这家的男主人去世了,妻子桂树英带着几个孩子,经常穿得破破烂烂的,孩子最大的不到20岁,与公婆关系变化无常。

掌握了她家的基本情况后,孔春朴改变了思路:要想让一个人改变、愿意脱贫,只靠党和政府是不行的。

孔春朴最开始走访时,坐下来认真了解桂树英家所面临的困难,并积极协调她与公婆的关系,让双方各退一步。最初,双方难免会有一些不愿意,但时间长了,也许是孔春朴的举动感动了双方,最后她们也不再吵闹了。

孔春朴(中)与安伟(右)在路边了解农户情况

孔春朴告诉桂树英:“你要在精神上支撑起你自己,才能支撑起这个家嘛。每天穿得脏兮兮、破破烂烂的,先不说别人会怎样想,你自己看看这个样子行吗?”

这半年里,桂树英的变化很大。在孔春朴的沟通协调下,她有了一个“护林员”的岗位。对于桂树英来说,是孔春朴给了她新的动力,是党和国家的政策,让她过得越来越好。

最近几次再见桂树英,她的头发不再乱了,尽管衣服仍有一些破损,但整体上是干净的。桂树英也懂得了“笑脏不笑破”的道理。

孔春朴对口帮扶的不止桂树英一家。他说:“扶贫工作,就像看病抓药,一定要对症下药。同时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能因为他(她)是你的帮扶对象,他(她)就低你一等,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是相互帮助的,要一起鼓足干劲,才能早日脱贫。”

海外村的驻村干部杨本,30岁左右,话不多,脸上常挂着笑容。他对口帮扶的是一位孤寡老人。老人喂着两只岩羊,在房屋周围种满了各种蔬菜。有一次杨本给他送洗衣机去,老人用颤抖的手牵着杨本,非让杨本等着,等他摘一些豌豆和蚕豆,让杨本带回去。

杨本告诉他:“我是一名党员,况且我们村公所种的也有。”老人就是不肯,还有些不高兴,说:“你们天天来看我,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杨本后来告诉我,他内心特别感动,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驻村干部只有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你在老百姓身上花了多少时间,他们是最明白的,你帮助他一分,他或许就会双份地回报你。”

贫穷的岁月正在远去

海外村通村公路通了,进户路修到了家门口;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喷涌而出;村委会带着挖掘机,将人们不住的危房挖倒,防止造成意外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事故。

如果有一天你去我的村庄,你会发现,贫穷的岁月正在离我们远去。

雨后的海外村 杨本 摄

在村里,时常听到“卖水果、卖蔬菜”的吆喝声。前些年赶集不容易,即使一个月左右去赶一场集,也觉得没有太多要买的,主要是因为兜里没钱。而今天,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改善,海外村村民的购买力不知翻了几番。

原来雨季易被冲坏的路,如今已经铺上了混凝土,来往的车辆,带来更多消息、产品的同时,也将这里的青年载出了大山。

有一天我问杨本,驻村有什么感受。他说:“驻村,感觉就是回家。”

一天下午,杨本发了两张乌云压顶的照片给我,他说要下雨了。我很久没有听到海外村的雨声了,只知道即使被山雨淋湿了,也不会觉得冷,因为雨中满是泥土的清香。

在贵州、在全国,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每个人的名字,“党员干部”或许更适合他们。他们是付出者、奉献者,也是脱贫攻坚战中最不能缺少的功臣。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原标题:《一个乡村青年眼中的扶贫与扶贫干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