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野生蘑菇“尝鲜”需谨慎 中毒防控小知识要了解

平安渝北
2020-10-19 1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随着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有毒蘑菇种类繁多,中毒发生多集中在夏秋季,老百姓对有毒蘑菇普遍缺乏辨别知识和能力,一旦误采误食,发病急、无特效药物,病死率高,家庭为发病主要场所,对老百姓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极大。老百姓因为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的事件,令人痛心,发人深省。

惨痛教训

据湖南省疾控中心统计数据,2017年湖南省食源性中毒事件共致35人死亡,其中31人是由毒蘑菇导致。2019年6-9月,我省发生33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有100余人中毒,在祁东县、湘潭县、宁乡市等地连续监测到12起39例因剧毒灰花纹鹅膏导致的中毒事件,中毒患者病情危重,已知有6人死亡。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统计数据,2013年至2017年5年间,全国报告蘑菇中毒事件中,病死率高达21.08%。

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

1、误食有毒菌类。常见的野生菌有 上百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 三十余种,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 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常常误采误食发生中毒。

因此能识别有毒蘑菇种类十分重要!

2、加工环节失误。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 未煮熟 煮透,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3、生长环境因素。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 生长的环境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 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很容易发生中毒。

老百姓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鉴别野生毒蘑菇是否有毒,最根本的办法就是 不采摘、 不销售、 不食用野生蘑菇!并注意以下4点:

1、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注意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欲避免类似中毒事件,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尽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4、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做到人人知晓随意采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在具有潮湿土壤适合菌类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做好警示,防止误采误食毒蘑菇,必要时可定期清理。

辨别蘑菇方法的常见误区

有人说:颜色鲜艳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无科学依据, 部分色彩不鲜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是有毒的。

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剧毒种类;

误食有毒蘑菇怎么办?

不同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

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

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食用毒蘑菇的自救:

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要立刻进行催吐(孕妇慎用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加盖毛毯保温;

5、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6、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文章作者:程珊璧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童德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