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方】粮安福建:喜看稻菽千重浪

2020-10-19 20: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粮安福建:喜看稻菽千重浪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10月19日~21日,第三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作为我国粮食产销领域的品牌盛会,大会同期举办第十六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从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从2005年起,福建与黑龙江、山东、河南等10个粮食主产省(区)连续共同举办了十五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目前,10个粮食主产省均与福建建立了政府间产销协议,累计签订粮食购销合同近9000万吨,11个协作省份之间实现优势互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

守好“天下粮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仲秋时节,德化县三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200亩省级“优质稻新品种示范片”一片金黄,风吹稻浪,满眼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而在素有“闽北粮仓”之称的邵武市,今年围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4万亩、总产量18.4万吨的目标任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

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森林覆盖率位列全国第一。好山好水出好粮,“粮”辰美景绘丰年。

今年初,福建省春耕春播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稳步推进,粮播面积1250万亩、总产500万吨的粮食生产约束性目标被细化分解到县到乡到村。目前,福建全省春粮、夏粮均实现播种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可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

本地粮源,乃粮安之基。

据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介绍,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实施意见,率先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实施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每年安排粮食抽查1万多批次,合格率均在95%以上。

兴粮兴储,守好“天下粮仓”。

2016年以来,福建全省累计投资近50亿元,建成粮库仓容260万吨,全省标准化储备仓容达574万吨。从2017年起,扎实有序推进“粮安工程”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全省规划项目48个,总投资1.4亿元;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省级粮库15个、市县粮库45个,完成与国家局平台25个接口开发工作,累计入库数据约13万……

政策加持,粮食产业经济持续发力。

近年来,福建不断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政策扶持:从2017年起,每年安排粮食产业发展专项补助资金2000万元,大力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包括“中国好粮油”行动、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项目等;从2018年起,三年总投资41,685.49万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1个,实现全省产粮大县全覆盖,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

端牢百姓饭碗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多地少,粮食产不足需。如何拓展粮源保障,端牢全省百姓饭碗?

“在保护本地粮源的同时,福建积极拓展省外粮源,创新粮食产销合作机制,大力实施‘引粮入闽’,先后从10个协作省份调入粮食近9000万吨,有效保证了省内粮食供应。”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粮食供应不脱销、不断供,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一方面,福建运用粮食交易市场平台和窗口作用从产销协作省调入粮食,补充省内粮食供给;另一方面,组织骨干粮食购销企业到省外采购粮食,充实企业库存,“引粮入闽”取得明显成效。

15年来,福建全面深化粮食产销合作机制,落实省际间粮食产销合作协议,将福建粮洽会打造成为全国粮食产销协作的知名品牌,更成为“引粮入闽”的重要平台。福建粮洽会每年吸引全国各地1000余家粮食企业和科研院校4000余人参会,签订粮食购销数量约650万吨,征集科技成果约300项。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在本届粮交会的福建省展区,一批福建本土粮油品牌备受客商青睐:

宁化馆的河龙贡米地理标志于2020年7月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

浦城馆展示该县6家企业生产的浦城薏米、“旭禾”系列大米、“浦之玉”系列大米、“龙凌”山茶油系列产品以及“浦城名特优”产品,让大众感受独特的浦城文化、品尝浦城美食;

福州馆展示6家企业生产的福州市知名品牌“稻花香”大米、“茉莉花”面粉、“榕香”牌食用植物油等系列产品,拓展“放心粮油”影响力;

闽清馆融合特色产品、人文、山水风光,展示极富地域特色的粉干、魔芋、线面、橄榄等优质佳品,助力“梅好闽清”走向全国……

10月16日,恰逢第40个世界粮食日。在厦门举办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上,有关部门对外发布了首批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一批坚守“粮心”的福建粮油品牌,历经多年深耕细作,正不断赢得百姓口碑。

法护粮食安全

仓廪实,天下安。

近年来,福建各级政府投资50多亿元建设现代化粮仓,并在全省设立了1400多个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仅福建省储备粮公司福州长乐直属库,就有46个仓廒,仓容20.6万吨,是福建最大的省级储备粮库。

位于漳州市龙文区的福建省浦口粮食批发市场,占据漳州粮食保障供给量的半壁江山,年销售大米超过32万吨、面粉8万吨左右,有漳州“大粮仓”的美称。

毋庸置疑,“福建粮仓”库存足、数量实。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米袋子”“油瓶子”等,其安全性如何依法保障?

2019年2月,《福建省粮食安全保障办法》发布实施,从立法层面规范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强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处置,禁止流入口粮市场。

粮食质量源头“严把关”。为加强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福建主动将“关口前移”,每年从食品安全监测经费中专门拨出230万元,进行全省地产粮食大范围的抽查监测。

加工企业监管“补短板”。福建以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契机,重点加强对加工企业原粮的抽检、监管。同时,从粮食产业发展资金中划出专项资金,对粮食加工企业购置快速检测设备给予补助,鼓励企业在采购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安全关。

粮食质量安全“可追溯”。2018年3月,新开发上线的“福建省原粮质量追溯平台”与“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对接,通过对粮食流通各重要环节的赋码,实现省内主要粮食品种从收获开始、省外粮食从进入福建省境内开始,到粮食收储、转化、销售各个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

粮食超标处置“零容忍”。福建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防重金属污染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两年来,福建已累计处理超标粮4批次,数量8076吨。

“粮安福建”,不仅是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本届粮交会福建省展区的绿色粮城馆,是福建省闽粮购销有限公司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的主要平台,展示着本地挂面线面、北大荒杂粮等数百种省内外优质特色食品。

近年来,福建致力把外地优质粮源、优势产业“引进来”,把本省绿色、优质、特色、健康的粮油产品“送出去”。这不仅契合了企业的经营方向,更描绘出福建粮食产业的绿色发展画卷。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丁南)

原标题:《【地方】粮安福建:喜看稻菽千重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