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牢记使命济贫困 不忘初心绣大川

2020-10-19 20: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车红同志,从警33年,无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她都以“正直、拼命、负责”的姿态出现,2018年6月,她被派驻宜宾县王场镇胜平村,正式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工作者。从此,一头扎进扶贫事业,全力倾注扶贫工作,宜宾监狱少见了一张乐观的笑脸,扶贫路上多了一个坚强的身影。

01

调频换挡,当好脱贫攻坚的“多面手”

当好联络员,自2018年担任省局扶贫工作联系人及地方驻村工作队员以来,坚持“嘴”勤暖人心,“腿”勤解民情,“脑”勤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到上下联通,左右互通。当好调查员,通过开展基础信息排查、入户走访核查、贫困人口信息采集等方式快速摸清胜平村贫困整体现状。当好鉴定员,按照前期摸清的情况,对照工作标准,逐户为各贫困家庭排定贫困等级。当好宣传员,与村干部一起分门别类、有的放矢进行入户政策宣传,讲好讲清党的政策。当好参谋员,和村民一起开会研究,认真分析,找准脱贫方向和突破口。当好协调员,根据工作方案,马不停蹄与各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向上级领导汇报建议。两年的驻村工作,她从统计到宣传,从联络到筹划,扶贫工作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她几乎都做了个遍,车红同志说:工作过多少个通宵达旦和节假日她已经记不清了,这副嗓子倒是从扶贫那天起一直哑着就不见好过。

02

真心实意,做好扶贫工作的“贴心人”

近三年来她深入监狱定点帮扶的四个贫困村,全覆盖走访帮扶村民(贫困户)305户5000余人次,开展入户调研、走访帮扶、宣讲政策、产业发展、技能培训、金秋助学、大病帮扶,泥泞山路、悬崖峭壁、盛夏冬雪、田间地头、农家村舍都有她的身影。依托“农民夜校”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家风家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参学率90%以上。胜平村村民(贫困户)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和完善,种植、养殖技术进一步得到提升;协助工作队编制完善胜平村117户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动态档案、贫困户子女就学动态档案、贫困户外出务工动态档案等信息资料,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共享和查询使用;她拉着孩子们黑乎乎的小手,教他们怎么把手洗干净,逐步推广落实“七步洗手法”;她组织开展“三项评比”活动,让胜平村村民逐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甘洛县将两个活动推广到全县各乡村,获得中纪委领导的表扬和肯定;她与同事一起编写完成《对贫困户脱贫攻坚的评比奖励办法》为省厅局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03

不畏危险,成为扶贫路上的“女汉子”

扶贫道路多险阻,为有牺牲多壮志。2018年7月初,整个胜平村只有一条通往村委会的硬化路,辖区内的十三个社组都是泥泞山路。她和工作队的另外两名妹子硬是冒着盛夏酷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历经1个半月徒步走访完了全村130余户贫困户。2019年5月20日,她独自在完成走访回村的路上,车辆又一次陷进泥坑里,路过的村民叫来镇上修理厂的李师傅施救,他不仅没收修理费,还对她说:“你一名女同志能来到这穷乡僻壤帮助我们,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听到这话,车红觉得一阵暖流激荡,泪水充满眼眶,金杯银杯,要的是老百姓的口碑啊。在当年10月20日,胜平村1户贫困户退出贫困验收,在等待上级脱贫办来村开展验收工作时,她不慎掉入路边粪池,当时左脚已陷入到大腿根部,三分钟的努力,生与死的考验,在那一瞬间,她没有丝毫畏惧,努力自我施救。成功后,她淡定地向随行等待的两位镇扶贫办的年轻同志说:今天运气好,准备买彩票去。“豁达、乐观、坚强”,成为扶贫同志对她的又一个标签。

2020.1.23

霜降

04

真情难掩,成为照顾家庭的“隐形人”

车红同志在儿子高考时,依旧在扶贫道路上来回奔波,电话那头:“妈妈,我明天要高考了”。电话这头,双泪夺目而出,强忍起伏的情绪:“儿子,好好考,妈妈相信你”。放下电话,难过之情涌上心头,当年儿子高考成绩并不理想,未能在孩子人生最关键、最需要她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鼓励他、安慰他,这是她心中一直无法释怀的遗憾,每每想起都心生酸楚和歉疚。好在懂事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今年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只要用心付出总会有收获。2019年5月8日,车红正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哥哥告诉她,妈妈疾病,需要手术。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自幼就受到父母格外的宠爱,和妈妈的感情更是格外深厚,在听到母亲生病住院,自己却又无法赶回病床前照顾,担心与焦急弥漫心头,但她却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电话安抚母亲后,依旧回到自己的岗位,坚守尽责。

两年半的驻村扶贫,800多个日日夜夜,她走村入户,与村民同吃同住、走访调研、扶贫帮扶、见证变迁。感受“三农”工作的艰辛、风险、危险;了解“三农”物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落后,村民综合素养较低,老弱病残居多、精神生活缺乏的现状;知晓村民急切渴望改变的心中愿景;体会到农村基层工作艰辛不易。她说:扶贫路其实没有终点,要实现贫困地区永久脱贫不返贫,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志愿者加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队伍,接续带领村民增收奔小康,中华民族的全员小康梦才能尽早得以实现。

编:祝燕妤

文:宣培科

图:车红

原标题:《牢记使命济贫困 不忘初心绣大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