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下绣花功夫,花最大气力!洋县交出了最优答卷

汉中发布
2020-10-19 1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宽敞明亮,而且方便多了!”告别了土坯房的刘中贤难掩心中的喜悦。两年前,刘中贤一家从秦岭深处的金水镇大地村贫搬到了县城以北的李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为有效解决群众安全住房问题,洋县不断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瑕疵房整治力度。图为整齐有序的李家村移民搬迁安置点。

“要不是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我们这两个残疾人压根都没有想过还能在城边住上新楼房!”刘中贤的妻子刘会莲感激地说。刘中贤家的新生活正是该县干群同心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脱贫攻坚让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图为磨子桥镇张山下村一角。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洋县,2014年,全县共有贫困人口86038人,贫困村110个,贫困发生率达23.2%。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县认真落实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盯减贫、摘帽、增收三大目标,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八个一批”要求,坚持下绣花功夫,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倾力答好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有机黄金梨喜获丰收,幸福的笑容挂在草坝村农民刘小刚的脸上。

至2019年底,全县11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出列, 25112户85211人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9%。2019年,洋县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获得“好”等次,2020年2月27日省政府公告洋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凝聚合力 尽锐出战

该县坚持把责任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完善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增压阀和激发帮扶干部内生动力的力量源,坚持以上率下,传导压力,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建立了“领导包抓、部门帮扶、干部结对、一定三年不变”包抓帮扶机制,先后为贫困村选派驻村干部396人,其中第一书记115人,组建了1093人的“四支队伍”, 作为脱贫攻坚先手棋。同时,对全县110个贫困村按人均纯收入进行倒排,由县级领导带头包抓收入靠后的村,并安排全县9645名财政供养人员按“321”要求与贫困户一一结对,帮助其尽快脱贫。

洋县积极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脱贫攻坚,通过吸纳贫困户参与共同经营,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图为关帝镇天朗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贫困群众分红。

围绕年度减贫计划和整县摘帽目标,该县及时编制《洋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制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细则》,明确全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行动指南。实施以“确定一个目标明确方向、出台一个方案细化安排、举行一次培训辅导讲解、召开一次会议周密部署、开展一次督导务求实效”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月度重点任务推动机制,每月明确一个攻坚主题,形成步步为营、压茬推进的作战态势。

有机认证基地。

该县还积极联系中、省、市包扶单位为贫困村、贫困户投入资金项目,建立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正向激励办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努力实现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同时,持续加强与江苏省如皋市对口帮扶协作,三年累计实施对口协作项目80个,落实对口帮扶资金15939万元,实现了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扶贫有效衔接。

壮大两业 增收致富

陈秀娥是该县黄安镇刘家坝村贫困户。几年前,陈秀娥一家四口人守着5亩薄田,常年辛苦劳碌也没过上好日子。2012年,她与县里双亚有机农业集团合作,订单种植有机水稻,培训后还成了公司的生产工人。“现在日子好过多了!一月稳挣两三千。”陈秀娥高兴地说。

草坝村朱鹮湖合作社集中对有机稻喷施植物杀虫剂。

脱贫攻坚中,该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推行“龙头+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大力实施“5115”产业扶贫和有机引领工程,充分发挥有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鼓励其积极联结农户,在实现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的同时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目前,全县已认证有机产品15类81种14.3万亩,建成扶贫产业园213个,“米、果、药、畜、菌”五大产业持续壮大,13678户贫困户顺利搭上产业发展快车走上稳定脱贫之路。

贫困群众在如(皋)洋(县)协作的首家落户企业绅宝利服装厂务工,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除了发展产业,该县还把带动贫困户就业作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重要抓手,探索推行“一套账单明任务、六个平台促落实、三项机制强推动”的“163”就业扶贫工作模式,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3831人次,投入资金2492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6814人,聘用生态护林员2250人,发放工资1704万元,有效破解“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同时,积极引导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就近和外出务工,年均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次,确保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家庭至少1人就业。

强化保障 夯实基础

年近60岁的谢村镇海联村贫困户张金存是危房改造政策受益者之一。近些年,周边邻居都建了新房,抬高地平,他家的小院子逢雨必涝,加上屋顶年久失修,多处渗水,房间总是湿漉漉的。他盘算着修房,可资金有限,于是改造房屋成了他最大的愿望。2018年底,他成功申请了危房改造,在亲友资助下,顺利建成了一层楼房,“是党的好政策才圆了我的楼房梦!”建成新房张金存激动不已。脱贫攻坚以来,该县已累计有2933户像张金存这样的危改户顺利落成新居,3510户易地搬迁群众迁入新居。

洋县坚持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努力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针对影响群众脱贫致富的医疗、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等问题,该县全面推行贫困户就医“一降、二提、二免、三保障”、贫困人口住院“一站式”结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贫困人口 “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教育扶贫方面,探索实施“1+4+18+285+N”的教育脱贫网格化管理模式,累计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7278.9万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2186人次,实现了“零辍学”和精准资助不漏一人目标。同时,累计投资92977.32万元,实施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网改造、电力入户、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21个,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脱贫攻坚中,洋县不断加大投资,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宽敞通达的通村公路密布城乡。

为切实兜住兜牢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该县对农村12520名建档立卡低保对象和1578名特困供养人员全面落实兜底保障,为16511名残疾人发放两项补贴6120.04万元,落实临时救助8148人次。同时,严格落实公益林补偿和退耕还林等生态扶贫政策,累计兑付贫困户公益林补偿8829户2897.22万元,退耕还林9536户2469.21万元。

汉中发布微信公众号由汉中日报社运营

审核:阮涛 责编:孙崇政

记者:柴雯雯 通讯员:杨国涛

原标题:《下绣花功夫,花最大气力!洋县交出了最优答卷》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