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组团式”援藏实现全面造血

2020-10-21 13: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0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进会在拉萨召开

中组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举行2020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进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贺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贺胜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贺胜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已实现从“单兵突击”转向“集团作战”;由“输血”转向“造血”,由“骑车带人”转向“自己骑车”的根本转变;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的援藏新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全方位提升了西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有力保障各族群众全面可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享有高水平医疗卫生资源;显著提升全区群众的健康状况,母婴死亡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等关键指标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增幅达2.4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王贺胜强调,西藏既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主战场。与内地的许多地方相比,西藏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欠账多、基础相对薄弱,改革发展任务极为艰巨。要牢固树立科学援藏、长期援藏、真情援藏的思想内涵,加强统筹协调,注重精准发力,释放综合效益,持续推动西藏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链接——

同向前行

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

支援方尽其所能、强力推进,受援方主动作为、积极配合。两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同向前行,共同推动西藏卫生健康事业跨越式发展。这是记者从2020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的。

在推荐会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受援医院、援藏医生和当地学员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能“自己骑自行车”了

去年12月,一名41岁女子从高处坠落致骨盆骨折、会阴部撕裂,送到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时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经过该院多学科紧急联合会诊和抢救,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最后治愈出院。

“这种情况可以得以康复,以前在山南是根本不敢想象的。”骨外科医生次仁伦珠本科毕业后,分配到山南市人民医院大外科,一干就是15年。15年里,他见证了医院从二甲到三乙再到三甲的跨越式发展。

次仁伦珠记得很清楚,2005年刚参加工作时,医院只有内、外、妇、儿、传、急这几个大学科,没有专科,更没有骨科专科。次仁伦珠说,骨外科之前是跟综合外二科共用一个病区一个护理单元,只有专科治疗组,没有独立成一个学科,复杂和重大手术基本都要往上级医院转。

自“组团式”援藏工作开展后,山南市人民医院告别了大内科、大外科的历史。“我现在已经成长为一名骨外科医生,并被任命为骨外科副主任。”次仁伦珠说,1年多来,第五、第六批援藏老师们以师带徒方式,手把手带领大家开展先进的骨外科手术,医院手术从去年的300多台常规手术增加到今年的400多台,本地5名骨科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进步。

“我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常规化的骨关节置换手术,骨科的学员已基本实现了‘自己骑自行车’的目标。”

留下一批扎根当地“带不走、留得住”的医疗人才,是组团援藏的主要目标之一。医疗人才“组团式”支援与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从启动伊始就一改以往的“输血式”人才支援为“造血式”人才培养。

据悉,通过全面实施“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的机制,目前共帮带720多个医疗团队2000多名本地人员,培养地市及以上医院医疗骨干近1800名、帮带培养县级医院骨干2200人次,引进医务人员820多人,引进人才规模超过了组团援藏之前的20年总和。

医疗资源实现量质双提升

“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那曲市人民医院分别建成三甲综合医院,阿里地区人民医院也创建成三乙综合医院,结束了地市级没有三级医院的历史。”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格桑玉珍说。

目前,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和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那曲、阿里的医院组成了“1+7”医院,“1+7”重症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自治区的医疗技术难度(CMI)主要指标3年间提高0.11,是全国进步最快的省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变化都是喜人的。

近年来,“1+7”医院先后挂牌成立45个临床医学诊疗中心,实现支援医院前后方联动、资源共享。目前,受援医院科室已经由163个增加到395个,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较为广泛的科室体系。“1+7”医院5年来总门诊人次近800万,总住院人次44万多,手术15万余台次,其中三四级手术超过3.6万台次。5年来,西藏自治区新开设专科220多个,引入新技术2300项;增设床位1400余张,新购置大型医疗设备1400多台,总价值约9亿元;千人口床位数、医师数、护士数已位居全国前列。

格桑玉珍说,各医院充分借助包科医院的资源优势,提升技术水平。拉萨市人民医院培养医务人员独立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断指再植手术等新技术的能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以数字化医院建设和远程医疗服务为重点,不断开展床旁远程会诊“小白”机器人试点项目……到目前为止,“1+7”医院“打包移植”内地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1061项,联合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852项,取得技术突破1305项,填补刷新区域内医疗技术空白1541项。

近期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西藏全区诊疗技术进步幅度全国第一,已实现371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373种“中病”不出地市就能治疗。格桑玉珍说,以“1+7”医院为轴心,连线县级医院,并扩展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点连线及面,累计选派3000余人次医务人员借鉴“组团模式”支援县医院。同时,实现县级医疗机构派驻支援人员“全覆盖”,远程医疗网络在74个受援县“全铺开”,基层巡诊与帮教村医“全到位”。

没有休止符

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10月16日,北京市属医院再增加两家签约医院。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高小俊介绍,北京市已累计从20家市属医院选派了6批104名专家,其中高级职称专家比例和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除了刚签约的两家,还有6家市属医院签订了以院包科协议,在此框架下,妇产科和儿科成为全区的重点学科、品牌科室。他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推进以院包科,支持胸痛、创伤、卒中、危重孕产妇及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

2016年以来,广东省对口支援林芝市县两级医疗机构,派出“组团式”医疗人才、柔性医疗人才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人才共708人次。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周紫霄介绍,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创三甲,林芝市藏医院成功创三乙,林芝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二甲,7个县区人民医院全部创二乙成功。未来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加大工作力度,为全国医疗对口支援工作探索更多经验。

来自上海的万兴旺,现在是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他说,“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医疗援藏工作将坚持把内涵建设作为“强三甲”建设的核心要素;将以院包科为切入点,打造一批具有高原特色、能够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科室,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援藏的人,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把西藏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万兴旺说,目前西藏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缺乏,建议加大对“组团式”援藏医院创办全科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藏大学医学院以及相关援藏省份医科大学定向招录、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力度,探索“宽进宽出、定向培养”。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组团式”援藏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这项工作要作为一项政策,长期坚持,不能有“歇歇脚、停一程”的想法,援受双方都要“谋长久、计深远”,将组团援藏纳入当地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通盘考虑、早做布局,在政策准备、人才储备、资金筹备上预作规划、及早谋篇。在支援人才安排上,在派出一批的同时,要推荐一批、考察一批、储备一批,形成人才选派的良性循环。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姚常房

图:源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

原标题:《“组团式”援藏实现全面造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