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媒体看吕梁·人民网】从幕后到台前 见证吕梁山护工的“高光时刻”

2020-10-22 16: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聚光灯,摄像机,大舞台。

从21岁开始就在家洗衣做饭带娃的王彩芳,已经做了十五六年的家庭妇女。她从没想过有一天,能站在这样的地方,通过一部手机、一根网线让更多的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这么多年,我的生活里只有锅碗瓢盆和老公孩子,基本和社会脱节了。”王彩芳双手交握在一起,因为紧张,右手的大拇指一直摩挲着左手的手背,不时瞟一眼身旁熙熙攘攘的人群。

“孩子大了,家务活也少了,我想出来学一门本领。当年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只读到小学,所以我格外珍惜这次‘上学’的机会。”9月22日,王彩芳报名参加了吕梁卫校第32期护工培训,选择在养老陪护班“修炼”技能,开启人生新阶段。

让王彩芳有勇气、有信心走出大山的,是吕梁市早在2015年就推出的吕梁山护工免费培训脱贫计划,依托吕梁卫校等11所定点培训机构,吕梁市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提供政策、制度、资金保障和激励机制,实现“一人培训、全家受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5年来,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带着专业的护工技能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圆了致富梦。

不习惯,是王彩芳对自己学习生涯初级阶段的最大感受。“军事化管理、专业化培训,我一时间难以适应。但是我没气馁,别人能行的我为什么不行?我一定要做出个样子!”说这话时,泪水打湿了她的眼眶。虽然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上课时,好学的同学都往前排坐。大家一起扬着头听课,记不住的问题就拍照、记笔记,掌握不了的技能就多练习。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在人民网主办的“人民优选”直播大赛山西赛区吕梁山护工专场比赛中表现优秀,闯入决赛。

这对她而言,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向众人展示经过辛苦付出后的“崭新”的自己。曾经只能坐在家里等男人给钱花的女人们,将凭着一技之长,实现自我价值。她们深信,自己走出去,家庭也会有所改变。

“吕梁保姆王四珍,有颗忠厚善良心;热情服务很周到,不谋私利只为人”“全家满意她超群,从不自满向前进;节假休息做好事,抽空专心学英文”…… 一首北航离休干部手写的诗《赞我家保姆王四珍》,粘贴在北航社区的吕梁山护工北京服务站,印证着吕梁山护工的诚信、勤劳和专业。

王四珍是首批走出大山的吕梁山护工,2016年在北京就业至今。远在千里之外的她十分关注本次大赛,“看到姐妹们这么优秀,我打心眼儿里高兴。事实证明,我们能走出大山,也能登上舞台!”在外打拼的这几年,王四珍始终践行“用心服务”的宗旨,不仅收入越来越高,还得到了雇主的肯定和喜爱。

许多妇女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赢得了出彩人生。柳林县小成村的马金莲从一名保洁员干起,经过自身努力成长为家政公司的业务经理。2017年返乡创办了自己的家政公司,2018年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10月17日,在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首场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马金莲荣获奋进奖。

“‘吕梁山护工’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还带来了思维上的新变化、对世界的新认知。这些改变不是金钱可以估量的。”吕梁市人社局人才开发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韩思九说。

今年夏天,韩思九送一批学员去北京,一位护工大姐的女儿央求她不要出门打工,希望她留在家里照顾孩子。但大姐不为所动,坐在大巴里告诉女儿,“我现在有了一技之长,我要自己出去挣钱!”

王彩芳同样目标坚定,“感谢有这样一个平台、一场比赛,让我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让我满怀信心,迎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来源:人民网

记者:赵芳 麻潞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关注

吕梁市新闻办官方微信“吕梁发布”

觉得不错请分享点赞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媒体看吕梁·人民网】从幕后到台前 见证吕梁山护工的“高光时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