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致敬英雄——走近山西13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前辈

2020-10-23 11: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中表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英雄——

在山西省荣军医院荣军科疗养病区,有13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英雄。10月22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这里,听他们讲述6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

初见英雄

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后,我们乘坐专用电梯,直达省荣军医院住院部5层。“这里是我们医院最核心的科室,专门服务1954年10月31日前参军的前辈。”荣军科疗养病区护士长樊谋花说,“我们为这些老英雄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他们安享晚年。”

这里随处可以看到“致敬英雄”的标语——几许报国心,拳拳为民终不悔,数年军旅涯,点点入梦常相思;鞠躬尽瘁铸军魂,再攀高峰创辉煌。走廊两侧,悬挂着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以及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抗美援朝重大战役的图片。

这里不像病房,更像养老院。宽敞明亮的房间,中央空调、电视机、独立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床铺收拾得干净利落,被子叠得有棱有角;窗明几净的餐饮区,挂着中国结和红灯笼,这里可容纳四五十人同时就餐;疗养活动区,有按摩椅、理疗仪等,是前辈们最喜欢的地方。

听说我们来采访,前辈们很高兴。他们身着65式军服,头戴军帽,虽然腰板不再挺拔,步履有些蹒跚,但依然精神矍铄,一言一行透着军人的气质。他们中最年长的95岁,年龄最小的也有84岁。落座后,前辈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一下子把我们拉到那段保家卫国、英勇战斗的日子……

认识英雄

“当时交决心书时,就没打算活着回来。”今年已88岁的杨致让,曾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医护兵。“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参军时就一个想法,赶走敌人,回报乡亲。”杨致让参加过解放太原战役、解放大西北战役,后又南下四川,经历大小战斗几十场。说起那段经历,原本浑浊的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朝鲜战争爆发后,刚18岁的杨致让报名参战;侯思珍是家中独子,赴朝前,父亲拉着他不愿松手,也没挡住他赴朝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韩毓圣家分到了土地,不再为吃饭发愁,为了守护这好日子,他在村里第一个报名援朝;1952年国庆阅兵,乔谦温坐在坦克里通过天安门后,直接赴朝参战……祖国一声召唤,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保家卫国。

敌人炮火很强,刚入朝时志愿军没有飞机,敌我力量差距极为悬殊。“到了战场,大家只有一种信念--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95岁的王荣堂在这13位前辈中,入伍最早,年龄最大,他曾是第一野战军2师6团炮兵连的指导员。1944年入伍后,虽经历多次战争,但朝鲜战场的战况还是让他震撼。在大同江边的一次战斗,敌机疯狂轰炸,他们连队一个排的战士都牺牲在炮火中。“当时条件有限,炮兵是部队的'宝贝疙瘩'。”王荣堂说,“在朝鲜前线,我们用上了'喀秋莎'火箭炮,虽比国内战场用的山炮强多了,但和敌人的装备比还是差了很大一截。敌人的飞机来得很快,我们每次发射完得赶紧把炮车开进坑道。”

抗日战争打的是地道战,到了朝鲜战场变成坑道战。为了防御作战,崔守义和战友们每天上山挖坑道。敌人的飞机像麻雀一样,在空中侦察。“飞机飞得很低,白天看到人疯狂扫射,晚上看见火光一通乱炸。”崔守义说,首长要求不准说话,不准有火光,一旦有敌机立马趴下,尽量避免伤亡。胡秉英钻了半年的坑道,落下了一身病。他回忆,“当时条件很苦,吃、住都在坑道里。白天隐蔽,晚上趁着夜色消灭敌人。”史料记载,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队挖掘坑道近万条,长度可绕地球一圈半。

抗美援朝是大兵团作战,离不开各兵种的配合。电话兵王文祥、交通员闫吉艮,康护兵侯思珍等坚守各自岗位,一道道军令顺畅传达,一个个伤员及时救治,一条条捷报振奋人心……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学习英雄

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传承学习抗美援朝精神,是对胜利最好的纪念,也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

作为全省红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有不少人来省荣军医院看望慰问前辈,学习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省荣军医院办公室主任郜爱民说,北营小学、黄陵小学、山西财经大学、市第二中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医院聆听红色故事,碧桂园、富士康等企业的员工也来接受红色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医院的学生和企业员工有数万人。

为了照料这些前辈,医院精心制作了适合老年人的食谱,一周不重样。衣服脏了有人洗,头发长了有人理,洗澡时还有人陪护。前辈们年事已高,大多有老年病,每次吃药都有护士备好温水。

或许,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前辈,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品质--听从祖国召唤,为国尽力,为国尽忠。正因为有和他们一样的千千万万的热血男儿,捍卫了年轻共和国的安全与尊严,汇聚成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铸就了不朽的时代丰碑,这就是新时代需要弘扬的伟大精神。

时光荏苒,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当年的小伙儿都变成了耄耋老人。让我们记住这13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英雄,他们是--

★ 杨致让,晋中市太谷区人,88岁,1951年赴朝参战,医务兵。

★ 张惟如,晋中市祁县人,86岁,1953年赴朝参战,电话兵。

★ 闫吉艮,长治市沁县人,84岁,1953年赴朝参战,交通员。

★ 马俊,晋中市祁县人,87岁,1952年赴朝参战,医护兵。

★ 杨星芳,晋中市寿阳县人,90岁,1951年赴朝参战,警卫员。

★ 胡秉英,吕梁市文水县人,89岁,1950年赴朝参战,警卫员。

★ 崔守义,长治市襄垣县人,90岁,1952年赴朝参战,步兵。

★ 乔谦温,晋中市祁县人,87岁,1952年赴朝参战,坦克兵。

★ 王荣堂,忻州市静乐县人,95岁,1952年赴朝参战,炮兵。

★ 侯思珍,晋中市平遥县人,89岁,1952年赴朝参战,康护员。

★ 王文祥,吕梁市文水县人,85岁,1954年赴朝,电话兵。

★ 牛乃让,太原人,87岁,1952年赴朝参战,医护兵。

★ 韩毓圣,吕梁市文水县人,84岁,1954年赴朝,步兵。

记者 安海鸿 司勇

李杰华 徐方伟 李晋兰 文/摄

来源:太原日报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致敬英雄——走近山西13位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前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