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庆阳召开

2020-10-23 20: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发现的高等级墓葬、居址,是近年来两周考古的一项重要成果,增加了学术界对两周时期西北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反映的政治演变格局新认识。2019—2020年,新发现东周时期的大型城址和高等级建筑基址,为陇东地区首次发现,弥补了文献记载中有关西北地区两周封国部族记载的不足。

为了更好地梳理、整合石家及遇村遗址现有发掘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内两周聚落考古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考古工作规划水平,促进该项目深入开展。10月20日至21日,“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甘肃庆阳召开。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博物馆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文物报社等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就石家及遇村遗址的考古发现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和咨询。

会议现场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庆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海鸿、庆阳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梁运通、宁县政协主席翟晓明出席会议。会议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国科主持。

马玉萍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实践。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历史研究和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考古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马玉萍局长强调,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应当在价值认知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应做好统筹规划和下一步的考古发掘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以更长远的眼光,立足全国,对甘肃特色考古进行长远谋划,做好考古工作的价值阐释;三是继续强化科学研究工作,丰富和完善发掘成果,争取将其纳入“考古中国”项目,为国家早期文明发展探源做出应有的贡献;四是地方政府要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协调解决考古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继续加强遗址的安保力量,对宁县考古工作站的建立给予大力支持,并尽快成立文物管理机构,加强对遗址的管理和保护。按照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作好具体的落实工作。

马玉萍局长致辞

与会专家通过遗址发掘现场考察、出土器物分析及听取汇报等方式,一致认为,石家及遇村遗址价值大,地位高,文化内涵丰富。考古工作细致规范、思路清晰、理念方法可行,成果突出。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就下一步工作从价值阐释、聚落结构演变、考古发掘及多学科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负责人王永安汇报

1.遗址价值阐释。石家及遇村遗址所在空间位置和时间节点都极为重要,所揭示的墓葬、建筑基址等级较高,文化内涵丰富,在陇东地区较为罕见。要在大的历史趋势背景下,深入挖掘遗址的价值意义,加强价值阐释的深度和高度,凝练其在整个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2.聚落结构演变。石家及遇村遗址发现了高等级的墓葬、建筑基址和城址,从目前的发现,可初步判断该遗址为一处两周时期的大型聚落址。遗址的年代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西周晚期、春秋早期和春秋中期。但各阶段墓葬、居址和城址的关系并不清楚,其聚落结构和演变过程也并不明确。下一步工作应理清各阶段聚落的构成要素及墓葬、居址和城址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其文化发展的演进历程。

专家发言

3.考古发掘。城址和高台建筑基址的发掘都是很重要的发现,但由于发掘面积较小,很多问题都没弄清楚。为进一步了解遗址的空间布局和分布结构,应扩大相关区域的发掘面积,尤其是对高台夯土建筑基址的发掘,要进一步扩展到其周边范围,完整揭示出其形制结构。城址、壕沟的发掘也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采集各项数据,准确定性,了解城址的特点,从更宏观和广阔的视角对石家及遇村遗址进行全方位揭示。

4.多学科综合研究。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从测年、古环境地貌调查、DNA检测、动植物遗存分析等方面入手,对材料进行系统整合,挖掘出材料蕴含的最大信息,深化研究内容。

发掘现场考察

陈国科最后表示,将按照马玉萍局长的要求和各位专家的意见,进一步梳理思路,规划下一步考古工作,让石家及遇村遗址的考古研究持续走向深入。将持续加深对遗址文化内涵的认知,进一步提升遗址的价值阐释。强化与合作单位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做好下一步的保护利用工作。

庆阳市、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此次会议的要求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全力支持石家及遇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作者:文/边荒 图/王永安,段剑蓉,张扬)

2020“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庆阳南梁站开赛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考古工作专家咨询会在庆阳召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